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同的演进
由于日共在第六次协议会上的转向决议(见前文)以及砂川斗争的爆发引发了全学联的一部分团体在1958年12月组建了共产同。到1959年8月,越有1400人加入了共产同,其中包括像柄谷行人这样的学者与教授们,以及全学联的干部。到60年代初第一次安保斗争时期,已经有超过3000名成员了。
但是第一次安保斗争的失败,对共产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内部的斗争方式与路线的不同引发了巨大的矛盾,共产同发生了第一次大分裂。1961年2月,共产同报纸战旗报为中心的战旗派加入革共同全国委(见前文)。到同年4月,全学联第27次大会上,共产同宣布解散,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战旗派普罗派和革通派。同年,普罗派宣布解散,部分成员也加入革共同全国委。而余下的成员组成了共产主义之旗派。于1972年改组为马劳同,1984年组建了社劳党并参加大选,未取得席位。2002年改组为马同志会,直到2017年解散并组建劳动者党参加大选,未获得席位。
共产同关西地方局并未解散,同时关东地方也保留有共产同的二级组织社青同。1962年5月,关西地方局改组为关西共产同。1962年12月,社青同内马战派组成,直到1963年12月马战派和社青同内ML派分裂,ML派组织了共产同再建实行委员会。1965年6月社青同ML派,关西共产同,独立派社学同共同组成共产同统一委员会。1966年9月共产同再建六次大会宣布由统一派(社青同ML派,关西共产同,独立派社学同)与马战派成立第二共产同。
第二次安保斗争拉开了序幕,马战派退出共斗,随后到1968年6月,战马派退出第二共产同。之后,马战派分裂为劳对派,前卫派和列宁主义协会派。劳对派之后于1979年加入日共(马列)。由于马战派的退出以及一系列内部问题,旧统一派发生了分裂。
1968年6月,赤军派在共产同内出现,到1969年,赤军派与共产同内的其他派系爆发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最终赤军派被开除出共产同。被开除出共产同的赤军派领导人盐见孝也组建了赤军派。在1970到1971年期间,赤军派进行了大量活动,并且开展了国际活动,重信房子等人在海外组建了日本赤军(这一名称在1974年正式被确立)。1971年,日本国内的赤军派同日共左派组成了联合赤军进行活动,在浅间山庄事件之后消解。
1974年,盐见孝也组建了赤军马革派从赤军派中分裂出来。1975年,赤军ML派从赤军中分裂。由于内部矛盾激化,盐见于1975年退出赤军马革派。到2001年,日本赤军宣布解散并且组成新的组织“连带”。
回到1969年,由于反对赤军派的分裂而在共产同内形成了战旗派(不是第一共产同的战旗派)由荒岱介等人领导。1970年,走稳健路线的一部分共产同内组织被开除出共产同,包括三多摩地区委员会组成的叛旗派以及「情况」杂志为中心的情况派。叛旗派于1977年解散,而情况派则组建了共产同再建准备委员会,后在1974年分裂为远方派和游击派。
1970年12月,关西地方委员会,神奈川左派和战旗派中的铁之战线派组成了12•28共产同,从以战旗派为核心的共产同分裂,组成为蜂起派。1971年11月共产同全国委员会(烽火派)与共产同(战旗派)分裂。
1973年,由于斗争方式的争斗,战旗派中的反荒派组成了共产同国际主义派,后加入日共普罗列塔利亚革命派。同年6月,战旗派分裂为了荒派(日向派)与两川派(西田派)。之后的日子里荒派在1997年改组为BUND,并且转向。而两川派则在2004年与烽火派合并为共产同统一委员会。
1979年,前文所述的共产同情况派分裂而来的游击派与赤军分裂出来的ML派与烽火派分裂的ML派组成了革命之旗。由烽火派分裂出来的布尔什维克派与外来的普罗独派合并为红旗派。1981年,红旗派与革命之旗合并组成了赫旗派。在1983年改组为共产同首都圈委员会,与日共(马列)于1999年合并为劳共党与共同•未来组织。共同•未来于2008年改组为革命21。
希望能给大家帮助,水平很低,希望大家能多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