谈86版《西游记》剧本、正片对花果山的还原
第一集《石猴初问世》(正片是“猴王初问世”)前后拍摄近3年。
石猴出世的场景是在北戴河拍摄的,拍出了原著“潮涌银山鱼入穴”和“波翻雪浪蜃离渊”的感觉,也很好的展现了剧本中“宁静的海湾。日光明朗。海浪翻卷,扑打着岸边的石崖。浪花撞碎成无数晶莹的珍珠,四处抛洒……”的场景。
“花果山”的名字较早见于唐宋时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书中猴行者化作白衣秀才来辅佐唐玄奘,自称:“我不是别人,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
剧本中的花果山“树上果实累累,碧桃、银杏、芭蕉、佛手、枇杷、葡萄……”这些都是原著中提到的花果山水果。此外,原著中还有樱桃、梅子、龙眼、荔枝、林檎(一种水果,又称花红、沙果,味甜)、枇杷、梨、枣、桃、杏、李、杨梅、西瓜、柿子、石榴、芋栗、胡桃、银杏、椰子、葡萄、榛松榧((fěi)香榧树的果实,两头尖,果仁可以吃)柰(柰树的果实,和“林檎”同类)、橘蔗柑橙、山药,黄精(药草名,又名黄芝、野生姜、仙人余粮,形似嫩姜),茯苓(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白色或粉红色,可以入药)、薏苡(一种草本植物的果实,像珍珠,可以吃,也可以入药)等。其中有很多在古代只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此外,剧本写道:“山巅一块巨石,掩映于苍松、翠柏、修竹、美蕉之间。”这些也是尽可能还原原著中“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的热带海岛景观。原著中,花果山还有凤、麒麟、锦鸡、龙、鹿、狐等动物。86版《西游记》电视剧中,群猴狂欢的戏是在海南文昌的原始椰林里拍的。原著中,花果山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即十洲三岛的山脉来源,正片受条件限制,无法重现。
剧本写道:“巨石孔窍之中,生有紫芝、青兰。”这一句是在还原原著中“左右倒有芝兰相衬”一句,但理解错了。芝兰是长在石头周围的,不是孔窍里。“芝兰” 即“芷兰”,芝,通“芷 ”。芷和兰都是香草,都是古人心中很高贵的植物。《荀子·王制》里有“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孔子家语·在厄》中有“芝兰生於森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汉代焦赣 《易林·萃之同人》中有“南山芝兰,君子所有”。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中有“分若芝兰,坚逾胶漆”。作为本书第一男主角的诞生地,这块石头是很高贵的,周围气场很足。这一点,86版《西游记》正片也因为技术原因没能展现。此外,原著中的仙石“在山的正当顶上,而且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
这里仙石的尺寸和天地之数的巧合,都是为了附会说明孙悟空是“天地而生”的。古代天文学家把周天分为三百六十五度,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政历,应即七政台历的省称,司天台根据七政运行颁布历法。七政指日月和五大行星七个天体,它们的运行可以为制定历法提供一些根据。“九窍八孔”的设定也是有出处的,《庄子·知北游》说“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大戴礼记》中有“龁吞者八窍而卵生,咀嚾者九窍而胎生”。孙悟空是卵中孕育的石猴,兼具胎生和卵生的性质。九宫八卦是术数家所指的九个方位,一般指八卦所配的八方加上中央。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本图形,每个图形用三个代表阳的阳爻和代表阴的阴爻组成。《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与地(乾、坤)、风与雷(巽、震)、水与火(坎、离)、山与泽(艮、兑)八种两两对立的自然现象,并用来象征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
电视剧依然没能还原石头的形状,片中展示的仅仅是用橡皮泥的料做的猴样石头,位置也是在孤岛上,而非高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