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哀牢山4位地质人员遇难!有三个办法和发明,未来可减少风险

2021-11-26 18:08 作者:宋增建  | 我要投稿


        哀牢山,4位地质调查人员,不幸离世了,很令人惋惜。因此应好好思考,未来开发哪些产品?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地质人员,减少野外风险,我想了三点:


1、开发便携式信标,获得林中电子化经过轨迹。

      这个技术不复杂,不知有没有人开发。就是地质人员随身携带几十枚或几百枚,这种电子信标,重量轻,体积小。一路上每隔几百米,重要的地方甚至每隔几十米,就在树干等处插上一个信标。它们会发出位置等电子信号,通过设备召唤,还能随时发出巨大声音,LED强光,等等,方便马上找到确定位置和道路。

       这样在密林里,为避免迷路,可以一路走,一路插下这种信标,对信标可以提前编好号。然后在手持设备的屏幕上,甚至手机上,就能看到这些信标组成的路径,以及它们的编号。确定一个信标方向,向那个方向走过去,离近了还可以通过设备让它发出强光和声音,走到了再拔下来收好。

       这样雨林里没有gps信号,也不用担心迷路了。这种信标可以重复使用。


2、设计专用无人机,冲破头顶的雨林植物笼罩,通过卫星发送求救和位置信号并做通讯中继。

       在雨林里,头顶的各种大树,遮天蔽日,有时收不到卫星信号无法定位与通讯,也很难把信号传出去。设计专用无人机,把在地面编辑好的文字和位置,输入无人机,让它飞起来穿过头顶密林,突破信号屏障,直接和卫星通信,就能把求救消息和位置传出去。

        无人机还可以在头顶做中继,地面人员可以通过它,就能用卫星远方通讯了。使用北斗系统等,采用报文等形式,及时与远方交流情况。


3、可以打造一个庞大的文字视频等内容包,把各种情况下的生存指南,包含进去。

       可以精心打造一个,在雨林,沙漠,海岛,沼泽,荒原等不同地形下,遇到低温、火灾、猛兽、缺食物饮水等各种危险情况时,如何应对的各种方法与教程,包含进去。

       这个内容包,在遇到各种各样危险时,教给人怎么做,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等,极其丰富详细,有可能几百兆甚至几个G。比如,怎么搭建防寒屋、怎么狩猎、怎么鉴别植物是否有毒,等等,几乎涵盖了尽可能全的危险情况。

       假如去野外工作,可把这个内容包,提前保存在手机上,并方便内部搜索,可以是一个app的形式。在野外没有网络信号的地方,可以离线的看到大量的所需教程,这会很有用。假如做这样的app,还可以分发给广大普通人使用。


       上述三个方法,希望未来能减少悲剧和损失,帮助地质等野外工作人员,减少危险,更加顺利和安全,万一遇险,能大幅增加生存概率。

     ——宋增建,20211126,北京

哀牢山4位地质人员遇难!有三个办法和发明,未来可减少风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