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江湖风云骤变,喜茶裁员、奈雪的茶股价暴跌,蜜雪冰城笑了?
75元一杯的奶茶,你喝过吗?
去年中秋,茶饮企业中的高端品牌喜茶,在深圳南头古城推出首家手造店,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尝鲜。
一杯双捣山竹芭若手造茶,标价75元,但高昂的价格挡不住顾客的热情,排队的队伍宛如长龙,喜茶的红火可见一斑。
可就在前两天,一个“喜茶将裁员30%”的热搜把大家惊了一跳,网传喜茶在年前已开始裁员,员工年终奖拖延不发放,且年后还会再裁,人数高达30%。
针对这一消息,喜茶作出回应,否认大规模裁员,只说是正常人员调整和优化,但表达得含糊其词,网上一时众说纷纭。
而据新浪财经报道,和“喜茶”比肩的“奈雪的茶”品牌,上市后股价不断下滑,截至2月8日收盘,与发行价相比跌幅超60%。
还有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经营一年的奶茶店仅占18.8%,近80%的新品牌茶饮店倒闭。
疫情冲击下,奶茶江湖风云骤变,开奶茶店还赚钱吗?资本会如何争夺、掌控这一市场?
1 第一杯珍珠奶茶的来历
奶茶奶茶,顾名思义是奶加茶。要说起奶茶的发源地,游牧民族最有话语权,他们有鲜奶也有鲜茶,传统习惯调在一起喝,比如蒙古高原地区。但游牧民族生性豪爽,大碗吃肉,同样大碗喝奶茶。而将奶茶装在杯子里,喝得精致,源自港台地区。
港式奶茶类似于欧洲上流社会的下午茶,但更为接地气,平民亦可享用。香港人爱喝奶茶,做法也极为讲究。
茶底一般是红茶,根据茶叶产地精挑细选搭配,细致研磨程度,最重要的,是冲调时要热水倒入细密的茶袋,称为“撞茶”。
反复的撞茶,滤走茶渣萃取茶香,茶色清茶味浓,再配以浓淡适宜入口清甜的鲜牛奶,入口丝滑香醇,令人回味无穷。
老字号兰芳园就是港式奶茶的开创者与代表者,美食家蔡澜曾高度评价:“不喝兰芳园,白来香港。”
但是,港式奶茶的冲茶焗茶撞茶,都极费功夫,一杯奶茶点单到客人手中,没个十几分钟下不来,适合坐在茶餐厅慢慢品味,却不适合逛街时想买上一杯拎起就走的年轻人的需求,所以街头奶茶真正的始祖,还是台湾奶茶。
台湾人也喜欢喝茶,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的泡沫红茶风靡大街小巷,台中的春水堂是其中翘楚,不过它的创始人刘汉介很有经营头脑,他想到光是饮茶味道单一,不如试着在里面加点什么。
春水堂一家门店的店长叫林秀慧,她响应了老板的号召,尝试着把自己喜欢吃的小粉圆,加入了调好的冰奶茶中,口感Q弹劲滑,竟出奇的美妙,于是,第一杯珍珠奶茶就此诞生。
珍珠成了奶茶的灵魂伴侣,携手走向市场,经营者又将奶茶的玻璃杯换成一次性塑料杯,可以密封再打包带走,奶茶在人们味蕾上攻城掠地的时代来临了。
2 群雄争霸,奶茶江湖不平静
2000年,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奶茶店已经遍地开花,尤其是学校、公司,这些年轻人群聚集的地方。而在二三线城市的街头,还有很多没有店面,就地摆摊出售的奶茶小贩。
比如合肥的淮河路步行街,当时市区最繁华的地带,“珍珠奶茶,热的,三元两大杯”的叫卖声,至今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三元两大杯,那就是一块五一大杯,为什么这么便宜?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物价总体偏低。另一方面,这种奶茶的主要原材料为植脂末、甜味剂,成本非常低廉。
虽然叫价不高,但成本低,加上操作方便、出品快、销售量大,所以利润空间还是很高的。
而在这个时候,大型连锁的奶茶店也开始步入轨道。
位于浙江的博多工贸食品厂,自己把控上游的原材料,生产植脂末、果粉,甜味剂,甚至种茶叶,同时开发旗下奶茶品牌,大搞加盟店。鼎盛时期,博多旗下有几百个奶茶品牌。
在博多疯狂扩张的时候,内地其它的奶茶品牌也陆续进军市场,比拼店面装修,比拼产品质量,员工穿着统一的制服,笑容可亲,而奶茶的口味也丰富起来。
奶茶里有椰果、布丁、红豆、巧克力,以及各种水果可供顾客选择,甚至,在奶茶店里还能买到果汁与咖啡。但最传统的产品,还数珍珠奶茶。
而在2012年,青岛一个爱喝珍珠奶茶的年轻人,做CT时查出胃里有很多颗粒状的阴影,一时间舆论大哗,网传珍珠奶茶含有塑化剂的消息,让人闻之色变。
当然,奶茶里的珍珠只是粉圆,有添加剂差不多,但不可能含有塑化剂。不过从口感上说,这种粉末冲水的冲泡式奶茶确实落伍了,奶茶进入新茶饮时代。
喜茶被誉为新茶饮的开创者,它创办于2012年,一开始叫皇茶,但这个名字无法注册商标,后于2015年改为喜茶。
喜茶用一杯芝士茶打开了市场,原材料升级,萃取优质茶叶配以鲜奶鲜果,小料丰富,入口鲜醇,十分受消费者喜爱。
同样在2015年的广东,原IT公司总监彭心开始辞职创业,针对年轻女性为目标客户群,创办奈雪の茶。
喜茶和奈雪の茶走的都是高端路线,门店设在繁华地段,装修考究,包装精致,奶茶价格动辄三十多元一杯,但因为口感好,定位精准,一时客以云来。2020年,奈雪の茶门店达到400多家,喜茶则逼近700家。
3 内卷的奶茶,谁才是赢家?
