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疫情下正在准备留学的及海外留学生该何去何从?

2020-05-12 23:13 作者:冷芸时尚博士  | 我要投稿
当下疫情的发展阻碍了很多人的求学就业脚步,虽然中国的情况渐渐好转,但还有很多国家仍然处在疫情阴影的笼罩下,很多人对于海外求学、就业以及回国与否有很大的困惑。那么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国内外分别有什么样的挑战与机遇在前方等待着我们呢?


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若想加入冷芸时尚圈,请加微信Lazarusfor10,并务必注明“冷芸时尚圈+姓名”,本群只关注时尚行业内容,严禁发送广告、低俗、社会、政治等不相关内容。违者将被退群及拉黑。


参与讨论成员

冷芸时尚圈讨论7群群友

时间:2020年5月2日



讨论提纲


一、留学生在求学方面的问题

1、原计划出国留学的人员现在应该如何计划安排?

2、在读和即将毕业的留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去留方向?


二、留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问题

1、目前留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2、目前留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机会有哪些?


三、未来两三年内国内外就业环境和整体形势是怎样的?

1、未来国内就业环境和整体形势是怎样的?

2、未来国外就业环境和整体形势是怎样的?


四、提问并交流讨论

1、留学生本身有哪些非留学生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呢?

2、关于中国学生在海外求职的难题

3、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在国内求职会相对容易吗?



庄主简介

庄主介绍:

我是Stephen。毕业于意大利Marangoni时装学院。现担当日本造型搭配师协会的董事和海外部负责人,同时也任职于一家欧洲的市场营销公司作为特聘顾问,负责在欧洲和亚洲之间开展时尚和文化相关的活动。今天很高兴和Zoe一起主持今天的坐庄活动,我和Zoe会将自己所了解和所积累的一些信息资讯和经验知识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共同来参与今天的主题讨论。谢谢大家的支持。



跟庄副群主介绍:

我是7群副群主Zoe。一名热衷时尚行业的在校大学生,出于对时尚行业的好奇与探索,来到了冷芸老师的社群,希望在不断学习与探索的路上可以逐渐在这个行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一、留学生在求学方面的问题


1.原计划出国留学的人员现在应该如何计划安排?


现在国内外疫情非常严重,没有办法按照原计划出国留学,那么这些人员现在该如何计划安排呢?很多人都会说gap一年,工作!实习!旅行!志愿者!你能想到的,其实都可以在这一年里去做,去学习更多的技能,去学习更多的课外东西。而且gap一年还有两个好处:


1:提升你简历的质量;

2:赚取你在国外的学费,以此减少家庭负担。


但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受疫情影响发展并不乐观,gap一年好像也不太现实,原本打算出国留学的人纷纷另做打算。尤其是原计划去美国留学的同学很多都有换方向的意向。但在我看来,像加州这样管理得比较好,防控也做得好的地区其实还是可以考虑的。在我们的社群里就有去年申请准备今年九月去加州艺术学院的南加大学生,他(们)也都在预约面签,面签成功就准备出发了。


对于原定今年出国的留学生来说,确实遇到了一个很尴尬的时期。我个人建议最好以不变应万变,一方面不浪费已经付出的各方面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临时改变计划带来更多的未知风险。同时从现在起也要马上开始着手准备Plan  B,万不得已时保证自己不会没有退路。但是请注意Plan B不代表是“随便凑合”,毕竟升学是人生大事不能草率马虎,Plan B也要按照Plan  A的标准去权衡考量。


对于计划明年后出国的留学生来说,未来几年内的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可能是大家最担心的。既然还没有到需要马上拍板做决定的最后时刻,大家可以在这段时间着重关注两方面:一是留意观察国内外的形势动态,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的政策和情报;二是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再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诊断,将外界的因素和自身的情况结合起来分析思考。总得来说,持续跟进国际新闻,尽可能快地考出语言成绩,积极了解变化尤其是签证政策变化是每个留学生及计划留学的人都必须做的事情。


(图片来源:Unsplash)


2.在读和即将毕业的留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去留方向?


