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精彩,别有不同——听“最美汉服小姐姐”讲述汉学梦
她的精彩,别有不同——听“最美汉服小姐姐”讲述汉学梦
图文来自:安唯歌
特别声明:本号本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余文章均为原作者观点,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近年来,汉服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街头上越来越多的人穿着汉服。汉服的存在感显得越来越强,汉服的复兴,无疑在为汉学复兴的道路推波助澜。
01“最美汉服小姐姐”
杨丹曦,南充临风堂国学馆馆长,网友口中的“汉服夫人”、“国风小姐姐”、“最美汉服小姐姐”。
到临风堂参观那天,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最美汉服小姐姐”杨丹曦。温婉的气质,稍带些许俏皮。她说她很喜欢读汉学,既然如此,那么,她的国学馆想必是书香浓郁。在她的带领下,果然预想的幕幕都呈现在眼前。
聊天中,她话里行间都显露着“传承国粹、传扬国风”的汉学传播之梦,她说:“这里的传播,指的是一份理想,而不仅仅是当成工作,或者说说而已。”

临风堂国学馆
谈话间,偶尔还发现她有些许幽默。工薪家庭出生的她,爷爷辈就在石油单位工作。她笑着调侃自己:从进入学堂(单位的子弟校)一直到大学,都没有离开过顺庆区。
02走进国学,品味传统文化
杨丹曦记忆里对于学的追寻,自幼时就已在精神和灵魂里萌芽生根。从小就对古色古香的格调颇有兴趣,热爱书画,连看电视剧也喜欢看古装武侠类的题材。
杨丹曦自小喜欢书法,爷爷就教她练字,教导她一个人的字也是脸面。

临风堂国学馆 馆长-杨丹曦
几年前的汉服普及程度远不如现在,很多地方没有售卖,杨丹曦就自己挑选布料,联系专门的裁缝进行定制。
虽然穿汉服出门经常会遭受质疑,但丝毫不影响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仅如此,她还发动身边闺蜜和她一起穿汉服,希望以推广汉服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她还临摹过经典作品,光仕女图就临摹了不下10本。那时的她只感觉画中女子娴静优雅,是自己日后想成为的样子。
03体味国学,吸吮文化精髓
因热爱绘画,杨丹曦在大学志愿表上果断的填报了南充西华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业专攻西画。出于对汉学的偏爱,她从西画转向了国画。在杨丹曦看来:西画固然很美,也带给我许多对美的认知,但只有国画才能表达出我想要的意境和故事情节。
说到底,她还是更偏爱国学的。
杨丹曦真正体味国学之魅力,是通过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南怀瑾老师对原文的串讲撮编成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同时还不失通俗、风趣的语言深深吸引了杨丹曦,致使她对《论语》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对汉学文化的热爱愈发浓烈,不管多么忙碌,她都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抽出1个小时学习汉学文化,背诵一首古诗、撰写一幅书法。

迄今为止,她已背了将近300首古诗宋词,书法作品装了几大箱……
杨丹曦还带动9岁的女儿和身边的朋友一起读《论语》。从她的诠释中,她认为《论语》是政治思想领域比较精深的著作,包含历史知识、礼仪教法、人生哲理等知识。书中内容言简意赅,十分丰富,极其精妙。说到这里,杨丹曦陶醉的感叹:“这样好的著作,实在值得好好品读。”
04感悟国学,陶冶道德情操
刚毕业那段时间,杨丹曦创业做儿童摄影。工作中,每到休息时间她就会给小朋友们讲《论语》中的经典小故事,不仅孩子们喜欢听,就连很多家长也喜欢跟着旁听。
杨丹曦立志在南充传承推广汉学。为更深入地学习国学文化知识,她多次登门拜访全国各地书画家、国学研究者,诚恳虚心的请教他们。一次偶然机会,她认识了国家级书法师、国家级书法协会会员庄为充老师。庄为充老师对“颜楷”的研究,有极深的造诣,自成一派,被书友们尊称为“庄氏书法”。

杨丹曦和恩师庄为充合影
谈起恩师的言传身教,杨丹曦颇为感动。庄老师对这个知书达理、勤奋努力的学生,无疑是“惜才”的。不仅传授她书法,熬夜帮她刻印章,更教导她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他还希望杨丹曦认真学习,最终能够继承他的衣钵。
为了传承这份深厚动人的师恩,杨丹曦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国学馆做出文化、做出影响力。
05践行国学修身齐家立业
酷爱汉学文化的杨丹曦,发现在当地找不到传播汉学文化的平台,于是她联合朋友成立了当地第一家临风堂国学书画馆,从而向孩子们传播国学、国画和书法知识。
学习礼仪,是杨丹曦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节课。通过学习上课礼仪、行走礼仪,孩子们的言行举止发生了很大改变,在馆内他们会安静慢走,会给老师行礼,接递物品会用双手。
常说教学相长,在施教中,杨丹曦握着孩子们的手教他们握笔、运笔。谈到这里,她回忆起小时候爷爷握着她的手教她写毛笔字,她说:“把手教学,看似普通的教学模式,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幸福和爱的温度”。
杨丹曦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带领女儿一起做公益。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给环卫工人、执勤交警送口罩,一对一资助贫困儿童,为孩子们添置新衣、购买学习用品,邀请他们来临风堂学画画、书法和国学。
为让家长们正确理解汉学文化,杨丹曦特意邀请西华师大的教授朋友给家长们分享教育理念,还免费举办多场国学体验课,让孩子们到国学馆内进行国画体验,在传统节日发起手工沙龙、趣味年文化活动,带领孩子和家长一起做灯笼、写福字、猜灯谜......

杨丹曦给家长们分享教育理念
工作后的杨丹曦深刻体会到书法好的重要性,一手漂亮的字体现的是背后的毅力与坚持。杨丹曦认为:中华文化是一种平衡,书画本同源,国画是放,讲究形,感受强于技法。而书法是收,和做人是一脉相承的。写字不只是单纯地提笔落笔,它实际上是通过书写、通过笔墨纸砚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聊到国学的传承和弘扬,杨丹曦表达了她的观点:书画能帮助孩子静下心来,给孩子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孩子理论结合实际,提升体验。充分发挥内心所感、所悟、所想,达到一学多用,而不仅仅局限于兴趣爱好。
《论语》是汉学经典,开启传统文化的输入学习,是孩子的财富,对孩子一生都是有益的。汉学是根文化,也是一笔宝藏,孩子需要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
06传承国学,弘扬中华文化魅力
正是在这样点滴付出的国风大爱中,杨丹曦收获了一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和厚爱。这也更加坚定了她“传承国粹、传扬国风”的国学传播之梦。
国学,教人欣赏韵律美、文学美、叙述美,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的心灵,在艺术和美的享受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杨丹曦以对书画艺术的精湛研修、以优美的汉服姿态、以对传统美学生活方式的深情演绎,励志在南充传承推广国学,把国学馆做出文化、做出影响力!
笔者看来,国学在杨丹曦的生命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激励着我们应该将传统与现代进行结合,创造当代中国独特的文化标识,增加文化的仪式感和尊严感,使“礼仪之邦”的历史底蕴得到更大程度地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