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分析】2023赛季F1西班牙站赛后分析

2023-06-06 04:47 作者:临渊_Aslinger  | 我要投稿

    难得有一站策略花式这么多,就写的有点多

    西班牙站赛后分析送上。本文基本基于个人对比赛的理解,因此文中讨论的部分难免有所错漏(因为昨晚一夜没睡着,今天写这个人都有点漂),希望各位不吝指正。如果还有什么想讨论想问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喜欢我的专栏不妨来个关注+三连,比赛周赛后分析跟进中,非比赛周技术/杂谈/新闻三选一更新~ 


    红牛和潘子啥时候提前加冕,能给后面的哥几个让两个分冠吗?

    梅奔的升级在西班牙的比赛结果看来是十分成功的,他们久违地拿到了两个领奖台席位。诚然,这得益于佩雷兹在排位赛犯错、法拉利和马丁都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W14B的提升是实打实看得见的,两位车手的正赛速度都比赛恩斯快一档,有这样的成绩就值得肯定——在走了一年多的弯路之后,似乎梅奔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他们一掏侧箱就有大跨步的提升。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加泰是梅奔传统强项,再加上去年W13的特性就是在高海拔/低温条件下速度比较出色,所以升级带来的“净提升”到底有多少还需要继续观察。

    基于同样的原因,法拉利的升级其实也难以看出好坏——轮胎好像严重拖累了SF23的速度。赛恩斯在黄胎上的速度完全无法与拉塞尔相比(该不该上黄胎都值得斟酌),勒克莱尔在正赛里的策略也颇有行为艺术的感觉,这个可以放在后面再谈。对两位车手的表现,我认为基本都没什么好指摘的。最后用阿隆索赛后在混采区的一句话给法拉利敲个警钟吧:“法拉利速度很快,但他们好像总是靠一个人拿分,要么就要出什么幺蛾子。”

    贵为围场第一底蕴车队,您诸位啥时候能长点心呢?

    马丁除了阿隆索周六倒大霉冲出赛道损坏了底盘导致排位赛成绩极差以外,周日他们在轮胎温度管理上也出现了问题。从比赛进入最后1/3左右两位车手换上白胎之后速度勉强恢复“正常”的情况来看,他们可能在头两个stint遇到了前轮过热的状况(维斯塔潘也在TR里汇报过这个问题,只是他的情况不严重),斯托尔在赛后的官方通稿中则表示他们的轮胎衰竭比其它车队要严重。这可能和调校相关也可能和赛道本身相关,说起来也是个可大可小的问题。除了车子不太给力以外,两位车手的发挥倒是没出什么大问题,少爷在经历了前一周糟糕透顶的摩纳哥之后能够迅速调整状态在这周拿下第六,阿隆索也在一场有点倒霉的排位赛以及完全找不到速度的前半场(有时候速度跟周冠宇差不多)之后第七带回,成绩上虽然有下滑但是还算看得过去。

    银石车队需要注意的仍然是反复提到过的两点:第一,策略组还需要多以“大车队”的方式思考;第二,升级需要尽快跟上,不然今年的年度第二保不住。阿隆索已经明确表示车队将在加拿大带来大升级,或许奔马大战在夏休期之前会越来越好看。

    Alpine现在是围场稳定的第五名,而且他们的排位赛成绩相对更好,这意味着他们的升级至少是方向正确的——接下来就是瓦绍尔之前说过的“把快车调得省胎”的过程了,这比把慢车调快简单得多。除此之外,这支法国队让我略感吃惊的另一点就是截至目前为止加斯利和奥康没出现过明显的内斗,我很期待他俩啥时候搞一个,反正从目前的势头来看他们的车队第五是稳的,上不去也掉不下去。如果要说罗西可能对车队这周的表现有什么不满的话就是换胎工作效率比较低,这至少坑了加斯利两个位置。

