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甜品要被新茶饮团灭了吗?
中式甜品要被新茶饮团灭了吗?
以前还会觉得去满记吃碗杨枝甘露很洋气,但现在诸多茶饮品牌也有类似的选择。甜品和茶饮之间的区隔变得模糊。新茶饮遍地开花,中式甜点还有机会存活吗?“红餐网”针对这个品类做了新的观察分析。
*近十年的黄金期
中式甜品并没有官方定义,排除烘焙、茶饮,基本上港式甜品、广式甜品和台式甜品可以统称为中式甜品。近十年是中式甜品的黄金时期。企查查数据显示,2009年注册的甜品门店数才只有929家,从2011年起门店数量开始爆发,到2019年甜品门店注册量达16661家。
*中式甜品有这样几个特点
1️⃣港式、台式、广式三分天下
其中又以港式甜品的发展速度最快、品牌最多、创新最频繁、影响力最大;而台式甜品凭借自己地道的“土气”食材应用,闯出了一片天地。广式甜品在走出广东之外,光芒有点被港式甜品遮盖。
2️⃣南北分野明显,地域化趋势明显
门店规模上,南方是大头,北方主要还是分布在省会和几个大城市。
产品上,在南方地区纯粹的糖水店居多;而越往北部,甜品店的产品线越杂,增加了很多烘焙类的产品。
3️⃣旧品牌势能转换、后浪汹汹
甜品界,能够数十年兴旺的老字号并不多。在互联网+和新茶饮的影响下,各种新式甜品品牌层出不穷。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再也存续的甜品企业近10万家,99%是近十年注册的。
*中式甜品内外交困
整个甜品品类的热度在2017年7月达到峰值后,就出现断崖式下跌,至今依然在水平线下徘徊。曾经也算大哥之一的许留山,被爆出欠租清盘的新闻,尽管官方回应不影响内地门店,但内地门店也注销到只剩不到100家。
更严重的是,发展多年,整个中式甜品品类甜品却没有多少特色和亮点,创新也只是小打小闹,虽然有些连锁品牌叫得出名字,但并没有出现全国性知名大品牌。
在中式甜品发展停滞不前的时候,新式茶饮市场的火爆也在进一步冲击和挤压这个品类的市场。不仅是出现了许多品牌,茶饮的产品线一再更新细分,出现了烧仙草、杨枝甘露和五谷茶饮等茶饮细分品类,更是进一步模糊了茶饮和中式甜品的界限。
还有西式甜品的竞争。法式、日式、意式,各类甜品都吸引了一大批拥趸。不少城市中,这些新式甜品店数量已经超过了中式甜品店。现在用户的选择太多了,年轻人更是以追求新鲜为乐,老式甜品店真的太守旧了。
*中式甜品自带的限制
消费场景有限,甜品作为非餐品,不能当做正餐吃,部分产品还对堂食有要求,跟新茶饮比欠缺太多灵活性。
消费习惯方面,甜品主要以年轻女性消费者为主,客群范围受限。
客单价难以提高、性价比不明显。
产品季节性明显,消费时段受限。
行业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
*中式甜品可以怎么做?
(1)一线城市消费升级,低线城市潜力巨大
(2)南方市场开始饱和,北方市场有待开发
(3)深挖细分品类,打差异化
(4)打破消费场景限制,产品开发走融合之路
(5)塑造IP文化,品牌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