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日方舟】新干员 空弦 出身考据——瑞士近卫队,以及瑞士雇佣兵

2021-01-01 23:29 作者:星雁_Nycticorax  | 我要投稿

首先,「本游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故事及其他内容均为虚构」,本文仅对干员空弦档案中提及的部分要素进行考据,推测其原型。

空弦出身考据

在新发布的干员介绍中,提到空弦的出身,闻名遐迩的兰登修道院,其古老职责是护卫教宗的安全。再结合空弦出身于拉特兰这一信息,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兰登修道院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宗座瑞士近卫队(Päpstliche Schweizergarde)。瑞士近卫队于1506年建立,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组织之一。其职责是保护教宗、显要人物及所有属于教宗的建筑,本质上是隶属于梵蒂冈城国的近卫队性质的雇佣兵组织。


正在执勤的瑞士近卫队队员,身着传统的「三色」(黄色,蓝色和红色)制服。摄于梵蒂冈。


瑞士近卫队的所有队员都是瑞士男性公民,而且必须是天主教徒,以及未婚。另外还需要完成瑞士军队的基本训练。此外还对年龄、身高、学历有一定要求。至于为何教宗的护卫都是瑞士人,就要从瑞士的中立历史和雇佣兵制度开始说起了。


现代瑞士的起源一般认为是1291年Uri, Schwyz, Unterwalden三州缔结永久同盟。随后的几个世纪内通过对外战争以及扩张,领土版图不断扩大。值得一提的是,瑞士军队采用的长矛兵方阵战法帮助他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直到1515年几乎未尝败绩,树立起瑞士军队骁勇善战的名声。


转折点出现在1515年,在Marignano战役中法国—威尼斯联军以大炮等火器击败了仍旧使用长矛战法的瑞士军队。战后,法国与瑞士达成协议——法国国王可以在瑞士招募雇佣兵,瑞士在发生内战时可以将雇佣兵召回;同时瑞士不再参与对外战争。至此瑞士结束了领土扩张。在此后的250年瑞士都没有参与任何对外战争(直到1798年拿破仑征服瑞士),这也被视为瑞士中立制度的起源(中立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瑞士的雇佣兵制度也正是从此时兴起,大量瑞士雇佣兵被招募到各个国家、不同势力的军队中服役,其中就包括作为教宗护卫的瑞士近卫队。雇佣兵也成为了瑞士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瑞士雇佣兵的善战与忠诚也令他们逐渐在欧洲大陆声名显赫。其中最著名的战斗之一发生在1792年,法国大革命中约1100名受雇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瑞士雇佣兵奉命守卫王宫,最终约760名战死。事后在瑞士的Luzern建起一座负伤狮子的雕像,用以纪念这些瑞士雇佣兵。这座石像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Löwendenkmal(垂死狮子像),摄于Luzern。石像上方的刻字「HELVETIORUM FIDEI AC VIRTUTI」意为「献给忠诚和勇敢的瑞士」,下方的刻字则是战斗发生的日期,1792年8月10日、9月2日和3日。狮子前爪的两面盾牌上分别刻有象征瑞士的十字徽章和象征法国王室的香根鸢尾。


1815年,瑞士规定雇佣兵只能在外国军队中的瑞士军团服役,由瑞士军官指挥,并受瑞士法律的管制。直到1848年,成建制的瑞士雇佣兵队伍才被禁止在外国军队中服役,但瑞士公民仍然能以个人身份被外国军队雇佣。这在1927年才被禁止,但同时保留了一个例外,即宗座瑞士近卫队。


拉特兰考据浅谈


一般认为拉特兰的原型包括梵蒂冈以及瑞士,这在很多相关的考据都有提及。不过鉴于涉及瑞士的考据并不太多,在此稍作补充。


拉特兰守护铳

在能天使的档案中有提及「每个拉特兰人都会有至少一把守护铳」。现实中瑞士是世界上持枪率最高的国家。不仅如此,瑞士实行义务兵役,每个成年男性公民都需要强制服兵役,而退役之后则允许保留配枪。而与美国不同,在瑞士人的观念中持枪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国家,而非维护个人利益。这也恰恰印证了「守护」这一名称。


制式斧枪

翎羽的档案中提及「戍卫队配发的标准制式斧枪」,其原型很可能是前文提到过瑞士军的长矛兵方阵战法中用以对付骑兵的制式斧枪。斧枪是由当时的瑞士军队发明,类似于中国的斧钺,枪头能推回敌方的骑兵,斧背上的钩则可以把骑兵拉下马。另外,正如前文提及的,瑞士士兵因为勇猛善战,时常被雇佣作为卫队以保护要员,例如保护法国王室的瑞士护卫队、教宗的瑞士近卫队等。这也与翎羽来到罗德岛之前曾于拉特兰戍卫队中任职保护要员相吻合。


