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历史的
辩证法真正在黑格尔这里得到最完备的阐释。对黑格尔来说,世界是一个思想和观念的发展在其中具有根本地位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保存了黑格尔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过程的观点,但声称物质生活的发展是根本性的。
邓、赵版《西方哲学史》是这样表达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承认他是黑格尔的学生,即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同时又表明他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作了根本性的改造和颠倒,克服了它的神秘主义的形式,使之立足于唯物主义的基地上,发挥了它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批判的革命作用。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这样的,比如,在《法哲学原理》中,扬弃了的私法=道德,扬弃了的道德=家庭,扬弃了的家庭=市民社会 ,扬弃了的市民社会等于国家,扬弃了的国家=世界历史。而在《逻辑学》中,扬弃了的质=量,扬弃了的量=度,扬弃了的度=本质,扬弃了的本质=现象,扬弃了的现象=现实,扬弃了的现实=概念,扬弃了的概念=客观性,扬弃了的客观性=绝对观念,扬弃了的绝对观念=自然界,扬弃了的自然界=主观精神,扬弃了的主观精神=伦理的客观精神,扬弃了的伦理精神=艺术,扬弃了的艺术=宗教,扬弃了的宗教=绝对知识。
马克思批判道:“黑格尔的《哲学全书》以逻辑学,以纯粹的思辨的思想开始,而以绝对知识,以自我意识的、理解自身的哲学的或绝对的即超人的抽象精神结束 ,所以整整一部《哲学全书》不过是哲学精神的展开的本质,是哲学精神的自我对象化;而哲学精神不过是在它的自我异化内部通过思维方式即通过抽象方式来理解自身的、异化的世界精神。”也就是说,黑格尔在他所谓圆圈式运动中,起点就是终点,物理、化学、生物等只是绝对精神在过程中的展开。
马克思在描述辩证法”合理形态“时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批判的和革命的作何理解?阿尔都塞的理解非常精辟:“辩证法的双重性很明显。它可能(a)使现存事物、现存秩序显得光彩。辩证法是对现存秩序(社会的、科学的)的祝福。它也可能是(b)批判的和革命的;它意味着一切既有的秩序(社会的和理论的)、社会、制度、设施和概念的相对性。”
回到开头,马克思声称物质生活的发展才是根本性,这意味着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与他的本体论基础——现实的唯物主义——是相同一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在于实践活动本身是一个辩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所蕴含的全部矛盾关系,都植根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辩证本性,都展开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Marxists要大声宣称,在阶级对立中迈向共产主义的过程,就是无产阶级在实践中展开历史的、推动历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