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诗琴新闻(2013-2021)

2021-05-22 20:37 作者:西华川峰联合社  | 我要投稿

相关对应视频

通行版:

详版:

  1. 宝兴县12岁女孩被埋后从废墟中独自爬出

发稿时间:2013-04-22 06:42:00 来源: 四川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手术后的高诗琴

  21日18点10分,12岁的高诗琴在医生和妈妈的帮助下,咳出了受伤以来的第一口痰,这意味着高诗琴的生命体征已趋于平稳,这让大家悬了16个小时的心终于放下了。她也成为第一个在芦山县人民医院的急救帐篷接受手术的伤员。

  “我女儿太勇敢了!她居然自己从垮塌的房屋中爬了出来。”望着在病榻上却没有留一滴眼泪的高诗琴,她的妈妈李春琼,这个普通的农妇,罕见用这么书面的词语表达心情。

  勇敢!12岁女孩独自从废墟中爬出

  宝兴县灵关镇一栋沿河而建的瓦房,是高诗琴的家,这是在川西村落很常见的一种建筑,预制板房顶上面再加盖1米的屋顶,用小青瓦封顶。地震来临时,高诗琴刚上完厕所,准备回自己的房间,路过楼梯间的时候,突然地动闪摇,楼顶在顷刻间垮塌,将她掩埋。此时,她根本听不见母亲一边在向外跑,一边在呼叫她的声音。

  “我喊她咋都喊不答应。”李春琼回想当时的一幕,忍不住用手背擦了擦眼角,脸上写着对女儿的愧疚。李春琼说,事发当时,她正在家里面准备早饭,感觉到地在动,因为经历了512,她马上意识到是地震了。想都没想,就拔腿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喊女儿赶紧跑。等她跑出家,冲到河岸边时,回看身后,家已成废墟。2/3的房体倒塌。沿着房屋周围找,不管她怎么喊怎么叫怎么找,都没有看到女儿的身影。疯狂地寻找了10多分钟后,她近乎绝望地走进已成废墟的家,像丢了魂一样,没过多久,她看见倒塌的房屋中,有一个身形在蠕动,并努力向外爬出。仔细一看,竟然是女儿。此时的女儿已成了血人,头部、手臂脸上全是血,水泥灰和血和在了一起。李春琼赶紧冲上去,拨开女儿身上残留的碎砖块。在邻居的帮助下高诗琴被抬到院中空地。

  傍晚时分,什邡救援队进入她家所在地,在救援队的帮助下,于昨晚11时左右辗转进入到芦山县。

  欣慰!女孩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她是昨晚12点20分由什邡救援队送到芦山县人民医院。“解放军四十二医院,高诗琴的主治医生苏加林介绍,女孩送到的时候,已经因气管出血休克,进一步检查发现,女孩腹部内脏多器官损伤,伴有内出血和皮破裂,情况十分严重,需要切除部分脾脏。

  数名医生立刻现场制定抢救方案,最后认为女孩的情况并不适合转移,因为经不起路途奔波。

  检查完储备血液后,发现手术需用血足够,于是决定在受灾现场进行手术,昨晚11点50分,女孩被送到了解放军四十二院的急救手术帐篷,今日凌晨2点,手术结束。

  “手术十分成功!目前,高诗琴基本没有生命危险,唯一担心的就是并发症。”参与全程抢救的检验科医生张云介绍,女孩的后期护理十分重要,从手术结束后,医院就专门指定了两名业务娴熟的护士作为高诗琴的特别看护,24小时监看。待情况稳定后,才斟酌是否转院。

  目前,高思琪的爸爸已经得知女儿受伤的情况,他将尽快回家照顾女儿。

2.拯救宝兴12岁少女

共产党员网分享打印纠错

 

 

  4月21日凌晨2时许,解放军第42医院的医护人员正在救治高诗琴。记者 衡昌辉 摄

  四地医院15小时生命接力——

  芦山县人民医院,“吱!”一阵急促的刹车声,一辆车身印有绵竹仁爱医院字样的救护车停在了成都军区驻夹江42医院的野战医院手术车外。

  “小女孩血压急速下降,必须马上手术!”随车医生代敏手扶担架焦急地说。“赶快输血,准备手术!”时间就是生命!医生、护士迅速到位,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手术室的门静静关闭。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手术,四地医生15小时生死接力,只为拯救12岁危重少女。
  受伤 飞石击中少女胸腹部

