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罗马文明——货币制度1
货币制度
名称
直到公元2世纪末时期的货币通常为罗马人使用的名称,其后的货币名称则不是。很多古代资料一直使用传统名称,如“denarii”和“sestertii”,但不能将它们与现行货币联系起来。
货币的起源
货币最初产自公元前7世纪末小亚细亚的一些希腊城市,用金银合金(金和银混合)压制而成。公元前500年,货币生产传到爱琴海地区的其他希腊城邦和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城。这些货币以纯银制造,在有正反面的模子中打造形成。青铜货币最先出现在南部意大利的希腊地区。
意大利一些地区的货币最初是不规则的粗铜(aes rude),其价值由重量决定。从公元前4世纪末起,出现了样式更为统一的大块长条形铸条。在公元前3世纪初起,它们在重量上大体达到了统一标准,而且有象或牛等简单的装饰(即印记铜[aes signatum]),一些则带有罗马字样。
共和国时期的货币
约公元前289年,罗马任命“制币三人团”(tresviri monetales)。大约与此同时,出现了直径达100毫米(4英寸)的重铜(aes grave),它们是在两部分的石模中浇铸出来的,且逐渐取代了青铜棒。
每枚币都成为“阿司”(“as”或“aes”,复数为“aeses”),重1罗马磅(335.9克,0.74磅)。每一面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标记,另有一个价值符号;其币值单位分得更细,有“半分”(semis,1/2阿司)、“三分”(triens,1/3阿司)、“四分”(quadrans,1/4阿司)、“六分”(sextans,1/6阿司)和“十二分”(uncia,1/12阿司)。
从公元前3世纪早期起,罗马开始以希腊货币为基础铸造银币,但附有“ROMANO”的铭刻。它们最初可能由意大利南部工匠制造,据普林尼记载,罗马的银币铸造是从公元前269年开始的。最早的银币“denarius”(复数为“denarii”)可能在公元前211年之前不就发行,自此银代替铜成为价值本位。到公元3世纪,狄纳里仍是主要银币。
公元前3世纪末起,阿司在重量和大小上都开始缩减,盖归因于布匿战争引起的财政压力,约公元前155年之后,阿司只有它最初价值的1/12(十二分阿司)。当阿司价值为1罗马磅的1/6时,1狄纳里等于10阿司。1/2狄纳里(quinarius)等于5青铜阿司,1/4狄纳里(塞斯特尔提乌斯[sestertius])等于2.5阿司。即便是大宗款项通常也用塞斯特尔提乌斯(复数为“sestertii”)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