对于这群小伙伴确实要看疫情后的受影响状况。过去亲美的人,越来越回流祖国。就我自己而言,现在澳洲,加拿大,美国,都有亲朋在当地工作或生活,目前她们都想在疫情结束后回国。我还有一位在英国工作的学姐疫情期间就选择回国了,目前转做留学咨询和文书方面的工作了。在当下这个情况中,大家应该先了解疫情的可能持续时间,看看是长期的走还是暂时的走,还要考虑好如果不回国留在海外要做什么。关于在读和即将毕业的留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去留方向这一点,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对于目前在读的留学生:

(1)明确个人目标做好计划打算。在处于变动和不安的时期,更应该明确未来的方向,并为此做好充足的准备。

(2)借机丰富知识提高个人能力。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不得不开始待在家里,但也正因为如此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学习,这段时期也刚好是“闭关修炼”的好时候。

(3)调整心态培养综合适应能力。留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以外,也要学会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锻炼强大的心理素质。让自己能够轻松应对各类困难,不会轻易被击垮打到。


对于即将毕业的留学生:


(1)明确个人目标,做好计划打算。与目前在读的留学生一样,即将毕业的留学生也需要想好自己的未来打算和计划,尤其对于面临去留和就业难题的准毕业生们,要带着清晰的目标去迎接未来的人生。


(2)研究市场行情,了解相关政策。疫情下的国内外社会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使得大家必须拥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大家及时了解相关行情和政策,以助于为接下来自己的每一步计划做判断。


(3)深思熟虑,勿贸然做去留决定。在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我们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情绪而贸然做决定,这个时候反倒更应该冷静,深思熟虑地去权衡分析利弊,不要让自己在以后为曾经的冲动决定而后悔。


二、留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问题


1.目前留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疫情下,工作岗位减少了,竞争更加激烈。大批裁员再加上行业人才的要求变得多样化,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而且传统产业的转型也在悄然进行中,疫情后国内外的就业市场将会十分不同。对于目前留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难,我总结出来有两点。


(1)国内外不确定性的政策因素:前有国际贸易摩擦,现有新冠病毒疫情,再之后这些矛盾必定还会再衍生并爆发出来各种新的问题。在现阶段这个比较混乱的时期,我们对未来各种政策走向都比较难预估,任何一个新出台的政策都会引发各行各业一连串的反应,并且因为这类政策的突然性和不具连贯性,潜在的风险也很大。这对于寻找就业的留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所以各位留学生们有必要学会分析和判断未来的走势行情,并提升自身能力适应各种突发变化。


(2)短期内不景气的市场大环境因为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发生,并还将再持续一段时间。疫情期间大部分行业的萎靡不振,个别行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导致全球经济都开始不景气。这对于留学生找工作就业来说又是一个很不利的情况,不过随着国内的迅速恢复这个问题应该不会持续太久。


2.目前留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机会有哪些?


现在很多留学生回国工作,虽然海归的竞争力在近些年下降了,但是英语能力和视野方面仍然具有竞争力,再加上企业最在乎的不是你学过什么而是做过什么,所以有过工作经验的留学生一般会更有竞争力一些。虽然现在的大环境不太好,不过我认为机会一直都会有的。这个方面我有两点看法。


(1)留学生可以尝试成为担当恢复并完善市场所需要的“修复剂”。虽然今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新冠病毒疫情的巨大冲击,但是有“破”就有“立”,很多受到影响遭受损失的行业此刻正是急需要重建和恢复的时候。


(2)留学生有机会成为担当引领并升级市场所需要的“激活剂”,新冠病毒疫情打乱了现有的社会和商业秩序,也让人们意识到许多不足和欠缺的地方。不过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更容易激发出许多新生事物。数字渠道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整个社会对创新的需求也会一直增加。总之无论任何时代任何环境对人才的需求都是不会消失的,只是什么样的人才更能适应当前的环境,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无疑会更能满足需求。


(图片来源:Unsplash)


三、未来两三年内国内外就业环境和整体形势是怎样的?


1.未来国内就业环境和整体形势是怎样的?


个人就业是否困难也与个人能力以及对工作的要求有关。国内目前并非是没有工作机会,我观察到成都最近有很多公司或品牌招聘销售,北京也有媒体在发布招聘通知,但部分毕业生会碍于面子不愿意做销售,又觉得在杂志工作太累。在这种心态下,我想提醒大家,我们应该看到连央视都派主持人直播带货了,我们应该能屈能伸。在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下,让自己成为多元型人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我看来国内现在的就业环境和整体形势大概为以下两点:


(1)短期内在所难免的就业难现象,当前消费市场低迷萎缩和疫情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许多企业被迫倒闭或者无奈裁员,短期内可能还是难以完全恢复,所以就业找工作或者说找到一份令你完全满意的工作可以说很困难。


(2)企业对专业和创新型人才重视加强,无论是否爆发了这次疫情,2020对于中国来说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转折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定会更强调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以突破现阶段发展瓶颈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专业度高又富有创新的人才将会受到追捧。对于国内整体形势的话,考研考公人数剧增,大批留学生也准备回国找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多,应届生压力倍增也是当下的现实形势之一。


(图片来源:Unsplash)


2.未来国外就业环境和整体形势是怎样的?


