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发飙”,当心小病变成大病!
直肠息肉,主要是肠粘膜由于肠蠕动或粪便牵拉延长,形成的带蒂的圆形或椭圆的肿物。多为良性的,但晚期也可能发生恶变。
(PS:肠癌都是从大肠息肉一步步“进化”过来的: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
认清直肠息肉的三大症状?
1、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或肛门下坠感等。
2、大便带血:微痛性便血,一般出血量少,有时也可出现便后滴血现象。
3、息肉脱出 :直肠黏膜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出体外。
小贴士:直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中,小直肠息肉比较少,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高,因为直肠息肉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加上许多人对直肠息肉缺乏了解,导致直肠息肉治疗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因此,对于直肠息肉,要重视检查,及早确诊,及时对症治疗。

正确认识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癌前病变,但不少患者不够重视,恐惧或拒绝接受肠镜检查。尤其是已经做了息肉切除的患者,更不愿意进行复查。这样就给直肠癌的发生增加了不少的风险。
肠息肉易反复需定期复查?
由于息肉有反复的可能,所以定期复查尤为重要,且反复时发生的位置和性质都可能不一样。曾经有直肠息肉病史者,都应该复查。
若息肉只有一个,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反复几率低,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查一次。但如有多个良性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PS:对于有家族史的此病患者,应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验血等检查,争取早期发现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