  少女名叫高诗琴,是雅安市宝兴县灵官镇钟灵村人。上午8点过,她所在的村子房屋严重垮塌,飞落的砖石击中了她的胸腹部,家人立即将她送往乡镇卫生院救治。医生初步诊断为脾脏受损、右胸闭合伤,伤情较为严重。当时,宝兴道路通信完全中断,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稳妥起见,医生决定保守治疗。输液七八个小时后,小姑娘的状况丝毫不见缓解,医院立即向外界发出呼救。

  就在宝兴县受灾群众心急如焚的时候,什邡救援队正向“孤岛”挺进。这是一支来自地震灾区的救援队,满怀感恩向宝兴进发,足足走了两三个小时,晚上七点过才从天全县进入宝兴县灵官镇。

  在卫生院,当什邡救援队队员得知高诗琴因内脏出血生命垂危后,立即决定将小姑娘转运出去接受更好的救治。“这可怎么是好,路断完了,只有抬出去。”什邡救援队麻利地将小姑娘放上担架,“换着抬,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将孩子送出去”。

  12岁的小姑娘命悬一线,这比担架更沉甸甸。高诗琴的姑爷跟着送孩子出来。他告诉记者,一路上,10余名救援队员轮换着肩扛手抬,为了保证孩子不受颠簸,没少受罪。
  救治 希望挺过“生死关”

  3个小时,高诗琴终于被送到天全县老场乡,此时她的血压已降到60/40,近乎昏迷。生命接力的第三棒——绵竹市仁爱医院的救护车和医护人员早已等候在此。

  代敏从大汗淋淋的什邡救援队员手中接过担架,说:“兄弟们放心,我们一定用最快的速度将孩子送到医院接受救治。”晚上10点40,救护车呼啸着奔向芦山县城。一路上,代敏千方百计和小姑娘说话,就是不让她睡过去,“小姑娘当时瞳孔反射迟钝、呼吸微弱并咳血,生命极度垂危,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让她睡着,否则就再也唤不醒了。”

  接近深夜12点时,运送高诗琴的救护车终于抵达成都军区驻夹江42医院设在芦山县人民医院内的“野战医院”。医生紧急打B超后,判断为脾脏破裂导致腹腔出血和右胸闭合伤导致的胸腔大出血,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抗休克处理和手术止血。好在一切准备就绪,当晚12点过,高诗琴被推进手术车。望着关闭的车门,代敏抹了一把汗,又投入了救灾中。

  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手术仍在进行中。我们希望小姑娘能挺过“生死关”,用笑脸回报15小时生死接力。(记者 李旭)



3.废墟里爬出的高诗琴:“开心果”长大想当军医

2013年05月20日

本报记者   李寰吴梦琳

    □本报记者 李寰 吴梦琳
“长大以后我想当一名军医。”电话里,高诗琴的声音脆生生的,她说身体恢复不错,过段时间就可以出院了。“医院的叔叔阿姨经常带我出去玩,我喜欢好吃的。”高诗琴说,“我就是有点好吃,我喜欢吃苹果、枇杷和芒果。烧烤看起来安逸,但是我不能吃。”高诗琴在电话那边笑了起来。
    一个月前,高诗琴与死神擦肩而过。地震中,高诗琴被埋在废墟里,勇敢的她自己从废墟里爬了出来。4月20日晚上,高诗琴被送往芦山县人民医院,解放军42医院的医生为她做了脾脏摘除手术。两天之后,高诗琴被转入到位于夹江的解放军42医院继续治疗。“诗琴在医院里是个开心果,她经常把其他病友逗得前仰后合。”护士小潘说,有志愿者给她送去很多漫画书,小女孩爱不释手。地震之前,高诗琴上小学四年级,因为住院落下很多功课,原来学校的老师说,会让高诗琴安心养病,回学校之后将安排老师为她补习。
    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高诗琴已经进入康复期。前几天,为高诗琴做脾脏摘除手术的医生苏永林到病房探视:“你还认识我吗?”

