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阳老有关教育问题的谈话的感想

2023-03-01 00:25 作者:单向膜  | 我要投稿

因为这个专栏仅仅用于班级的素材展示,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阳老。 阳和平(Dr. Fred Engst),国际友人,美籍农业专家阳早(Sid Engst)与寒春(Joan Hinton)的长子,1952年出生在北京(宋庆龄亲自为他取名),长在西安国营草滩农场,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亲身经历了中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对新中国的历史也有深刻的研究。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期间他多次应邀到高校做讲座,评点中国经济和新中国历史,讲述他们一家人与红色中国的传奇经历,使众多青年受益良多。阳老师为美国罗格斯(Rutgers)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阳老所谈的,主要还是今天内卷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的话在今天同样可以说到我们心坎里。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主席对那个时代的“目田”派并不害怕,因为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我们的学生充满信心。但是反观当下,许多学生在高中三年精神内耗太过严重,再加上学生这一“完全脱产”的特殊身份,导致很多人到了大学也没能够真正学到知识,而是一味的逃避现实,甚至变成了nt“目田”。在我们的教室里,内卷的现象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其实这样并不好。“内卷”最初就是zbj为了boxue工人而研究出来的词汇。我可以说,按照这种模式学下去,你上了985,211也没用,因为我们很多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更别提怎么做了,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学生文盲”,当然,这种结果本来就是有些人想要的,他们认为,学生这个群体最容易接受新事物,又容易激进,还是安分的好 。我的看法就是,即使我们没有什么坚定的信仰,也不要“糊涂”,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当然,我所说的兴趣不包括对电子游戏,sq影像,动漫等等虚拟产品的“兴趣”,正是因为这些东西让娱乐的成本变得特别低,所以zb才能一直骑在我们头上却又让我们浑然不知。我说的这个兴趣,应该在生活实践中,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大学选专业时,也一定要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毕业后也一定要按喜欢的专业选择工作。我见过许多人因为家里人的要求选择自己不喜欢专业,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最后选个高薪岗位,房贷车贷,有了孩子还要当半辈子孩儿奴。如果我们也要当这样的人,那么恭喜你,你完全遵从封建时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价值观,你这一生没有一刻在做你“自己”。我想说的还有很多,不过限于篇幅,又限于同学们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所以简单总结,我还是希望大家多观察社会现象,多了解一些哲学,最重要的是在学生阶段知道自己想做的事。外在的人和事都没法让我们陷入精神内耗,促成它的只有我们的麻木,愚蠢和逃避。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首chilichill乐队的歌,希望我们大家以后也能像他们一样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环境里不向zb低头,大胆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大家永远清醒,独立,特别!

关于阳老有关教育问题的谈话的感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