    小牛的升级方向感觉也是对路了,但和之前老生常谈的问题一样:角田再牛也不可能一个人独C,这在车队年终积分榜的竞争中非常吃亏。另一边,即使是回到了最传统的传统赛道,这场比赛德芙还是没什么声音,我感觉他的席位真的很危险。大家不妨开开脑洞猜一猜谁会来接这个摊子(而且多半是只能摆半年的摊子)。

    迈凯伦的盲盒车在排位赛中有出色的表现,但是到了正赛里就只能用平平无奇四个字来形容。诺里斯“爆炸”开局直接导致整场比赛报废,皮亚斯特里也没搞出什么花来(完赛成绩距离前面的勒克莱尔还有将近10秒),还是等奥地利的b版车吧(说起来这真的不是斯戴拉在画大饼吗)

    阿罗的车仍然很慢,但是周冠宇以及车队策略组这场比赛的发挥堪称完美(换胎虽然有点小问题但那可以归结为等安全释放),能够在老索伯的见证下开着围场中数一数二的破车杀进积分区而且取得P9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回报,我现在很期待他今年在自己的绝活图——银石的表现。在这场比赛之后周冠宇已经与队友博塔斯平分,而且在车队积分方面也逼平了哈斯,毫无疑问这将会成为激励车队继续前进的动力。博塔斯虽然有点缺速度(周六他也很慢)但是那句TR实在是很感人,谢谢你,好队友。

    哈斯还是经典的排位赛速度还行到了正赛一塌糊涂,而且两位车手的三停策略更是直接毁掉了整场比赛,多的就没什么好讲了,等着回去被斯泰纳f word伺候吧。

    威队?他们真的在场上吗?


事故方面

    本站比赛有两起引起了热烈讨论的事故,这里稍微提两句。

    第一,拉塞尔和汉密尔顿在排位赛Q2最后的擦碰。我昨天也在动态里讲过了,拉塞尔当时是因为前一圈准备飞但是没跑好所以收了,打算重新飞一圈,汉密尔顿正好也打算在下一圈做最后一个飞行圈,结果有尾流吃的汉密尔顿尾速比拉塞尔高了一截(在同一位置比拉塞尔高了15kph),所以显得他突然速度飞快地窜上来(甚至给一些观众造成了拉塞尔在减速的错觉)。拉塞尔这个时候又把注意力基本完全集中在赛恩斯身上没看左后视镜(车队根本没通知他汉密尔顿也要飞了),结果就撞上了。

    所以这次事故的责任并不在拉塞尔,锅在车队,确实是一次交流失误。


    第二,关于角田收的那个罚单,其实稍微有点不走运的成分在里面。周冠宇在整个缠斗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车头爬到了角田的车头之前,这一点最终构成了赛会下达罚单的关键一环。另外,角田应该也不是有意要把小周推出去的,因为从车载镜头来看在整个过弯的过程中角田一直维持住方向盘角度没动,所以我更倾向于这次“事故”是角田赛车抓地力不足引起推头导致的。你说这个incident(甚至不成其为accident)该不该罚?严格抠规则确实是该罚的,哪怕没有造成事故都该罚,但是说实话前几年我们见过不少类似场景下干事们选择不处罚了,所以这一下突然严格起来导致角田很难接受,我理解。但他也得理解,这就是规则。

    当然,希望赛事干事在后续的分站中能够一如既往地保持这样的判罚尺度,也能减少一些对他们“不专业”,“判罚缺少consistency”之类的质疑声。

    从稍微阴暗一点的角度考虑这件事的话,我甚至怀疑这次判罚就是因为英语老师喷了干事一顿之后干事打算立个好榜样的成果,而角田很不走运地成为了牺牲品……

    另:按照这个尺度其实奥康挤压阿隆索那下都是有可能要吃罚单的(10年舒马赫以类似的方式在匈牙利P区出口挤老巴,下一场就被罚退了10位发车)