“长大以后我想当一名军医。”电话里,高诗琴的声音脆生生的,她说身体恢复不错,过段时间就可以出院了。“医院的叔叔阿姨经常带我出去玩,我喜欢好吃的。”高诗琴说,“我就是有点好吃,我喜欢吃苹果、枇杷和芒果。烧烤看起来安逸,但是我不能吃。”高诗琴在电话那边笑了起来。
    一个月前,高诗琴与死神擦肩而过。地震中,高诗琴被埋在废墟里,勇敢的她自己从废墟里爬了出来。4月20日晚上,高诗琴被送往芦山县人民医院,解放军42医院的医生为她做了脾脏摘除手术。两天之后,高诗琴被转入到位于夹江的解放军42医院继续治疗。“诗琴在医院里是个开心果,她经常把其他病友逗得前仰后合。”护士小潘说,有志愿者给她送去很多漫画书,小女孩爱不释手。地震之前,高诗琴上小学四年级,因为住院落下很多功课,原来学校的老师说,会让高诗琴安心养病,回学校之后将安排老师为她补习。
    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高诗琴已经进入康复期。前几天,为高诗琴做脾脏摘除手术的医生苏永林到病房探视:“你还认识我吗?”
    高诗琴很开心地说:“你是给我做手术的叔叔,你的技术很好,我以后想跟你一样,当一名军医,能够帮助病人。”
    小大人般的样子,逗笑了在场所有的人。苏永林说,希望高诗琴今后的人生充满欢乐。



4.

芦山地震高诗琴康复出院:我长大了就到42医院当军医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不舍离别


  昨(14)日上午,高诗琴在病房里,和妈妈收拾整理东西,一边嘴里喃喃道,像是要记住每份礼物的送礼人。   在4·20雅安芦山地震中受伤后,来夹江42医院实施脾脏切除手术的小女孩高诗琴,目前身体和心理的康复都非常好,小诗琴要回家了,时间就定在昨天,6月14日。恰巧,15日是小诗琴12周岁生日,于是,13日晚上,外二科的护士们提前为她庆祝了生日。   在解放军第42医院的52天时间里,小诗琴与医生护士朝夕相处,俨然成为这里的一员。她开玩笑地告诉他们,“我就要离家出走了。”   早早地起床想和护士阿姨、姐姐多待一会   13日晚上的生日,小诗琴过得很开心。收到护士阿姨、姐姐的礼物,她还狠狠地吃了一块大蛋糕。   昨日早上,她一改往日睡懒觉的习惯,早上7点过就起了床。“我就想和她们多待会,毕竟下午就要走了。”言语中有很多不舍,说这话时,小诗琴的脸上,闪过一丝落寞。   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快转瞬即逝。因为病房就在护士站的旁边,小诗琴又蹦跳着走进护士站,一屁股坐下来,很快便传来一阵爽朗的嘻嘻哈哈。   “罗姐姐,你要生女娃娃哦,不要生男娃娃,我二天回来只抱女娃娃,不抱男娃娃哈,不给他买衣服。”小诗琴坐在罗护士旁边,一边用她的手机打游戏,一边“一本正经”地对她说。   听到这话,罗护士在一旁笑得趴在了桌子上,“简直就是个开心果。”  想到小诗琴下午就要出院了,护士阿姨、姐姐们也有很多的不舍。把一束漂亮的花递给小诗琴,她们叮嘱她,一定要注意身体,好好学习。  我的愿望以后就到这里来当医生  在护士站,小诗琴一会儿与护士阿姨们开着玩笑,一会儿又面带惆怅,无声地坐着。   “告诉我怎么才能到这里来上班?我以后就到这里来,我要当军医,救死扶伤。”小诗琴突然站起身,严肃地拉着刘阿姨的手,问道。   “你认真学习,考上海、重庆的军医大,就有机会到这里来上班。”刘护士向她解释说。   听到这,小诗琴眼神一亮,手一伸,姿势颇有大将风范,“好,以后就考军医大!”   转眼,她又跑到袁护士的背后,用双手撑在她的双肩上,“袁阿姨,你没有送我最喜欢的礼物,我要手表,我要的是手表,而且是那种成熟型的。”   听到小诗琴天真的话语,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韩护士要去病房了,见她站起身走出护士站,她赶紧跟在身后,“我要去。”说完就一溜烟地跑出去,跟在韩护士的身后。   不舍离开难过地哭了   上午11点过,小诗琴的爸爸和四姨从宝兴县来到医院,昨天,他们专程来接诗琴回家。   解放军第42医院的院长唐伟革和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一起为诗琴开了一个小型欢送会。“要回家了,高兴地很哇。”护理部主任李辉问小诗琴。“不高兴。”她嘟起嘴巴,低下头。   “放心,二天我们要来看你的。如果我们来了,你咋个招待我们呢?”小诗琴扳起指头数道,“我给你们炒笋子、凉拌笋子、煮香肠、煎鸡蛋、煮番茄蛋汤……”看着小诗琴的认真劲儿,李主任笑了,表扬她,“哇,你会做那么多菜,好能干哦。”   小诗琴的爸爸妈妈将锦旗送到医院领导的手中。考虑到医院的实际情况,他们从宝兴带过来的一柄大鞭炮,也没有放成。 

