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国家的内卷,你知道么?
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就是国内清华北大般的存在,甚至在很多方面远胜清华,美国《60分钟》节目甚至说“把哈佛、麻省理工和普利斯顿大学加在一起,就是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的地位”。

印度理工学院,简称IIT,创建于1951年。印度理工学院的第一所校址建在了一座监狱之上。之所以建在这里,就是希望学校能够时刻铭记“人才是富强之本”。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显然,印度理工学院的创始者们,正是心存了这个期望。
印度理工学院每年的录取率是2%,需要考试。无论学生出身多么高贵,哪怕是总统的儿子,也要努力挤进这2%,否则绝无可能。

单凭学校课堂上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考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补课是家常便饭。他们几乎每天4点多就要起床,去上辅导班。补习数小时后,再去学校里上课。到了晚上同样不能消停,每天的作业量都能让每个孩子抓狂。这是不是与东亚国家很像?

但印度高考和中国高考并不相同。考生首先要参加各邦统一组织的毕业考试,进入前20%,才有机会进入印度理工学院的笔试。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每年能够有资格进入下一轮测试的顶尖学生数量在160万到100万之间,里面很多人是从小培养的做题家。
印度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考什么呢?只考数学、物理和化学三科,一张卷子,180分钟。初试由90道客观题组成,答对得四分,答错扣一分,不答不扣分。题目变幻莫测,难度不亚于中国高考单选题的最后3题,甚至超出高中课本要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很有挑战性。这场初试,堪比中国奥林匹克竞赛。很多人会被刷下——不过没关系,他们会根据排名被其他好学校挑走,拿到offer。

幸运晋级的数十万学生,将进入复试的角逐。依然考数、理、化三科,时间还是三个小时。但考试的题量和分值则每年依据出卷人的思路而不同。2015年包括180道题共504分,2016年则是108道题372分。题型包括,主观问答题,客观单选及多选题,配对题,它侧重的考量点是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概念运用能力。从中脱颖而出成功考上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为值得摆宴庆贺的“全家族的骄傲”。后来很多人去了硅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