策略方面

    梅奔和维斯塔潘今天就不多讲了,没啥好讲的,确实省胎就是硬道理。

    然后,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黄胎和红胎其实没啥区别,大多数赛车在这里遇到的轮胎损耗速率比预想得都要快(法拉利、马丁和Alpine都是如此),而且磨损特性随赛车的不同而体现出极大的差异,这就对各支车队的策略组提出了比较大的考验:作业没得抄了,自己摸索吧。赛后来看,一部分车队中规中矩,阿罗在困难的条件下交出了几乎完美的答卷,而有的车队……呃……下面细说。

    排除掉前三(或者说前四也行),这场比赛的策略最优解应该就是周冠宇和博塔斯用的红白白二停,只是博塔斯蹭坏了底盘导致完赛成绩很难看。这里重点表扬一下阿罗的策略组,难得第一个做出了正确选择。

    虽然说红白白是理论最优,但是因为整个周末的天气造成的混乱,很多车手手上是没有第二套白胎的,这就让这场比赛的策略博弈显得更加群魔乱舞,很多东西都缺乏对照组,我只能选其中一部分讲讲。

    首先从比较容易讲的马丁开始吧。

    马丁给两位车手起步上红胎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实际上AMR23在这条赛道上和C3有那么点八字不合。需要指出阿隆索在第一个stint速度奇慢无比与赛车本身应该无关:对比他和赛恩斯的圈速遥测就能发现,阿隆索丢失时间的地方——大多是重刹/转向区以及T1,2这组慢弯——正好就是吃轮胎性能的地方。这是一个比较难以想象的场景,毕竟在这场比赛之前马丁在刹车区的性能是笑傲全场的,红牛都要弱几分。但在出弯牵引力以及高速弯中的表现上阿隆索对赛恩斯并不落下风,甚至能略微缩短一些差距,这证明赛车的气动和后胎是没啥问题的。所以我上面才会提到马丁的前轮有问题。

    如果马丁真的是因为前胎热衰竭太严重导致缺失速度的话,其实解决方案也比较简单:尽量缩短红胎stint的长度,进站换个别的胎就ok。这种情况在过去的比赛中也是常见的。虽然红白白的最优解因为马丁轮胎使用方案的问题导致无法实现(他们只给两位车手在周日各留了一套白胎),但是红黄白其实也没啥问题。所以我不是很理解为啥马丁在第二个stint给两位车手整齐划一地换了红胎,至少按照前一站他们的表现来看应该是给两个人搞不同的战术的。但是考虑到马丁在周五的FP中都没测过黄胎的长距离,似乎也可以理解这样的选择——稳妥嘛。

    这个stint对马丁来说也没出什么大岔子。前几站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法拉利和梅奔在头一个stint已经基本上跑得追不上了,Alpine的正赛速度虽然比马丁刚开赛那会儿强但是随着比赛的逐渐推进,马丁的速度慢慢上来之后奥康的黄胎实际上也没法对阿隆索和斯托尔的红胎造成威胁,再加上他的白胎只冲了两三圈,实际上对阿隆索拉出的优势并不大。而阿隆索在上了白胎之后的配速终于恢复正常(一圈比奥康快1.2-1.5),奥康和角田此时都已经不再是阿隆索的阻碍(毕竟加泰赛道并不是什么超不了车的地方),马丁的策略不算特别好(轮胎分配有问题),但也没有很糟糕。

    或者说,马丁这场比赛的成绩在头15圈之后就已经基本盖棺定论了。

    当然,阿隆索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比如第二个红胎stint稍微推狠一点(他在马丁的赛后简报中有提到跑红胎的时候刻意在保胎),跑个比较短的stint然后在38圈进站也许能直接飞升到队友后面,按照他换白胎之后的实际推进速度来看一圈确实能削掉赛恩斯接近2秒,如果赛恩斯按原计划41圈进站,阿隆索可以完成一个undercut。但是这个方案要实现的难点在于一方面他要在更短的stint中挤出5秒,能不能做到是个未知数;另一方面法拉利也不太可能看着阿隆索蚕食赛恩斯的优势按兵不动,赛恩斯的进站计划稍微提前一些就可以防住undercut。还是那句话,前期挖的坑太大,中后期想救回来就只能靠对手犯错了。


