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生还者2》通关评价

剧透,注意。
讲述爱,比较容易;讲述恨,很困难。恨不是打打杀杀,抠人眼珠子,爆人脑浆,恨需要内核。
本作实际是双主角。剧情牵引,西雅图的艾莉线,我满脑子只想着和汤米碰头。艾莉一个个去找人物,有一种似曾相识的跑图感。不让你一下找到埃比,从身边的喽啰开始找起,还要不停地打架,莫名的繁琐。忙活了半天,刚看到冤家,艾莉的线就结束了。反而埃比的线让我有代入感,高空过桥一段让人记忆深刻,但玩着玩着感觉起来了,游戏流程又结束了。总体上,我感觉埃比的代入感,要比艾莉强。甚至在揍艾莉那段,还觉得过瘾。
埃比与欧文的关系,本可以进一步阐述。正有些感觉了,欧文被砰一枪打死了。以及欧文的妻子,她究竟如何讨厌埃比,也请把话说清楚呀。
想解释好“苦大仇深”这四个字,是非常费力的。游戏主要集中在西雅图的三四天,这三四天给人的信息量实在有限。而且,不到30小时的游戏流程,很难将人物刻画丰满,尤其是这一作中人物众多。一代的重心全程在乔尔艾莉身上,好钢用到刀刃上,二代对立的双主角,戏份明显不够用。不够用只能用设定来补,但依靠设定又会让人物变得僵硬。
我觉得,不如大胆让埃比做主角,杀掉乔尔,干翻艾莉,好友惨死,被城市中的势力两头敌对,她是刻画“恨”最好的载体。将一代的乔尔和艾莉退至配角,也给玩家空间,大家可以尽情地将不满宣泄到埃比这个人物身上了。而且,还需要全程操作她,这也给了玩家很大的心理成长空间。
艾莉不远千里追着杀人,这需要一个细腻的解释,不是单纯的咬牙切齿就能表达出来的。埃比西雅图放过她后,画面来到孩子出生,艾莉抱着孩子在拖拉机上,风吹麦浪,给人一种对马岛之艾莉的感觉。我以为游戏基本要结束了,没想到还要闹。汤米还要去寻仇,艾莉刚刚还是风轻云淡的心态,彷徨了一番也要去寻仇了。寻仇,寻哪门子仇,编剧始终没有表达清楚。
过上安生日子还要闹,这种情节上的断裂让我怀疑最后的篇章是凑上去的。就像吃饭吃到六七成饱让你停,过一小时再让你吃,没感觉了。
艾莉和乔尔发毛,编剧也没有解释好。只因为乔尔救了她,加上青春期逆反,后面的两年就跟乔尔决裂,这有些简单了。汤米这个人物也是一根筋到令人发指,他在游戏中的唯一戏份就是寻仇,我怀疑编剧借他妻子的口吐槽了:“我的丈夫是一个十足的蠢货。”亚裔男也有些不明不白,偷摸去帮忙,前女友有了孩子,和艾莉潇洒地有了分歧,去帮助汤米,之后就被一枪干掉了。人物的死并不怕,怕的是这个人物刻画到半截儿,没了。《权力的游戏》中人物说死就死,并不唐突,因为马丁老爷子的笔调是高于人的。但本作不是,既然是刻画人性,那人物不能说死就死,得有个交代。
唯一的例外是乔尔的死,并不遗憾。我在上一篇中写过为什么,现在游戏打完,依旧这么感觉——人物早走有早走的好处,没有被编剧喂屎,被改的怪异,自始至终有血有肉。
游戏伊始,操作埃比,我感觉这应该是一代中的医生来寻仇。之后追溯,给人物铺设情节,造成矛盾的剧情套路,也没有超出预料。但最后的两女大战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两人乒乒乓乓一顿揍,就过了。
本作采用倒叙的游戏手法,是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并不出彩,虽不失败,但也不成功。
稍显僵化的,或者可以说是灵感复用的,双博物馆。乔尔带艾莉到恐龙馆,让人非常感动。之后,制作组故技重施,让欧文带埃比逛了一趟水族馆。画面不复制粘贴,也请灵感不要复制粘贴。
一些玩笑的吐槽,也是游戏无法避免的设定。埃比线中遇到的神枪手汤米,强地让人害怕。百发百中且射速极快,简直拿狙击枪当机关枪使。为了照顾玩家的战斗体验,制作组设置大大小小的战斗,战斗场面写实,但一个人挑一个营,这战斗能力实在不写实。而且,我想不通,艾莉一路上手刃了那么多敌人,心里不发毛吗?还有埃比为救孩子无奈与组织反目,仓皇逃窜的下一幕,遇到组织士兵,瞬间大开杀戒,也没点心理挣扎的过程,这心也忒狠了。
有些像生化危机的场景,埃比在医院下层大战复合怪。当然,战斗并不难,爆竹丢完上火枪,BOSS就扛不住了。
记得早期媒体评分出来的时候,清一色的满分下有个80分的,扣分原因是太血腥。埃比逃离海岛时候,和壮男大战,一斧子将对方嘴给劈开,怪瘆人。还有最后,艾莉与埃比厮打在一起,血腥到近乎无法忍受。暴力血腥是一种艺术,是一种需要拿捏的艺术,比如《杀死比尔2》中,血腥元素协调富有黑色幽默。本作中的血腥元素,我只感觉到生硬的真实,而没有与游戏中其他元素产生协调感。
本作中高举的政治正确大旗,明晃晃地甚至让我有些不适应。不是艾莉和女友,而是突然增多的亚裔面孔。男配,埃比救下的姐弟,还有就是敌人,随手杀一个就是亚裔。还有就是媒体的评分,我觉得给95—98分比较合理,但清一色的满分,让人有些怀疑。
为什么会有玩家愤怒呢?首先,剧本有欠缺,它并不差,但达不到玩家的心理预期。然后是铺天盖地的宣传,以一中的两个主角宣传,实际上游戏一半篇幅是埃比,玩家肯定会有心理落差。游戏的市场号召力太大,但剧本的局限又很明显,用《让子弹飞》中的比喻形容——步子大蛋小,绝对要扯。再就是乔尔的死,对玩家如当头棒喝。玩家要不狂刷电影,了解编剧的硬套路,很容易怒火中烧。
这款游戏有些残缺,我想称之为《最后生还者1.5》,或者再加一些《最后生还者1.75》,剩下那0.25,还藏在编剧心里。我给这一作打95分,毕竟游戏实打实花费了那么多资源,细节是无可挑剔的。
本作暴露出的缺陷,不仅仅是剧本,也有游戏制作层面的,不赘述了。总之,顽皮狗有胆子做,不怂,敢拿天字第一号IP尝试,这是好事。既然如此,顽皮狗,请再顽皮一些吧,下一作,把手脚放得更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