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9章

2020-11-04 16:25 作者:常道教育  | 我要投稿

l  考点背诵

1.      货币数量论

该理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时期内相当稳定;并且工资和价格是具有完全弹性的,所以总产出总是维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因此,货币数量论表明,由于VY都是常量,所以短期内如果M翻倍,P也必定翻倍;价格水平的变动仅仅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

交易方程式 M*V=P*Y 两边同时除以 V,方程式被改写成M=1/V * PY

当市场均衡时,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M就等于货币需求量M^d。

用k代表1/V,可以将方程式改写为M^d=k*PY

上式说明:因为k是常量,所以由既定水平的名义收入PY所支持的交易规模决定了人们的货币需求量M^d。因此,费雪的货币数量论表明:货币需求仅仅是收入的函数,利率对于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货币需求决定于:

①     由名义收入PY支持的交易规模

②     经济中影响人们的交易方式并进而决定货币流通速度和k的制度因素

 

2.      政府的预算赤字

政府筹款以备支出的各种方法可以用政府预算约束来表达:政府预算赤字DEF等于政府支出G与税收收入T之差,它必须等于基础货币变化量△MB与公众持有的政府债券变化量△B之和。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DEF=G-T=△MB+△B

如果政府通过增加公众持有的国债存量来弥补财政赤字,那么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都不会受到影响。

但如果政府不是通过增加公众持有的国债存量来筹资,那么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都会增加;此时,这些债券就是由中央银行公开市场购买的方式来买入,这种弥补政府支出的方法称为债务货币化

 

3.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假定货币需求的背后是3个动机:

①     交易动机

货币需求的这一组成要素主要取决于人们的交易规模。货币需求的交易部分与收入成比例

②     预防动机

人们意愿持有的预防性货币余额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交易规模的预期,并且这些交易与收入成比例

③     投机动机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还因为货币是财富储藏手段,他将持有货币的这一理由称为投机动机。他将可用来储藏财富的资产分为两类:货币和债券,持有哪种资产取决于相对预期回报率;假定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为零。利率越高,人们就越可能预期持有债券的回报率为正,因此他们对于债券的需求就越大。所以,货币需求同利率水平负相关

综合三种动机,区分实际货币需求量和名义货币需求量。凯恩斯认为人们要持有的是一定数量的实际货币余额(M^d)/P,这一数额与收入Y和利率i有关。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方程式被称为流动性偏好函数

货币需求余额与利率i负相关,与收入Y正相关。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并非常量,而且随着利率的变动而变动。流动性偏好函数可以改写成:

两边同时乘以Y,因为在均衡状态下,M^d与M必定相等,可得

可以发现,当利率水平变动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也要发生变动,所以货币流通速度并不是常数

利率的顺周期波动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波动。经济扩张时,利率上升,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也加快。

货币流通速度还会随着对未来正常利率水平的预期的变化而变化。预期未来利率升高,债券可能遭受资本损失,所以对货币需求增加,这意味着f(i,Y)将上升,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4.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结合凯恩斯理论和组合选择理论(第5章)

①     利率

利率上升,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货币需求减少。

②     收入

③     支付技术

支付技术进步,交易中所需的货币减少,货币需求减少。

④     财富

⑤     其他资产的风险

⑥     通货膨胀风险

⑦     其他资产的流动性

 

l  重点名词

1.      流动性陷阱

货币需求对利率超敏感的极端情形被称作流动性陷阱,在这种情况下,常规货币政策对总支出不产生影响,原因在于货币供给的变化对利率没有影响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9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