    关于法拉利的策略,首先我要澄清一个事,法拉利给勒克莱尔二停换的那套白胎是另外一套新白胎,不是第一个stint用过的旧胎,live timing的数据抽风了(反正也不是第一回了)

    然后我们来看法拉利到底干了点什么坏事。

    赛恩斯那边,我的想法是法拉利应该直接给他在一停的时候换白胎,但是这个想法缺乏对照组也缺乏数据支撑,只能说不失为一种可能的方案,在实际情况下是优化还是劣化难以得知。如果要我给个结论,我会觉得白胎更好,黄胎在这个比赛周末似乎一直是被另外两种轮胎outperformance的。

    勒克莱尔就是被坑惨的那一个了。我大概能理解法拉利为什么要给勒克莱尔一套白胎起步——往久了跑,等安全车。但是很不幸,勒克莱尔很快发现他拿第一套胎跑着极其难受,跟好朋友加斯利从起步阶段名次稳定之后就开始缠缠绵绵,直到他再也忍不了第一套白胎然后进站一停。

    不过一停换了红胎也没有让他的情况变得更好,因为他恰好遇到了一个不太好的一停窗口:博塔斯卡在了他的前面。博塔斯作为白胎测试员虽然没有挡勒克莱尔很久但是从T9到冲过终点线这段路仍然给摩纳哥人带来了损失(按同圈进站的皮亚斯特里出场圈圈速换算的话就是0.5-0.8秒),于是这圈才做一停的加斯利出站的时候正好蹭到了勒克莱尔的屁股后面,然后在主直道上干净利落地完成超越,勒克莱尔本来还有点机会的undercut计划完全爆炸。

    从这两圈的速度来看法拉利这站比赛可能遇到的同样是轮胎升温问题——白胎在起步阶段完全没速度,红胎出来头几圈还是很慢(而且在比赛过程中赛道温度一直在降低)。于是在加斯利愉快地超越德芙和马格努森之后勒克莱尔不得不面对全场尾速最高的这台哈斯和吊在它DRS范围里的小牛。勒克莱尔直到第27圈才完成对这两台慢车的超越,此时加斯利已经甩开他4秒。此后加斯利的黄胎速度基本不输勒克莱尔的红胎,然后又在二停时早于勒克莱尔进站成功防止undercut(这一轮进站可以说Alpine完全把法拉利策略组捏死了)。虽然勒克莱尔在第二套白胎上终于表现出了良好的速度,但并不足以让他超越Alpine,直到比赛结束他也只是吊在加斯利的DRS范围内,与积分区失之交臂。

    总的来讲,我认为勒克莱尔在法拉利的这几年应该已经基本受过一位车手要受的一切折磨了,啥时候来个经典的最后一场被绝杀丢冠呢?


    最后选一些我觉得可能有意思的地方进行一个简答:

    1. 佩雷兹选黄胎起步是否过分谨慎?选红胎起步有可能最后追上拉塞尔吗?

    我觉得是的,红胎应该能够让他在起步阶段上升更多的位置,应该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追击拉塞尔,至于能不能超还是看佩大师自己。

    2. 哈斯究竟在搞什么科研,为啥两台车都玩成了三停?

    哈斯这周的调校究极吃胎,比场上任何一支车队都更吃胎,我怀疑他们在赌星期天下雨然后玩脱了。

    3. 一停在理论上可行吗?

    我觉得有希望,黄胎撑一撑跑到30圈(维斯塔潘跑到26圈),白胎跑个36圈是有可能的,但是没人敢这么试,轻则正赛末尾被雷普,重则当场爆胎。(其实我挺希望有人试一试的,可惜么有)


    其实能讨论的地方应该还有不少,但是我今天确实是晕的,写不了了。

    这周末可能会更一篇老访谈,也可能是别的。


【分析】2023赛季F1西班牙站赛后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