坦率来说,国人在国外这种不熟悉的环境里本来就很难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加之目前国外的疫情仍然比较严重,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总体来说国外就业受各方面政策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对于国外就业环境和整体形势来说的话,大家短期内将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因为国内外社会制度的不同以及大家应对经验的不足,这次疫情确实让很多国家感到措手不及、猝不及防。很多国家现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这之后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问题,这对于想在海外就业的留学生来说也增加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虽然说留学生在国外找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很多国外企业对复合型的跨国人才需求会增加。尽管最近不断有“去全球化”的声音出现,但是未来的世界趋势不可能真的都变成“闭关锁国”。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往来可能会因为疫情受到冲击但不会真的被切断,之后国际间还是会恢复正常的经贸往来,不过国外对中国市场也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在本土化发展上,对于具备多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市场会更为青睐。


四、提问并交流讨论


1.留学生本身有哪些非留学生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呢?


留学生的优势除了语言能力、国际视野、较优质的人脉、更好看的教育背景还有其他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点吗?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很多留学生有更强更快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这可能也是留学生在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中磨练出来的,首先留学生普遍都是非常独立的,经历了一系列留学前的准备,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往往会变得更强。留学生活也会让他们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和规划生活,而独立自主引发出来的很多优秀特质就更不用说了。另外一点就是出国后思维肯定会有所变化(这个变化可以追溯到留学生学习这国语言开始),在异域风景和文化熏陶久了也算是拓宽了视野,而且很多留学生往往会变得更加爱国。



2.关于中国学生在海外求职的难题

(1)海外企业本身不太愿意招中国学生,当然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很多。

(2)中国学生在求职的时候没有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导致和当地本国学生比起来缺乏竞争力。

(3)商业文化的不同导致中国学生很难融入,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大家各自不是合适的人。



(图片来源:Unsplash)


3.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在国内求职会相对容易吗?


我觉得不见得,因为外国人留学生想要留在中国工作可能比中国人留学生想要留在外国工作的难度更大。因为文化差异、语言环境的因素影响比较大,尤其是东亚社会的体系,留给外国人的机会其实不多。日韩也如此,文化差异语言环境是一个很大的影响,但社会本身的无形屏障才是最大的问题。


庄主总结



一、留学生在求学方面的问题


1、原本打算出国留学的人员现在应该如何计划安排?

(1)先以不变应万变,也要按照的Plan A的标准准备Plan B。

(2)留意观察国内外的形势动态,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的政策和情报;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再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诊断。


2、在读和即将毕业的留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去留方向?

目前在读的留学生:(1)明确个人目标做好计划打算;(2)借机丰富知识提高个人能力;(3)调整心态培养综合适应能力。

即将毕业的留学生:(1)明确个人目标做好计划打算;(2)研究市场行情了解相关政策;(3)深思熟虑勿贸然做去留决定。


二、留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问题


1、目前留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1)a.国内外不确定性的政策因素。

(2)b.短期内不景气的市场大环境。


2、目前留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机会有哪些?

(1)担当恢复并完善市场所需要的“修复剂”;

(2)担当刺激并升级市场所需要的“激活剂”。


三、未来两三年内国内外就业环境和整体形势是怎样的?


1、未来国内就业环境和整体形势是怎样的?

(1)短期内在所难免的就业难现象;

(2)对专业和创新型人才重视加强;

(3)考研考公人数剧增,大批留学生也准备回国找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多,应届生压力倍增。


2、未来国外就业环境和整体形势是怎样的?

(1)短期内将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

(2)对复合型跨国人才的需求增加。



四、提问并交流讨论


如果需要获得庄主联系方式,请关注“冷芸时尚”或访问文末阅读原文链接~


文字整理:夏悦

审核:Cherika Chen


复制并打开阅读原文链接了解更多以下内容

加入社群 MCN合作 猎头    时尚行业杂志

买手培训(线上) 买手培训(线下) 创业培训    

中小微服饰企业管理课 知识管理课   时尚造型课

阅读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yOUwKovnrqv1xn9C9MrcJg

疫情下正在准备留学的及海外留学生该何去何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