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功?变身蝙蝠侠吧,一个简单的成功秘诀
有没有提升成功率和自控力的简单妙招?
有啊,变成蝙蝠侠。
别闹,开什么玩笑呢?
真的,没开玩笑。
怎么变?
想象自己是蝙蝠侠就行了。
—1—蝙蝠侠效应
在一系列针对儿童的自控力实验中,面对枯燥的任务,完成度总是不高。
后来研究人员只用了简单的一招,就极大提升了任务完成度。
这招就是提醒受试儿童:“想一想,如果你是蝙蝠侠,你会怎么做?”
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伊森·克罗斯领导了大部分相关研究。
结果表明,即使是视角上的微小转变也能帮助我们控制自身的情绪。
当孩子们假装自己是蝙蝠侠的时候,焦虑会减轻,勇气和道德责任感提升。
这一效应因此被称为蝙蝠侠效应。

对儿童来说,蝙蝠侠无所不能,所以当他们把自己想象成蝙蝠侠效果最好。
但这种心理效应不只限于儿童,想象自己化身的人物也不只限于蝙蝠侠。
每个人在进行挑战性的任务时。
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这方面的专家,从而增强信心,改善行为。
碧昂斯和阿黛尔登台表演之前,会暗示自己是某个充满自信的狂野女孩。
而其他女孩在登台唱碧昂斯和阿黛尔的歌时,同样可以想象自己就是碧昂斯和阿黛尔。
当你要上台表演的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和舞蹈的时候,不妨直接想象自己就是杰克逊本人。
当你在为期末考试备考复习的时候,可以幻想自己是一名高度自律的学生。
当你学习投资时,可以想象自己是股神巴菲特。
—2—霍桑效应
如果有朋友来你家玩,大部分人都会先打扫一下房间。
如果有领导经过身边,大部分员工都会表现出更加专注工作的样子。
这些行为背后都有霍桑效应的影子。
霍桑效应是一种现象,处于被观察的状态下,人们的生产率就会提高。
霍桑效应的发现源于20世纪20年代伊利诺伊州北部西方电气公司对旗下工厂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
当员工感知到“被观察”,就会出现工作效率得以提高的效果。
“被观察“”被关注“绝对是一种激励干预因素。
被观察者不想自己的表现让大家失望,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展示出自己全部的才能。
霍桑效应很好理解,但并不总被认同。
很多人因此产生被监督的压力,甚至被监视的冒犯。
信息化时代,如果一家公司想简单粗暴地用霍桑效应提升效率,往往得不偿失。
比如前段疫情期间,某家公司给在家远程办工的员工电脑上装了监控软件,虽然的确提升了效率,但也引发很大争议。
但也不是没有巧妙的运用。
公司布局纷纷从独立办公室变成可以看到彼此的隔间。
不只是出于省钱的考虑,还有霍桑效应的原因。
个人也可以把霍桑效应主动运用到自己身上,从而提升效率。
特别是可以尝试把蝙蝠侠效应和霍桑效应结合起来。
—3—如何具体运用?
当你要从事某种挑战性工作时。
先想象自己是某个能轻松完成这项工作的厉害人物。
同时,想象自己处于被观察的状态。
甚至真的让自己处于被观察的状态。
如果你想学习英语或者编程,可以想象自己是你最佩服的某个语言或者编程天才。
然后想象很多人都在看着自己,如果想象不够,还可以真的让很多人看着自己。
比如打开直播软件,每天直播自己学习英语或编程。
哪怕没直播中没一个人看,你也会极大提升效率。
我在新闻上看到一个准备考研的大学生,每天直播自己的学习过程。
不但收获了很多粉丝,而且真的让自己更专注,效率更高。
你最近在生活或职场中,遇到过什么难题吗?
学会了蝙蝠侠效应和霍桑效应后,你准备好变身了吗?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