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历史容易犯的错误(四)

2019-04-14 16:02 作者:红毛大学罢  | 我要投稿

在三国圈子,我最讨厌甚至觉得恶心的一句话,就是唐突一句“演义和正史不一样”,这句话的nc程度就好比那个人一直说他爹和他爷爷不是一个人。说这句话的,多半也能说出“刮骨疗毒”“关羽斩颜良”“死诸葛退活仲达”是罗贯中编的。多看看史书吧。更有甚者说什么民间说周瑜心胸狭隘,愚民云云。我只想说,你有什么资格管民间百姓讨论演义或者地摊文?他们有说一句这是史书记载的?(笑)话不多说,入正题。

1、赵云周泰保镖论。

为什么救过主公就是保镖呢?那么他们是不是也是保镖?

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適与布会,交战。《三国志夏侯惇传》

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三国志曹洪传》

策尝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扞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三国志程普传》

妥了,曹洪夏侯惇程普也成了保镖了。张口闭口赵云周泰保镖的,去看看三国志吧,这俩人都有传,直接看就行了。

2、赤壁没诸葛亮什么事,别被演义骗了??

有时候我在想,这帮史盲的“事”是什么意思?指挥军队打仗?诸葛亮在演义里赤壁也没亲自指挥啊,也就安排了下追击战,颇有躺赢之意。历史上的诸葛亮,赤壁刘备方的外交官,顺利促成曹军认为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孙刘联盟”(当然,孙权周瑜鲁肃也有此意)。这功劳不够大?三国志,三国志吹的更邪乎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

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昱料之曰“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权果多与备兵,以御太祖。《三国志程昱传》

说诸葛亮赤壁无功,或者三国志诸葛亮没有奇策的回去看看三国志吧,白纸黑字……

3、夏侯惇失明一事

演义中夏侯惇失明之战在曹操派夏侯惇救援刘备的小沛之战。

正史中夏侯惇失明之战是濮阳之战。

4、陈到比赵云强,赵云不少事迹都是陈到的

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三国志杨戏传》

联系大神去百度“亚”的意思。陈到在正史里没有任何战绩记载,所以赵云事迹抄他什么了?不过李严屯江州的时候陈到驻永安,并且最后当到永安都督,说明其还是有一定的能力,不过没有记载还是不联系吹,更别和赵云这种开国功臣比了。

5、借荆州

借荆州这玩意也不是罗贯中发明的,这个词确实存在,不过略微了解一点历史的都知道,怎么存在借“一州”。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三国志鲁肃传》

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汉晋春秋》

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借荆州数郡。这个也是写刘备与周瑜,属于两可的性质。《江表传》

6、智激周瑜

周瑜是铁杆主战派,确实没说过要投降这种话。(曹芳:羡慕这种臣子……)

不过智激周瑜这个梗或者说诸葛亮劝孙权投降那里,确实有个原型。不过操作人不是诸葛亮或者周瑜,而是一直让诸葛亮放水的鲁肃。

曹公征荆州,孙权大惧,鲁肃实欲劝权拒曹公,乃激说权曰:“彼曹公者,实严敌也,新并袁绍,兵马甚精,乘战胜之威,伐丧乱之国,克可必也。不如遣兵助之,且送将军家诣鄴;不然,将危。”权大怒,欲斩肃,肃因曰:“今事已急,即有他图,何不遣兵助刘备,而欲斩我乎?”权然之,乃遣周瑜助备。《魏书》

7、借荆州与周瑜病逝时间问题

三国演义里借荆州是周瑜眼睁睁看着被借出去,而正史里借荆州是发生在周瑜病逝之后。

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三国志程普传》

三国历史容易犯的错误(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