  大家一起合影留念,拍照的时候小诗琴笑得非常开心。分别时,她低下头,迟迟迈不开步子,难过地哭了……本报记者赵芳莹文/图



5,小诗琴身体恢复不错 出院逛千佛岩兴致高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 2013-05-29 )来源: 三江都市报

 

    地震中的第一例被实施脾切除手术的11岁女孩高诗琴,在解放军第42医院经过后续治疗,身体已逐渐好转。昨(28)日,记者在乐山市夹江县见到小诗琴扎着高高的马尾,迎面一脸笑容,加上一句甜甜的招呼,看得出来,小诗琴的精神状态还不错。到解放军第42医院有1个多月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小诗琴的妈妈一直陪在她身边。

小诗琴在千佛岩留影 

    经过医院的悉心治疗和照顾,小诗琴的身体除了内脏器官有一个部位还有残留淤血外,其他方面已逐渐康复。

    “能吃、能动、能跑、爱说……跟她以前一个样儿。”小诗琴的妈妈看着小诗琴,露出放心的微笑,她告诉记者,经医生诊断,小诗琴的身体状况已适合出院,但是孩子不想走,还想待在夹江。

    “听说余震不断,我害怕地震,不想回去。”小诗琴在一旁着急地补充说。

    其实,昨日一早起床,小诗琴就很兴奋,因为当天,解放军第42医院的工作人员会带小诗琴到夹江千佛岩和城区逛一逛。

    从坐上公交车,小诗琴的眼睛就不停地左看右看,不停地和妈妈说话。

    到达千佛岩景区,小诗琴一路兴致极高,一会儿要求妈妈帮她拍照,一会儿又站在河边静静地待着……小诗琴告诉记者,到夹江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好好逛逛。

    “夹江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会好好记住这里的一切,医生叔叔阿姨、好心人、街道、美景……”她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当一名医生。(赵芳莹)


7.芦山地震“血人女孩”来什邡谢恩

发布时间:2013-06-19 00:12:39    来源:德阳晚报    责任编辑:黄勇霖

“谢谢你们,什邡的亲人们!”近日,在芦山地震中受重伤、目前刚从医院康复出院的12岁小女孩高诗琴,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什邡市人武部,将一面锦旗送到人武部长手中。

    什 邡救援队官兵与高诗琴的特殊情谊缘起芦山“4·20”地震。当地震来临时,家住宝兴县灵关镇12岁小女孩高诗琴被瞬间垮塌的房屋所掩埋。在呼救无应的情况 下,这个坚强的小女孩蠕动着,在废墟中艰难地向外爬。而从瓦砾中逃生的母亲李春琼看见女儿全身是血,赶紧冲上去扒去压在女儿身上的砖块。最后在邻居们的帮 助下,将受伤严重的小诗琴抬到灵关中学临时安置点,手足无措地等待命运的安排。

    当晚7点,她们终于等来了救星——什邡应急救援队。 看到奄奄一息的“血人女孩”,救援队员待医护人员包扎固定后,赶紧将小诗琴小心翼翼地抬上担架,徒步两个多小时,途经多处塌方路段,从宝兴县灵关镇绕道至 天全县,于晚上11时左右顺利转运到雅安市人民医院。随后,在紧急转往解放军第42医院急救点的急救车上,医护人员为危在旦夕的高诗琴做了脾切除及腹腔引 流术。两个半小时的手术非常成功,她成为震区首例得到有效救治的重症儿童,“血人女孩”的生命得以继续!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什邡救 援队先后转战宝兴、芦山两地救援,一直牵挂着高诗琴的安危。4月24日晚上回撤什邡后,25日一大早,他们又赶赴乐山夹江解放军第42医院探望小诗琴,并 给她带去了1000元的慰问金。当看到小诗琴身体逐渐恢复,已没有生命危险时,大家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调理,6月14日,小诗琴终于康复出院。全家人一起来到什邡,当见到什邡救援官兵的那一刻,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本报记者 曾可嘉 

    通讯员 唐成金

  


