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分的《突围》并不烂,而是过于深刻了,三个人物让观众看不透
《突围》的豆瓣评分又降了,目前掉到了5.5分,因此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一部烂剧。

功能性大于娱乐性
对此个人是不能认同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突围》并不是一部用来消磨时间的肥皂剧。其功能性远远大于娱乐性,相较取悦于观众,《突围》更倾向于揭示一些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

本人经常会看司马南的视频,听其分析一些国家大事,说实话也长了不少的见识。最近司马南介绍了一篇专业性比较强的报告,具体是什么内容就不在这里进行赘述了,因为与《突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司马南对这篇报告的评价很有意思,说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报告一般都比较啰嗦,不会像一些“爽文”一样,让读者读过之后心情顺畅。

关于“爽文”,网上是这样定义的:
“一种在各大小说网站中比较常见的网文类型,爽文的特点是主角从小说开始到故事结尾顺风顺水,升级神速。”
显而易见,在影视剧的范畴之内,《突围》不属于“爽文”的类型。反而更像一篇专业性极强的报告,晦涩难懂且啰哩啰嗦,的确是有些不太讨喜。

拿秦小冲、钱荣成和吕德光这三个人物来说,毫无疑问是最为受人诟病的,大家不明白为什么要在他们身上花费如此之多的篇幅呢?
在个人看来,周梅森如此设计,实则是用心良苦了。
记者——社会的监督者
先来说秦小冲,其的职业是记者,而且还是一位专门做深度报道的记者。换而言之,秦小冲的工作就是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其中就包括了中福集团的腐败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能够监督中福集团的不仅有上级单位和司法部门,还有以记者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主要监督方之一的记者,也就是秦小冲,却因含冤受屈而锒铛入狱了。试想一下,如果秦小冲没有被栽赃陷害,那么林满江是不是在两年之前就应当被绳之以法了呢?

再往深里去想,剧中为什么要交代秦小冲与其妻女之间的事情,又想表达什么呢?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一部名为《因法之名》的剧,剧中许志逸被认定杀害了自己的妻子而含冤入狱,等到平反昭雪时已经是将近二十年后的事情了。正义是没有缺席,但这起冤假错案却几乎毁了许志逸的一生,许志逸的儿子许子蒙也因此而性格大变。在其成长过程中遭受了无数的白眼,这些年幼时留下的心理创伤,必将伴随许子蒙的一生。

秦小冲的案子虽说没有这么严重,但如果没有得到平反的话,秦小冲的女儿同样要背负上父亲是敲诈犯的恶名。由此可见,冤假错案不论大小,都会对当事人及其亲属造成不可逆的情感伤害。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了,如何最大限度去避免冤假错案的出现,尤其是不能让冤假错案出现在秦小冲这样的人身上。因为秦小冲是敢于揭露社会阴暗面的记者,肩负着监督社会的重任,如果连监督者都可以随意被栽赃陷害,岂不是太可怕了吗?
老赖——客观存在的现象
再来说钱荣成,一个为人所不齿的老赖,但其在《突围》中的作用堪比《人民的名义》中的孙连城。

说到孙连城,估计大家都会想到看星星、管宇宙,实则还有一件事与其有关系。那就是《人民的名义》中出现的信访窗口,孙连城之所以会被李达康撤了职,这件事就是导火索。不过这段剧情也着实是意义非凡,现实中类似的窗口基本上都因此得到了整改,起到了以剧推动服务改革的作用。

在《突围》中,通过围绕钱荣成展开的一系列剧情,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追债老赖是多么的艰辛。为了逃避债务,钱荣成让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来出任公司的法人,给相关部门的执行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假设一直无法执行的话,势必会给债权人造成困扰,甚至有可能直接拖垮了债权人。

剧中李顺东、秦小冲提出了“债庄”的构想,用来解决债务问题。不论“债庄”这个构想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但钱荣成这个人物的确让大众注意到了老赖这一社会现象。要是因此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乃至集思广益出了治标又治本的方法,那可远比整改服务窗口的意义要重大多了。
吕德光——另一个还没有堕落的林满江
最后说吕德光,对于这个人物的存在,有一些人提出过质疑。质疑源于《突围》是一部国企反腐剧,在此前提之下,真的有必要给吕德光安排如此之多的戏份吗?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当前的版本中,吕德光的戏份已经被大幅削减了。相信在周梅森最初的构想中,吕德光的作用恐怕会肩林满江。因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吕德光与林满江是一类人,行事作风专横霸道。不同的是,吕德光是一心为国为民,而林满江则是损公肥私。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了,为什么在体系中会允许吕德光、林满江这一类人去大搞一言堂呢?设想一下,要是一开始就杜绝了一言堂的出现,还会有后面的贪污腐败吗?
有些事情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觉悟去实现,不是人人皆如吕德光、齐本安这般意志坚定,所以才要有制度、有监督。说到这里就又回到了《人民的名义》中那个话题上了,沙瑞金让易学习来监督李达康,那么是谁来监督沙瑞金呢?

在《突围》中,吕德光有李学习的监督,那么林满江有没有人在监督呢?
曾经的林满江,将其个人的一百万奖金用来给全厂职工发福利,每人一台电视机。到后来疯狂地侵吞国有资产,这样的转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负责监督林满江的人就没有责任吗?

这其中就凸显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让处在监督岗位上的人去履行好自己应尽的职责,做到确实有效的同级监督。出了一个林满江不可怕,可怕的是滋生腐败的土壤一直都在,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林满江出现。
结语
很遗憾,绝大多数观众往往是看不透这些人物存在的价值,或者说压根儿对此漠不关心。只在乎追剧时看得爽与不爽,爽则好剧,不爽自然就是烂剧了。但现实总会有让人觉着不舒服的那一面,可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这就是《突围》这部剧的意义所在。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