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致即将上初中的你们

2023-07-19 12:55 作者:迷宅bdpq  | 我要投稿

 这是前几年在当校外托管助教时,写给6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的一封小信。里面的内容不单单是写给他们看的,也包括了当时的一些感悟,毕竟再小的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人,所以所有正在上学的学生从中都可以有所收获。

总共2500字,请耐心阅读。

我最近时常在想,什么才是好的教育?是西式的散养?还是中式的灌输?再或者是最近提倡的素质教育?最后我给出的答案是适合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独特的特点,可能有时会觉得作业多,抄写多,可能会向往其他地区的教育方式,但至少目前来说老师已经做到了最佳选择了。

各个教材、教纲的编写者们为了让你们能建立起扎实的相关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盘,会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混合相关已学过的零碎的科学知识再讲一遍。并且国家对于每个阶段所学内容也是有相关标准的,是经过漫长岁月证明可以学会的内容。所以不要怕学不会,只要认真去学,肯下功夫,绝对是学的会,学的好的,毕竟初中还是义务教育范畴内的嘛。不过也请不要掉以轻心,不可能全是可以轻松掌握的知识,要不然中考该考什么。对于好学生也请记住,中学是会讲授一些未曾学过的知识,或者对已学过的去进行更加深入、更加一般化的解释的。不要觉得自己成绩很好就认为已经学会了而不去听课。

说到成绩,不得不提的就是考试,考试按类别可分为通过性的考试和选拔性的考试两种。像中考,就属于典型的选拔性的考试:是为了选拔出较为优秀的同龄人而进行的考试。考的好要记住只是在这个学校成绩好,而非整个地区内成绩好。好学校可是要在整个县,整个市,甚至整个省进行招人的。当然成绩不好的也请不要气馁,成绩只能证明曾经撒过的汗水,无法判断未来能否辉煌,不是吗?再往大一点说,学习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非抱有什么目的的功利行为。

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看之前发的pdf,在左下角,是一些对我来说有用的学习小技巧。或者自行在网上搜索元认知(关于认知的认知,即关于学习的认知)相关内容(记忆法等)也是可以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人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分为小学和中学,而不是统称为学校(也不是没有,一贯制的无法区分小学和中学会称为学校)呢?这是因为人在小学时与中学时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会发生转变的。按人成长情况来说叫做第二生长发育高峰期,会快速的长高,激素分泌旺盛,男生与女生的区别逐渐明显等等生理上的变化。更为关键的是心理上也会产生出变化,会开始向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转变:从具体运算(有实物的运算)到形式运算(逻辑推理);从追求自律到追求公正;从想要勤奋到想找自我……会一点点的开始思考“我”这个概念和其他杂七杂八的各种事情。然而由于人生阅历较少,很容易就会陷入迷茫,不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去做,要不要做。当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不要多想,做符合学生的事(好好学习),时间会给迷茫的你一个答案。

虽然要想真正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尝试,尝试找到那个“我”。可还处于发育期的你们,前额叶还未发育完全(控制人行为的脑区,完全发育完全要到25岁),无法完全掌控自己行为,有时会一时冲动,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极易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追悔莫及。如果可以的话,请冷静的在做事前,尤其是做大事前思考下可能导致的结果,以避免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是立刻处理事情,而是稍微隔一段时间,回过头想一想,然后再去做。

最后,望你们都可以成为一个开朗、自信、包容、善谈的人。

 

附1:

学习一个概念(新知识点),知道正确的(正例),不正确的(反例),可以使用该概念的边界在哪(变式)

学习一个技能(方法),理解(知道怎么去做)->模仿(尝试着自己去做)->熟练(在其他地方也可以自己去这样做)->肌肉记忆(看见就想这样做)

数学上有个方法叫枚举法,简单来说就是从1或0开始设x,1不行就2,以此类推,直到算出结果。有整数解的基本都可以用,填空选择不会时就可以这么做,大题这么做多少也会给点。

第一版有人说没看懂,所以添加亿点点解释

段一为碎碎念,有时候真的想吐槽中式教育方式,可是改进的措施都是需要花费精力的。据我所知学校老师均已超课时在工作了,所以我过多的去干涉,总感觉不太好。况且对还在教你们的老师还是要尊敬一点的嘛,对我就无所谓了。

段二初衷是希望你们不要对初中那么焦虑,不过对于现在来说,更多的是希望能去学,而不是自我放弃。毕竟是现在中国最低成本实现美好生活的方式。

段三也是本次想再此发出来的原因,考的好的不要自傲,考的差的不要自馁。没必要去纠结,洒脱一点,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必须怎么怎么样的。不然很容易抑郁的。提到的选拔性考试是说考试比的不是分数,而是排名,所以追求考多少分不重要,而是超过了多少人。同时为了达到选拔的目的,试卷会有难易度上的区分,有不会做的是很正常的事,不用过于纠结难题。

段四中提到的pdf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在做题时把诸如“正确”,“true”,“相同”,“不同”,“错误”等等你所认为的关键词圈出来,这样一是能提高做题速度,二是能减少因读题时不仔细造成的错误。提到的记忆法是因为有太多方式,而且每科都有一些独有的口诀,所以没有去扩展。

段五是提到概念最多的一个段,有认知发展、道德发展、心理发展等等,其中心理发展有所改动,应为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到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处理好了在心理上会更健康。但这些不是重点,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玩可以不过最起码的请跟着老师走,不然到想追赶时会很累的。而且假如无外力监督很容易就会又回到废了的状态。毕竟初中时是最容易胡思乱想的一个阶段。

段六是当时在看的一本书,叫《自控力》,基本讲的是想做而没有去做该如何调整的方法,其中提到了前额叶就去查了下。希望能遇事不要冲动,三思而后行。当然假如什么都三思而后行也就不是青春了,冲动并不一定全是坏事,比方说我当时去教你们就有一定的想做就去做的想法存在。所以思考后能承担后果,就去做吧。

段七是我对你们的期望,无论成绩好坏。开朗是希望能每天开开心心的。自信是希望能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包容是希望不要走极端化,允许他人的存在。善谈是希望当需要说话时跟任何人都可以张开嘴。前两点是有关自己状态的,这样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容易有心理问题。后两点是有关为人处世的,社会就是人与人构成的,不论内向外向,都得要学会与人沟通的。其他的什么个人品格方面我相信你们都能做到,至少在我这里永远都是。

 

 

 


致即将上初中的你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