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仿品很像真的,但永远不是真的;伪善很像善的,但永远不是善的。

2023-07-19 00:49 作者:酷口家读书会  | 我要投稿

[[胡说罢道]]

王阳明说至善至恶是良知

这里我引申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只至善但不知恶

那么这还是不是良知

第二如果只知恶但不知善

那么这还是不是两指

诸位这两个问题非常重要

有粉丝把胡说八道

上面所有的行动逻辑的视频都看完了

逻辑方面的书也看完了基本

然后他告诉我

他的行事逻辑入门了

听到他这样说

我笑了

其实你能把形式逻辑都研究了一遍

你也知道怎么使用形式逻辑了

这也仅仅是对形式逻辑的片面的认知

我就问你啊

形式逻辑有什么优点

又有什么缺点

形式逻辑在何时有效

又在何时无效

针对这些问题hero做了深刻的批判

由此才产生了辩证逻辑

我就能跟他们说

学的逻辑其实挺难的

难就难在你要想彻底理解形式逻辑

就必须要明白辩证逻辑

可是你要想明白辩证逻辑

又必须要深刻理解形式逻辑才行

这便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很多人连形式逻辑都一知半解

又怎么可能明白辩证逻辑

如果辩证逻辑不明白

又怎么可能彻底理解形式逻辑呢

所以一个真正把形式逻辑学通的人

他首先知道形式逻辑的优点和有效范围

这是正面的认知

但是如果你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

那就是对形式逻辑的片面的认知

但是一个人仅仅知道

形式逻辑的缺点和无效范围

这也是负面的认证

但是如果你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

那也是对形式落地的片面的认证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

如果你真的搞明白了行事逻辑

就是要对他有全面的认知

就是既知道它的优点

也知道他的缺点

既知道它的有效范围

又要知道他的失效范围

这就是和这和持续鉴定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你去看书

书上可以告诉你真品的鉴定特征

那是如果你仅仅记住了真品的特征

那就完蛋了

因为仿品也同样具备这些特征

因此你要想真正的学好瓷器鉴定

也必须同时要知道仿品的特征

概括一下这个认知过程

就是正品特征

仿品特征

真假特征

你只有达到了记之真又是假的境界

是你才能对瓷器有着全面的本质的认知

所以王阳明也在强调这一点

如果你只知道什么是善

但并不知道什么是恶

那么你可能就会上当受骗

因为这世界上有很多人是伪善的

是伪君子

他们虽然也做善事

也有善良的特征

但这些善都是虚假的

都是仿品

仿品

特别是真的

但永远不是真的

伪善特别像扇的

但永远不是善的

因此如果你知善不知恶

就会被伪善所蒙蔽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只知恶不知善

就会被伪恶所方便

所以无论是自善不知恶还是自恶不知善

这都不是两者

王阳明告诉我们

只有达到了技之善

肉之恶的合一境界

才是两者

下回下这个过程就是知善知恶

知善恶

借用一下正反合的模型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

知是知非

知是非

知美之丑

知美丑

王阳明说

知善知恶是良知

借用王阳明的语言

我们可以这样说

知是知非是良知

知美之丑是良知

所以什么是良知

良知就是你既知道善又知道恶

既知道美又知道草

既知道是又知道非

两者就是要达到本质的全面的合一的认知

有同学在跟我学习思维导图

其实整个学习过程就是知对知错

知对错的过程

比如头几节课我会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

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对的

然后让他们去模仿这个过程

叫做支对

可是最后一节课我就让他们自己去

把世人说这个导图做出来

不给任何提示和演示

这个是有难度的

99%的同学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有的同学就很郁闷

他们不理解这背后的原理

抱怨道为什么不直接给出答案呢

为什么一定要让我们自己瞎摸索呢

事实我被告诉他们

你只有知道什么是错

才能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对

诸位这个过程就是知错

最后当他们把该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之后

我才给出正确的答案

由此他们才达到了最后一个过程

只对错

所以要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中

达到全面的合一的认知啊


仿品很像真的,但永远不是真的;伪善很像善的,但永远不是善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