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板行业数据分析及市场发展预测2022年
目前汽车轻量化趋势越来越猛烈,铝合金板因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良好的拉伸性、抗腐蚀性能高等诸多优点,所以倍受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行业的青睐,铝汽车板则主要用于车身覆盖件,包括四门两盖(前后车门、引擎盖、后备箱盖)、顶棚、翼子板等。
汽车板行业目前现状分析
传统汽车制造材料以钢铁为主,钢铁质量较重,汽车在实际应用中,燃油消耗量高,污染物排放量大。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全国燃油消耗量增高。
汽车所带来的能源安全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随着节能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同时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电动汽车是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车身重量直接关系到其续航能力,电动汽车对车身的轻量化的要求更高,因此汽车轻量化发展成为趋势,给我国铝合金汽车车身板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汽车用铝合金板材,尤其是汽车用铝合金外板是铝合金板材生产中的顶级产品,在其研发中重点需解决的是抗时效稳定性、成形性、烘烤硬化性、翻边延性、油漆光鲜均匀性、抗凹性、其表面处理技术等这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特性的合理匹配和统一,满足铝合金汽车板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构件成形性、以及零部件的功能要求。
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全球铝汽车板主要被欧美厂商垄断,我国铝合金汽车车身板行业在2010年前后仍未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铝合金汽车板主要应用在发动机、轮毂、车门等方面。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看好中国市场发展前景,2013年之后,诺贝丽斯、神户钢铁等国外巨头纷纷进入国内铝合金汽车车身板市场布局。为给汽车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提升本土汽车品牌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也逐步进入铝合金汽车车身板行业布局,南山铝业凭借全产业链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已经批量供应包括外板在内的汽车铝板,是本土唯一能批量生产内外板的企业。其他企业比如宝武钢铁投资的宝武铝业,成立于2019年2月,设计产能为30万吨/年,其中,铝合金汽车板8万吨/年,铝合金中厚板材5万吨/年,铝合金板带材17万吨/年,在2020年12月20日首条产线全线投产,2022年将是宝武铝业全面投产的第一年,宝武铝业也在2022年拿到了奇瑞汽车的汽车用5000系冷轧铝合金板《材料牌号认证证书》,还有中铝西南铝新的汽车轻量化生产线于2021年9月26日年投产,投产后将形成高精铝合金薄板产能10万吨,西南铝也已与上汽、蔚来、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某著名新能源车企等多家汽车厂确定了材料认证关系,在这些中国企业逐渐供给放量之后,我国铝汽车板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
汽车铝板和汽车钢板区别
汽车覆盖件用铝合金板材,需要满足高的表面质量、高成形性能、高强度(烘烤硬化性)、连接性能优异等特点。用于汽车板的变形铝合金板材主要是 5000 系和 6000 系,其中6000系占有大比重,5000系多为内板,部分加强件等。6000系合金以 Si,Mg 作为合金元素(6111 合金还加入 Cu 作为合金元素),这类铝合金是靠 Si,Mg在固溶处理后时效的析出作为强化手段的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板材,这类板材在预处理状态下具有良好的成形性,无屈服点伸长,适合作汽车外板,并具烘烤硬化性,在油漆烘烤后,具有高的流变应力,零件具有高的抗凹性。5000 系主要是由于镁原子的固溶强化,晶粒细化强化以及少量铜原子固溶和析出强化,该系具有良好成形性。
汽车用钢板从生产工艺特点划分为热轧钢板、冷轧钢板和涂镀层钢板;从强度角度可划分为:普通钢板(软钢板)、普通高强度钢(高强度 IF 钢、BH钢、IS钢、HSLA钢)和先进高强度钢(DP、CP、TRIP、MS、QP、TWIP)等。其中高强度钢能够减小构件尺寸和结构重量,节约钢材用量,减少焊接工作量和焊接材料、涂层(防锈、防火等)用量,降低钢结构的加工制作、运输和安装成本,体现更高的结构效率,且在整体稳定方面要比普通强度钢材高。
据欧洲铝业协会报告,汽车质量每降低100kg,每百公里可节约0.6L燃油,减排CO2800-900g,百公里提速降低0.1-0.2s。铝的密度约为钢的1/3,铝代替钢制造汽车,可使整车重量减轻30%~40%,制造发动机可减重30%,铝质散热器比相同的铜制品轻20%~40%,铝车轮可减重50%左右。车身轻巧可让汽车的速度和操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高强度的铝合金还能带来更高的安全性能。
普通高强度钢已经普遍应用于世界各国的汽车制造行业,先进高强度钢的强度和塑性配合优于普通高强度钢,加工硬化指数高,有利于提高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吸收,提高安全性。在汽车制造中,使用超高强度钢(AHSS)薄板材料后,车身重量会下降20%左右,整车重量会下降3%至5%,轿车的燃油消耗下降2%左右,轿车的废气排放情况也会有所改善。
汽车铝板和汽车钢板发展趋势
1、汽车铝板发展趋势
【铝汽车板需求逐步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0%,与上年相比增长59.2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64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3%。2021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9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11.25%,与上年相比增加178万辆,增长151.61%。近五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2017年的65万辆到2021年的295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同时电动汽车对车身的轻量化的要求也较高,因此汽车轻量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铝合金由于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势成为替代钢铁的首选材料,未来铝汽车板的需求量将会逐步提升。
【汽车全铝应用比例逐步降低】铝合金虽然是替代钢材的首选材料,但是成本仍然远远高于钢材,全铝车架的成本也是非常高。除此之外铝合金加工工艺复杂程度也远远高于钢铁,这里面主要原因是铝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延伸率远远低于钢材。从汽车主机厂来看,像特斯拉Model 3在材料上就选用钢铝结合的形式,因此基于成本和汽车主机厂的车型趋势来看,汽车全铝应用的比例会逐步降低。
2、汽车钢板发展趋势
【多种材料的协同应用】虽然钢铁材料仍然是汽车的主要原料, 但是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 更多轻型结构材料在汽车上的使用量正在逐年增加, 未来汽车板的深加工,必然涉及到多种材料的协同应用。