9.浓浓的爱

 
    在女儿的病床前站了5个多小时
 
    昨天早上六点多,现代快报记者乘坐摩托车,从雅安来到震中芦山县,在芦山县人民医院临时搭建的病房里,记者见到了一幕幕的亲情和爱。现代快报特派记者 朱俊俊
 
    母女之爱
 
    妈妈一直守护在女儿病床边
 
    高诗琴很虚弱地看着妈妈,不时地哼一哼。前晚脾切除手术后,麻药刚刚过去,疼痛一次次袭来。“这个小姑娘很坚强。”为高诗琴做手术的医生说,小姑娘不但脾脏破裂,而且肋骨也骨折了。但她没有哭,疼的时候就稍微哼一哼。
 
    而高诗琴的妈妈,已经在女儿的病床前站了有五个多小时。因为太疼,高诗琴一直在流汗。妈妈就用纸巾帮她擦。她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高诗琴是芦山县龙门镇人。“地震发生后,是她自己从废墟里爬出来的。”高诗琴的妈妈说,地震时女儿正好在家里,一根水泥柱压在她身上。地震发生后,女儿自己从废墟中爬了出来。4月20日晚上,妈妈抱着高诗琴送到芦山县人民医院救治点,夜里12点做完脾切除手术。随后,高诗琴的妈妈就一直守候在病床边。
 
    “妈妈,坐!”高诗琴的声音很低,她的头不能动,只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要让妈妈坐下来休息。
 
    妈妈摇了摇头,眼眶又红了。
 
    “坐吧,妈妈!”高诗琴挣扎着,想挪动自己的身体,让出一点空余的地方,一定要妈妈坐下来。
 
    “你坐吧,不然你女儿这样动来动去也不好。”听完医生的建议,高诗琴的妈妈坐了下来。高诗琴这才放心,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10.再见救命恩人 芦山地震幸存女孩说:我想成为你


川观新闻scoL


发布时间: 04-2018:15川观新闻scoL官方账号

刘佳 贾帅 郭晶 四川在线记者 刘付诗晨

4月20日,当年曾参加“4.20”芦山地震的驻夹江陆军某集团军医院医疗队队员来到雅安,回访的是一位特殊的小姑娘——高诗琴。

高诗琴与袁梅相拥而泣

在宝兴县海南高级中学,当年参与救援的军医医疗队员护士长袁梅,远远地就在教室门口看到了高诗琴。

“这些年间,医院一直和高诗琴母亲李春琼保持联系,每年都要通过电话,对高诗琴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访。”袁梅告诉四川在线记者,想着今年高诗琴将参加高考,大家便商量着专程来一趟宝兴,为她加油打气。

2013年“4.20”芦山地震当中,雅安市宝兴县是当年地震重灾区,高诗琴的家被地震摧毁,不到12岁的高诗琴也在地震中受了重伤。

“被送往医疗队驻地时,她已经出现严重昏迷和呼吸困难。医生诊断为失血性休克,腹腔内出血、脾破裂、肺挫伤”,一旁的军医医院麻醉科主任唐小平回忆,当年高诗琴的情况危急,需及时手术,“如果没有被送到芦山,而是送到其它地方,路上耽误时间会比较久,很有可能会贻误伤情。我们有在野外开展救助的经验,整个团队参与这台手术的人数有二十多人。当时,做这个决策的时候其实是很难的,院领导还专门跟北京301总医院进行了远程会诊,最后手术很顺利。”

高诗琴手术后

手术结束后,医院专门指定了业务娴熟的护士作为高诗琴的特别看护,袁梅就是当时的护士之一。

八年后,当高诗琴见到这位曾经照顾过自己的解放军阿姨时,两人拥抱在一起,泪水夺眶而出。

高诗琴随即告诉袁梅,这八年中,自己心里一直保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也要成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一直牢牢记得。是解放军叔叔阿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这八年期间,我也成长了不少,想成努力成为和叔叔阿姨一样,能帮助别人的人。”(夹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其他新闻:

孤岛”宝兴震区急寻亲 海峡都市报记者连线报平安

来源:海峡都市报 2013-04-23 08:30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从芦山县到宝兴县的路上,徒步的人们快跑躲避溜方


解放军37医救灾医生肖勇给伤员换药,芦山县伤员目前已大幅减少


女儿天生过敏,地震后住在帐篷的她一直过敏,但又买不到药,再严重下去有可能会得肾炎,母亲毛林华很担心

  闽南网4月23日讯 22日,震后第三天,本报前方记者兵分两路,一路向宝兴县城方向进发,一路留在芦山继续采访。

  13时许,远远看到灵关中学校门时,记者一行人都长舒了一口气。4个小时跋涉,2次突遇塌方,一路碎石袭车,都值了。一车车物资正被陆续送进这个曾经的“孤岛”,乡亲们围坐在大锅大桶旁,喝粥聊天,互相取暖。年轻干部们不眠不休,抢险,联系物资。我们知道,灵关,挺住了!

