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勒乔夫效应(库里乔夫效应)
库勒乔夫效应:即使事实放在那里,但是我们的思维却积极地解释它百。人们对这个事实度做出不同的解释,然后采取不同的行动。
库勒乔夫效应实际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效知应。
在生活中,有些人在和他人进行辩论时,经常会遵循这个库勒乔夫效应。人们对于某个事实,会首先设定一个判道断专,然后去找许多的理由来支持这个判断,尽管在他人看来这个判断是错误的。这也是辩论场上常用的一中手段。
基本信息
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为了弄清楚蒙太奇的并列作用,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并且这个镜头分别和一盆汤、一口安放死者的棺材、一个小女孩的镜头并列剪辑在一起,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认为莫兹尤辛演技非常好,分别表现出了饥饿,悲伤及愉悦的感情。因此库里肖夫认识到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并列:单个镜头只是电影的素材,蒙太奇的创作才是电影艺术!
详细描述
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是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有力证据。普多夫金曾对这个试验作了如下描述:
“我们从某一部影片中选了苏联著名演员莫兹尤辛的几个特写镜头,我们选的都是静止的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我们把这些完全相同的特写与其它影片的小片断连接成三个组合。
第一个组合是莫兹尤辛的特写后面紧接着一张桌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
第二个组合是莫兹尤辛的镜头与一个棺材里面躺着一个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
第三个组合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着一个滑稽的玩具狗熊。
当我们把这三种不同的组合放映给一些不知道此中秘密的观众看的时候,效果是非常惊人的。观众对艺术家的表演大为赞赏。他们指出:“莫兹尤辛看着那盘在桌上没喝的汤时,表现出沉思的心情;他们因为莫兹尤辛看着女尸那幅沉重悲伤的面孔而异常激动;他们还赞赏莫兹尤辛在观察女孩玩耍时的那种轻松愉快的微笑。但我们知道,在所有这三个组合中,特写镜头中的脸都是完全一样的。”
意义
库里肖夫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库里肖夫这位苏联电影工作者在十九岁的时候发现一种电影现象。也就是,他给一个演员的特写镜头分别在后面接上三种不同的内容。结果是观众在看的时候,根据后面出现的那个镜头的内容来断定那个特写镜头中的人的情绪。比如后面接的是一个欢乐的的场面,于是观众觉得那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如果接的是一个悲伤的内容的镜头,则观众会觉得那个特写中的人脸是悲伤的。从心理学来说,这是观众把他自己的感觉投射到那个人的脸上。其实那几个不同性质的例子里的特写镜头是一样的,是同样的镜头后面接了不同内容的镜头。观众认为那个特写镜头中的人的表情变了。
出处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3%E9%87%8C%E8%82%96%E5%A4%AB%E6%95%88%E5%BA%94/11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