【相关技术不断进步】由于汽车的轻量化趋势,国内外钢铁企业都在专注于高强度钢板的开发,主要技术方向包括冷成型钢板和热成型钢板,通过高强钢的应用,车身各部件可以实现减薄的同时不损失强度。除此之外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技术一直在快速进步,比如高强高塑韧性新型先进高强钢的逐步成熟及应用、新一代成型技术包括热成型、变截面轧制、激光连接等使用工艺上面的改进都给钢铁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全球及中国汽车板市场规模、现状分析
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1年全球汽车板市场销售额达到了97.8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255.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3.65%(2022-2028)。未来几年,本行业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文的2022-2028年的预测数据是基于过去几年的历史发展、行业专家观点、以及本文分析师观点,综合给出的预测。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1年市场规模为1393.1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14.25%,预计2028年将达到4597.3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18.01%。
消费层面来说,目前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21年占有43.10%的市场份额,之后是欧洲和中国,分别占有26.53%和14.25%。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地区增长最快,2022-2028期间CAGR大约为18.03%。
从产品产品类型方面来看,6000系列占有重要地位,预计2028年份额将达到73.51%。同时就应用来看,新能源车在2021年份额大约是10.88%,未来几年CAGR大约为40.12%。
从生产商来说,全球市场上的主要汽车板生产商包括诺贝丽斯、美铝、肯联、神户制钢、海德鲁等,全球前五企业市场占比约83%,整体市场集中度较高,高端市场大部分由国外企业垄断。
下游应用市场,受碳中和环保政策影响,全球汽车电动化和轻量化将会是未来发展趋势,预计到2028年,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板市场将会占据主导地位。
汽车板的主要消费国家为北美,欧洲,中国,日本等具有汽车工业发展完善和投入巨大的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占据全球超过大部分的市场。同时,印度,东南亚地区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近些年经济发展很快,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全球汽车板的主要生产商集中在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随着全球及国内汽车产业节能减排产业政策的大力推进,对汽车节能环保性能要求不断提升,客户对汽车板提出了更多的质量要求和更高的技术指标,铝汽车板具有重量轻、抗腐蚀等优势成为取代传统钢铁材料的首选。
中国铝汽车板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具备先发优势的龙头公司有望快速崛起。如南山铝业不断壮大产能,已在国内市场占据行业龙头地位。此外,一些新近企业如中铝集团、宝武铝业等,也有生产线将投入市场。
汽车板行业发展机遇及主要驱动因素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2012年至2021年实现飞速增长,其产量从2012年的1.3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354.5万辆,CAGR为86.5%。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动力电池的需求被带动,在动力电池以及各类零部件的重量需减轻从而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降低碳排放以及提升新能源汽车性能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市场需求将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而增长。
【居民收入上升和消费升级带动汽车行业的长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了36倍和32倍,居民收入增长是汽车消费的核心推动力,长期驱动我国汽车市场的良好发展。
【环保政策趋严】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汽车电动化进程有望加速,为降低碳排放水平,缓解因空气污染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中国政府对新车每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进行了日益严格的限制,根据2017年4月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2020年和2025年分别降到5.0升/百公里、4.0升/百公里。
延伸报告:【2022-2028全球与中国汽车板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汽车板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7至2021年,预测数据为2022至2028年。
主要生产商包括:
诺贝丽斯
美铝
肯联
神户制钢
海德鲁
南山铝业
日本联合铝业(UACJ)
明泰铝业
南南铝加工
日本轻金属公司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5000系列
6000系列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新能源汽车
传统燃油车
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地区:北美
欧洲
中国
日本
本文正文共10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报告统计范围、产品细分及主要的下游市场,行业背景、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等);
第2章:全球总体规模(产能、产量、销量、需求量、销售收入等数据,2017-2028年);
第3章:全球范围内汽车板主要厂商竞争分析,主要包括汽车板产能、产量、销量、收入、市场份额、价格、产地及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4章:全球汽车板主要地区分析,包括销量、销售收入等;
第5章:全球汽车板主要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汽车板产品型号、销量、收入、价格及最新动态等;
第6章:全球不同产品类型汽车板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7章:全球不同应用汽车板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8章:产业链、上下游分析、销售渠道分析等;
第9章:行业动态、增长驱动因素、发展机遇、有利因素、不利及阻碍因素、行业政策等;
第10章:报告结论。
详情内容参考恒州博智(QYResearch)调研机构出版的完整版报告,申请报告样本可联系咨询发布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