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碳中和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系列11---绿证

2021-12-11 06:37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碳中和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系列的第十部分:电力企业盈利测算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一部分:绿证

1、我国绿证的发展历程

2、我国实施绿证制度的目的

3、绿证交易的现状

4、绿证交易的展望



绿证是指信息中心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依据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通过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向符合资格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颁发的具有唯一代码标识的电子凭证,它记录了特定的 1000 千瓦时上网电量是来自全国哪个陆上风电场或光伏集中电站。


绿证可交易并能兑现为货币收益,是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予以确认的一种指标。


绿色证书交易制度是指专为绿色证书进行买卖而营造市场的制度,是保证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有效贯彻的配套措施,它将市场机制和鼓励政策有机的结合,使得各责任主体通过高效率和灵活的交易方式,用较低的履行成本来完成政府规定的配额。



绿证卖方:


目前补贴项目只有已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目录的陆上风电和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可以申请绿证,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暂无申请绿证资 格。而根据《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都可申请绿证。 


绿证买方:


目前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绿证认购平台购买绿证,交易完成后,购买方在交易完成后,可以获得绿电购买证明,并登上绿证交 易平台的荣誉榜。


绿证的价格定价模式:


在自愿认购阶段,绿证挂牌价格设置上限,上限价格为项目的电价附加补贴标准,即价格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上网电价-当地脱硫燃煤标杆电价。


例如,某风电项目标杆电价为 0.6 元/kWh,当地脱硫标杆电价为 0.35 元/kWh,那么风电的绿证最高价为 0.25 元/kWh,转换单位后 250 元/张。挂牌价格目前暂不设下限。


1、我国绿证的发展历程


21 世纪初,欧洲国家就已经开始实施绿证交易,目前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 20 余国实行了绿证交易。


2016 年,国家能源局颁布的《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交易机制。


2017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正式颁布《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标志着绿证交易体系的建立,同年七月,全国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交易在京正式启动。


2020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各省级行政区域 2020 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通 知》,给出了各省、直辖市 2020 年可再生能源及非水可再生能源最低消纳责任权重和激励性消纳责任权重。


2020 年 10 月,三部委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明确超出补贴范围电量可参与绿证交易。


整体来看,绿证制度内容多借鉴国际经验,2017 年施行以来,针对绿证交易体系调整完善的相关政策并不多。



2、我国实施绿证制度的目的


1)减轻补贴压力


从 2006 年到现在,我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从最初的每千瓦时 0.1 分钱提高至 1.9 分钱(2016 年后未再做调整),但电价附加标准的提高始终滞后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


根据 201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可再生能源法 实施情况的报告》中公布的数据,“十三五”期间 90%以上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补贴资金来源尚未落实。


2012 年至 2019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累计达到 4508 亿 元,基本用于发放补贴。但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秦海岩文章介绍, 到 2020 年底累计补贴资金缺口将达到 3000 亿元以上,即使 2021 年起我国新能源逐步进入平价时代,但存量项目的补贴压力依然巨大。


补贴资金来源不足,补贴发放不及时,已经切实影响了新能源业主的正常经营和发展,而绿证制度出台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解决部分补贴问题。



2)引导绿色电力消费观,促进清洁能源利用,保护环境


绿证体现了可再生能源的环境价值,购买绿证是对其环境价值的支付。绿证制度实际上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机会选择对环境有益的绿色能源消费,消费者通过购买绿证就可以保护环境,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且彰显自身支持绿色环保的理念,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绿证,证明其在电力能源消费领域实现了零碳排放。


3、绿证交易的现状


由于目前绿证属于自愿交易,政府对于绿证政策如何实行也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交易并不频繁。


根据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数据,截至 2021 年 7 月下旬,我国风电累计核发绿证 2640 万张,累计挂牌 526 万张,累计交易量 7.7 万 张,交易量占挂牌量的 1.46%,交易价格区间为 128.6 元/张至 373.55 元/张,平均交易价格为 177.8 元/张。


我国光伏累计核发量 695 万张,累计挂牌 82 万张,累计交易 4864 张, 交易量占挂牌量比为 0.59%,交易价格区间为 518.7 元/张至 745.4 元/张,平均交易价格 为 670.0 元/张。


整体看,绿证交易市场处于有量无市的静默状态。在“双碳”背景下, 个人和企业自身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包括了绿色出行,植树造林和购买绿证等,我们 认为随着碳中和的理念和价值观持续普及和深化,绿证所代表的环境价值将被更多人认知和重视,消费者购买绿证的积极性会明显提升。



4、绿证交易的展望


由于目前绿证市场目前处于有量无市的静默状态,未完全达到设计制度时的目的,绿证制度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我们认为绿证制度未来有三个可能的完善方向: 


1) 绿证由自愿交易转变为强制交易,由消费端强制承担绿证成本。


绿证制度目前处于自愿交易阶段,即使与配额制配套运行,交易也并不活跃。随着平价时代带来, 新能源业主收入会明显下降,并且由于新能源项目参与市场化交易是大趋势,根据目前市场电交易情况,平价竞价项目的收入还会进一步下降。因此为了提升新能源项目盈利水平,促进行业的长期发展,我们认为绿证交易可能由自愿交易转变为强制交易,稳定的增加新能源项目度电收益。平价项目可以直接获得绿证带来的额外收益,存量项目也可以用绿证收益等额替代新能源补贴,改善项目的现金流。


2) 设计实质性激励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绿电。


目前国外的一些绿证政策会给予绿电购买者实质性的激励。例如在荷兰,企业消费了绿色电力后可以适当减免生态税;在美国部分州,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使用绿电达到一定比例后,能够在贷款上享有优惠政策,获得较高授信额度,进行绿色金融贷款。我们认为未来绿证制度也可以借鉴海外经验,给予绿证消费者更多实质性的鼓励政策,引导消费者购买绿电。


3) 取消配额制,配额的约束直接由绿证消纳百分比完成。


配额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强制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落实,从消费侧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我们认为随着绿证制度的完善,未来可能会取消配额制,通过强制要求地方、企业消纳一定比例的绿证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强制消纳,这样既达成了绿证和配额制的目的,也简化了政策。


碳中和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系列的第十一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二部分的内容:配额制。



快车通道: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

碳排放管理员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

碳排放系列汇总

碳资产系列汇总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
中国碳市场
碳交易
碳资产
碳计量
林业碳汇

碳排放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案例

ESG

CCER

CCUS

锂电池



碳中和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系列11---绿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