  在灵关镇采访后,记者没做更多停留,16时许,继续向宝兴县城挺进。21时截稿前,后方支援记者接到前方记者的平安信息:我们到了!

挺进灵关镇:一路碎石袭车

  上午8时左右,采访车从芦山县出发,行进在往宝兴的210省道,余震不断,这条建在半山腰的道路,勉强容两辆车并行。车身右侧是千仞峭壁,左侧是深深的山谷河流。

  车队的速度开始放慢,道路也明显更加颠簸起来。路旁,有专人一动不动,保持仰望姿势,观察着山崖情况;路面上,车队单边放行,等待的人忐忑不安。山顶不断有小石头滚下,砸在采访车车顶。

  打开车窗,记者刚想拍一张图片,却被一阵细碎石块裹挟的尘土打在脸上。车旁,不断有人提醒,不要开窗,快速通过。

  透过车窗,放眼望去,路旁防撞护栏看不到完整的,一路坑坑洼洼,每隔几米左右,就有被滚落的山石砸毁的痕迹,七八部被泥石流淹没的车辆,有的大货车仅能看到半个车头,还有的私家车成了扁平状,报废在路边。

  一路跋涉4个小时,采访车终于到达宝兴县灵关镇。

齐心自救:乡民引山泉,集中食物吃大锅饭

  灵关镇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设在灵关派出所和灵关中学两个地方。

  在灵关派出所院子外,远远地就能闻到一股米饭的香味。走进院子,一个个子不高、面庞清秀的姑娘,正卖力地挥动着手中的大铁勺,熬制着一锅米粥。腊肉、四季豆,也都被放进米粥里合着煮。

  她叫高盟茹,19岁,妹妹在地震中受了重伤,妈妈在医院陪着妹妹,家里剩下她掌勺。她的身旁,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大约70岁,正弓着背坐在一堆碗碟中间不停洗刷,好空出碗筷给要吃饭的人。

  灵关镇断水断电已两天,当地人齐心协力,将山上的泉水引了下来,解决了喝水问题。年轻力壮的担任着上山捡废树枝树叶的工作,其他老人则在家生火做饭。

  停电后,大家担心食物因天热而腐坏,纷纷主动把冰箱里的食物贡献出来,一顿大锅饭煮熟后,二三十个人聚在一起吃。

姐姐寻亲:帮我找受伤的妹妹

  高盟茹希望记者帮忙联系医院,找找她受伤的妹妹。她妹妹高诗琴,今年11岁,在当天地震中受伤严重,是灵关镇第一个被送出去救治的伤员。外面传回的消息说,是被送往芦山救治。可因为家里信号不通,三天过去了,依旧没有妹妹的消息,全家人都很着急。

  记者随即与还在芦山的另一路记者联系,让他们前往芦山县人民医院寻找高诗琴的消息。

  芦山的记者找到救治高诗琴的成都军区第42医院医疗队,得知昨天早上,高诗琴已转移到成都军区第42医院,在乐山夹江,母亲也陪同前往。高诗琴的肺部和腹部有挫伤,脾破裂,并出现创伤失血性休克,手术已完成。目前,小女孩已脱离生命危险。

  从记者电话中获知妹妹的最新情况,高盟茹一家悬了三天的心安了下来。

干部抢险:

有限的帐篷床位让给群众

  13时30分许,不少村民还在帐篷里午休。灵关中学院子里,却还有人在忙碌着,电话声此起彼伏。

  院子里,没有帐篷,只零散地放着几张桌椅。一女子带着疲惫不堪的脸、微肿的双眼、黑色的眼袋,自我介绍说,她叫田仁先,是宝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地震当天,田仁先正在雅安出差,两次大塌方,外围道路堵塞不通,车子开到天全县就无法再前进了,田仁先步行了3小时,才到达当地组织救援。

  因为紧张的抢险工作,田仁先已两天没睡,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因为可休息的帐篷和床位有限,需要让给大量的受灾群众救护和休息使用,所以绝大部分的干部连日来都只能像她一样,坐着冷硬的椅子,趴在桌子上休息。为了节约水源,爱美的田仁先已两天没洗脸。(前方特派记者 张伟 包华 周德庆 后方支援记者 江方方 文/图)


高诗琴新闻(2013-202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