拉特兰甜点

在安德切尔的语音中提到,他「只能做25种甜品,真是一个不合格的拉特兰人」。现实中瑞士盛产多种甜品,巧克力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Lindt(瑞士莲)、Toblerone(造型象征瑞士马特洪峰)等都是知名的巧克力品牌。瑞士人均巧克力消费量世界第一。

Matterhorn(马特洪峰,不是角峰!),摄于Schwarzsee。巧克力Toblerone商标(右上)的原型。

2020-01-06 更新

空弦档案、此地之外剧情补充


空弦档案
空弦档案
此地之外剧情


1505年,在意大利战争中,一队150名瑞士雇佣兵在Kaspar von Silenen的指挥下向罗马进军,于翌年1月22日进入罗马城。这批雇佣兵是受教宗儒略二世的雇佣以保卫他的安全。 1月22日也成为宗座瑞士近卫队的建立纪念日。这基本上与档案中「早期兰登卫队采取雇佣形式得到一些虔诚战士们的效忠」相一致。而「兰登卫队」这一名称比起「修道院」更符合瑞士近卫队的雇佣兵性质。


在现代的瑞士近卫队中,除了要求队员在入选前需要在瑞士军队中完成基本的军事训练以外,其余的训练都由瑞士近卫队本身负责。而在对于队员国籍的限制上,自从20世纪初瑞士近卫队的改革开始,就只接受男性瑞士公民。在此之前,很多队员虽然祖籍是瑞士,但都出生在罗马,并非瑞士人。


空弦语音


空弦语音中提到「心怀信仰而捍卫他人的正义」指的应该就是前文提及的瑞士雇佣兵制度,而除了当时瑞士军人骁勇善战这一点外,「财政情况可不太好」是促成雇佣兵行业的另一个主因。当时的瑞士受制于阿尔卑斯山脉以及高山气候,缺乏足够的农牧用地,收入普遍较低。而成为雇佣兵受雇于外国军队能够获得更为可观的收入。


空弦档案‍


虽说瑞士近卫队的古老职责是护卫教宗安全,但是五百多年间经历过多次起伏,不断被解散、重组。包括1527年著名的「罗马之劫」,瑞士近卫队为了掩护教宗撤离而进行了惨烈的战斗,189名士兵中有147人阵亡,近卫队在10年后才得以重建。


到了19世纪后期,瑞士近卫队逐渐变为仪式性的组织,成员也大多是瑞士裔的罗马本地人。 20世纪初,时任瑞士近卫队指挥官Jules Maxime Repond对队伍进行了现代化改革,他提议近卫队只招募瑞士公民,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并尝试引入现代武器,但时任教宗仅允许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使用枪支。 Jules Repond还为瑞士近卫队设计了颇具文艺复兴风格的制服,并沿用至今(即前文照片中的三色制服)。


1929年的《拉特兰条约》确立了梵蒂冈主权国家的地位。其中梵蒂冈城的公共安全由梵蒂冈宪兵队负责,瑞士近卫队主要担负礼仪功能。 1970年,宪兵队改组,同时负责保护教宗,瑞士近卫队继续履行其礼仪职能。令近卫队恢复保卫教宗的传统职能的契机发生于1981年5月13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遇刺。随后,瑞士近卫队发展成现代化的武装卫队,专职教宗以及要员的护卫。


由此看来,空弦在档案里提及的「无比散漫的兰登修道院」,似乎更接近于1981年前仅仅担负礼仪功能的瑞士近卫队。


空弦档案‍


「将这种瘤奶制成奶酪,融化后淋在面包上,造就了口感绝妙无比的修道院特制瘤奶面包。」——这怎么看都像是在neta瑞士的芝士火锅吧!


芝士火锅是瑞士最为独特和著名的特色料理,将以特定比例混合的芝士(奶酪)煮融,加入白葡萄酒或烈酒,以及各种配料,把事先切成块状的面包插在长柄叉上,蘸起锅里热气腾腾的芝士食用。另外,除了之前提到的巧克力,瑞士盛产不同种类的芝士(cheese),多达1000种。


空弦档案‍


总而言之,作为「雇佣兵组织」的兰登修道院,其原型应该就是负责保护教宗的瑞士近卫队。至于档案里说的「牧场」、「酿酒厂」,就有待发掘了吧。修道院做酿酒等的副业在中世纪的欧洲可以说是很普遍的现象。鉴于本篇考据主要针对作为教宗护卫的瑞士近卫队,对此暂不作探讨。


以上就是新干员空弦的出身以及相关的考据啦。如果有任何补充,欢迎在评论区友好讨论。最后——

感谢阅读!


相关文章

【明日方舟】时装回廊生命之地主题封面图来源考据(以及远足游记)

【明日方舟】新干员 空弦 出身考据——瑞士近卫队,以及瑞士雇佣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