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4.16.2 “消费不足”论

2022-08-10 06:2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2、“消费不足”论[i]


  “消费不足”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失业进行辩解的一种反动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凯恩斯。

  根据凯恩斯的反动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原因是由于对个人消费品和生产消费品的需求不足而发生的。个人消费品的需求不足是由所谓“基本心理法则”,即“人们所得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不如所得增加那样大”所造成的。生产消费品的需求不足,则是由于利润率不断下降,而利息率变动很少,因而削弱了资本家的投资兴趣所引起的。除此之外,凯恩斯又认为经济危机取决于资本家的心情。当资本家对未来收入的设想从乐观变成悲观时,投资便会停止,繁荣便会为危机所代替。

  依据这种捏造出来的谬论,凯恩斯制定了自己医治这种需求不足的方案,即企图实行所谓“有调节的资本主义”,靠资产阶级国家来干涉经济,解决资本主义的矛盾。具体办法就是一方面通过国家实行通货膨胀,冻结工人的工资,降低利息率等,以提高利润,刺激资本家投资兴趣;另一方面就是由国家本身增加预算来进行大量投资。为了扩大个人消费品的需求,凯恩斯又建议资产阶级增加寄生性的消费和挥霍,鼓吹扩军和战争。

  显而易见,凯恩斯的这种理论是完全为资本家效劳,是十分反动和荒谬的。首先,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失业并不是产生于人们的心理作用,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凯恩斯所以要从心理中去寻找解释,其目的不外是要掩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矛盾和必然灭亡的命运;其次,所谓“消费不足”,这完全是对抗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广大的劳动人民受资本家剥削,陷于日益贫困的境地,因此他们根本不存在像凯恩斯所说的什么“消费增加不如所得增加大”的问题;恰恰相反,是他们的收入不能满足自己最低限度生活的消费。同时,凯恩斯把生产消费品的需求不足归结于利润率和利息率之间的失调,这也是完全歪曲实际的胡说。借贷利息不过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借贷利息并不像凯恩斯所说的那样,是规定利润运动的范围,相反,利润的运动却规定了借贷利息的运动。并且,实际上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发生利润率下降比利息率下降更快的趋势。再次,凯恩斯想通过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并以此作为医治资本主义脓疮的万应灵方,同样是骗人的神话。众所周知,只要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存在,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各种自发地起作用的经济规律便必然存在,因而也就不可能实行所谓“有调节的资本主义”了;最后,凯因斯的方案十分清楚地表明:他不外是企图从降低工人工资,进一步恶化劳动人民的生活来保证垄断资本家的最大利润,同时又为垄断资本家的扩军备战政策寻找理论根据而已。

  以凯恩斯为代表的这种反动的“消费不足”论,目前正畅行在帝国主义国家,它为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和战争政策作理论上的辩护。因此,批判这种理论,揭露它的反动本质,应该成为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之一。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311页。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4.16.2 “消费不足”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