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是否捏造历史?热议引发网友怒斥!








最近,一部备受关注的历史教育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引起了全国网友的热议。作为一部面向儿童的电影,它讲述了主角高适与李白相遇相识的一生。这部电影的出现让我不禁思考,它真的如大家所了解到的这么优秀吗?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像诗人的诗人,高适。他天资不高,但通过后天的努力,最终在后半生成功地当上了大官,实现了完美的逆袭。他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莫欺少年穷”。这是一个鼓励人们努力奋斗的正能量故事。然而,我们必须要提醒自己,这只是电影中的情节,不一定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电影中描绘的高适在46岁才中举,这个年龄看似很大了,但相比于普通人来说,他已经很优秀了。然而,真实的历史中,高适在担任剑南节度使之后,与吐蕃军交战却总是以失败告终,可见他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郭子仪则是那个真正的英雄,他率军击杀了几万吐蕃军,最终救了大唐于危难之中。然而,在电影中,高适成为了一个李白《侠客行》诗中的“深藏身与名”的人物,这无疑是对高适的相关历史的美化。
此外,电影还将李白的《侠客行》说成是专门写给高适的,但这是否合适呢?李白貌似并没有明确表述,《侠客行》是专门写给高适的。这种对历史的创作性改编,是否适合在儿童教育中出现呢?
高适和李白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高适或许有些谦虚,但也有人评价他是个官迷;李白则有点自傲、目中无人。然而,李白的才华足以让他有目中无人的资格。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过分捧高踩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作为一部面向儿童的电影,《长安三万里》主打历史教育,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历史。虽然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但让孩子们了解到一个不真实的历史人物真的好吗?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教育。
那么,《长安三万里》值得一看吗?我认为,这部电影在儿童历史教育方面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故事,激发了孩子们对历史的兴趣。然而,作为观众,我们也要保持对历史的理性思考,不要轻易相信电影中的一切情节。我们应该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包括阅读历史书籍和请教专业人士,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历史知识。
最后,我希望《长安三万里》这样的儿童历史教育电影能够继续出现,为孩子们带来更多有益的教育内容。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对历史的敬畏,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更加客观、全面的视角来理解历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好了,接下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您的关注、留言、点赞、打赏、收藏和分享,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十分感谢!十分感谢!
by 游戏江湖的空之叶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