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正重塑出海格局 比亚迪勇担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发言人”
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107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这是继去年超过德国之后,今年中国汽车出口再次超车,登顶世界第一。其中,4月,汽车出口持续呈持续增长态势,单月出口37.6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1.7倍。

出口量成为世界第一 国产车品牌出海按下加速键
众所周知,汽车制造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比重较大。受汽车消费疲软影响,全球汽车行业走势开始呈现分化,国内汽车行业在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有效控制影响下,汽车出口量暴涨,而韩日等海外汽车进口量大幅下滑。

过去两年,中国汽车出海实现“加速超车”,成为世界汽车行业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这当中,既有机遇的因素,也有技术的因素,更有战略的因素。这首要的就是战略赛道的选择问题。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国家给予了大量补贴,帮助国内汽车企业实现快速成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完备,技术全面领先,供应链成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新能源技术强国。同时,在俄乌冲突、欧美通货膨胀加剧等世界大背景下,绿色出行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国外消费者的关注,这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能够顺利出海的关键机遇因素。
技术全程赋能 比亚迪海外的高光时刻不胜枚举
这当中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应该就数比亚迪汽车了。去年比亚迪刚以186万辆的年销量成为国内乘用车企业销量冠军,今年1-4月,比亚迪出口5.8万辆,同比增长13.4倍,对比2022年全年出口5.59万辆的数据,4个月就干完了去年全年的出口量,真的是让人看了就目瞪口呆。而根据比亚迪官方最新消息,在今年五月份比亚迪出口达到1.02万辆,换言之,比亚迪在今年1-5月份已经累计出口了约6.38万辆乘用车,超过了去年5.59万辆的全年出口量,可以说已经提前实现了海外市场的销量丰收。

实际上,比亚迪自2003年起开始研发电动汽车,在电池技术、电动公交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随后,比亚迪进军乘用车市场,并推出了多款符合欧洲安全标准的电动汽车,如唐EV、宋EV等。这些车型不仅在性能和质量方面得到了用户的好评,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获得了很好的销售表现。比亚迪于2022年推出的新款唐EV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这也是该品牌第二次在此领域获得该奖项。除此之外,比亚迪还在欧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等地的公交运营商中赢得了良好声誉,成为众多城市的公交车运营商首选品牌。从电池、大巴再到乘用车,比亚迪在出海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光时刻。

那么,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上取得的高光时刻是如何实现的呢?首先,比亚迪在技术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比亚迪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汽车完整供应链的自主汽车品牌,正是由于比亚迪具备超前瞻的能力,不计回报投入多达千亿资金进行技术攻关,最终才得以不被“卡脖子”。目前,比亚迪在全球专利申请累计已超4万件,授权专利约2.8万项,研发人员也多达7万人,从比亚迪的发展也侧面见证了中国汽车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不易。

全球布局进一步加速 扮演海外先锋角色
其次,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上的布局也是关键因素之一。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上的布局包括原材料采购、供应链建设、工厂建设、经销商招募以及充电服务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除了大家熟知的泰国工厂,今年1月23日比亚迪首家海外合资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注册,便利的物流、相对完备的汽车产业链、辐射中亚及中东的便利地理位置,以及该国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使得比亚迪决定在此建厂。同时,比亚迪在海外与壳牌合作充电站建设,以及与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充电设施运营商合作。这一切都为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上也遇到了许多挑战,例如政策、本地化和竞争等方面的问题。在法国市场上,由于政策原因,比亚迪的销售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在德国市场上,比亚迪还受到了媒体质疑和竞争对手的打压。但是,比亚迪凭借着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以及完善的产业链条,成功地应对了这些挑战。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汽车产业走过了漫长的40年,如今的比亚迪能做到一骑绝尘,扛起出海大旗,也是基于过去20年的技术积累和厚积薄发,一步步走到今天非常不易。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认可中国车,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出海之路必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在如今的新能源赛道上,不只是比亚迪的全面崛起,也是一个产业群的品牌崛起。未来,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将持续用创新的汽车新品在全球市场决战国际主流品牌,让中国汽车在全球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