奶茶市场群雄争霸,向来不太平静。除了喜茶和奈雪の茶,另一些知名奶茶品牌也各有杀手锏。
比如2013年在长沙成立的茶颜悦色,主打果饮奶盖式奶茶,浓厚的奶盖是其一大特色,红茶或绿茶做茶底,奶茶上有一大层雪白的淡奶油和坚果粒,喝的时候要先挑果粒吃,再搅开奶油喝,口感富有层次,拥有众多铁粉。
茶颜悦色的深圳快闪店,曾经创下超6万人排队的最高记录。有人为了打卡一杯网红奶茶,不惜花几百元代购费。
书亦烧仙草品牌,则以丰富的小料夺人眼球,打出的宣传语是“半杯都是料”,糯米、燕麦、豆沙、芋泥各种小料满满,给消费者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门店如春后春笋般铺设各个城市。
不过,这种疯狂加小料的奶茶也引来一些人的吐槽,毕竟买奶茶是为了喝奶茶,总量固定,加的小料多了,奶茶量肯定减少,喝奶茶成了喝粥,一杯下去,晩饭都省了!
总体来说,新式茶饮的发展是迅速的,可观的收益也吸引了资本方的青睐,喜茶、奈雪の茶等知名茶饮品牌先后接受融资,融资总额高达几十亿元。
对比喜茶、奈雪の茶走的高端路线,蜜雪冰城选择的则是完全相反的思路,目标用户下沉,两元冰淇淋、四元柠檬水、六元奶茶的低价格定位让蜜雪冰城极具亲和力。
河南郑州突发水灾期间,蜜雪冰城捐助2200万元,这一善举为品牌带来良好的形象,一时间众多顾客涌入蜜雪冰城,大有买空店面的即视感。
有人好奇,蜜雪冰城的奶茶定价这么低,能赚大钱吗?事实上它非常赚钱。
因为蜜雪冰城的加盟店极多,总部进行审核后,安排装修团队装修,统一培训,加盟店不仅要交加盟费,且所有原材料都需要从蜜雪冰城购买。
而蜜雪冰城采用的是单店加盟模式,加盟店需要自负盈亏,蜜雪冰城提供经营模式,但亏损或倒闭总部概不负责。
疫情期间,茶饮店均受打击。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经营一年的奶茶店仅占18.8%,近80%的新品牌茶饮店倒闭。
为了争夺市场,存活下来的品牌自然要使出更多手段,比如喜茶,将一些高端产品的价格纷纷下调了数元,喜茶旗下的喜小茶更是价格亲民,大有高低端市场通吃的野心。
而作为竞争对手,奶茶品牌之间的矛盾诸多。山寨的茶颜观色告过正版茶颜悦色,奈雪的茶发文指责过喜茶抄袭自己,还登上了微博热搜,喜茶拒不承认,两家互掐,好不热闹。
奈雪的茶已在港交所正式上市,但疫情对股价产生很大冲击,对比发行价,已跌了60%。
因为店面大,装修豪华,奈雪的茶投资成本高,公司财报表示,2018年-2020年,公司一直亏损,至2021年上半年才扭亏为盈。而喜茶最近也被传出大规模裁员,给人一种业绩堪忧的印象。
不过,随着疫情恢复,奶茶的消费市场还是极为庞大的,年轻人喜欢喝奶茶,更喜欢喝颜值高、用料健康的新式茶饮。而奶茶品牌之间的内卷,如果能使其在降低价格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那受益的无疑是我们消费者,试问谁不想美美地喝上一杯春天的奶茶呢?
作者:玲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