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挖坑,孟羽童将计就计,两个女人的心机有多深?
董明珠看错人了?浙大挖来的高材生,号称“董明珠接班人”的孟羽童跑路了,甚至当起了全职大主播。
从拿着月薪5000块的小秘书,一跃成为签约费400万的大主播,她是如何做到的?与格力分手,是迫于无奈还是早有计划?
01.
孟羽童的故事,要从一档综艺节目说起。
2021年,浙大毕业的孟羽童参加真人秀《初入职场的我们》。因出色的演讲及营销能力被董明珠相中,高调牵手格力并成为董明珠的私人秘书。
媒体圈,董明珠更是放话:“我希望她能在我身边,我要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那时的董明珠67岁,而孟羽童只有22岁。在铿锵有力的发言及巨大的年龄差下,所有人都深信:格力未来的接班人就是她了!
入职初期,格力对孟羽童的资源倾斜不可谓不多。
以抖音、小红书为主,微博、b站等平台全面铺开,只花了一年左右全网粉丝数就高达500万。在公认的营销大师董明珠的包装下,孟羽童迅速成为网红。
但是格力的成功,不代表孟羽童本人的成功。在薪资上的体现最直观:其本人每月固定薪资只有5000块钱,可能还不如在座的很多人。
有人会说:背靠格力这棵大树,不应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更应该看发展。那么在格力发展的前景如何?
李国庆曾在社交平台上坦言:在格力做管培生至少需要八年,完成三个部门的轮换,再找个部门做副总监,最后才是总监。
既然是钦点的接班人,却让这样一个拥有巨大流量的女孩八年间拿着低薪进行奉献,显然是一件不合逻辑的事情。为人精明的董明珠难道不知道吗?
恰恰相反,她根本就没想过让孟羽童接班。
02.
笔者注意到,从2022年下半年起,孟羽童在直播间露面的次数就明显变少;而自去年12月起,孟羽童就不再担任董明珠的秘书一职,调往其他部门工作。
原因倒也不难找,孟羽童的带货成绩从最高每场60万,滑落至后来每场万余元,对格力这样一个家大企业来说,这点营收已经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自然也没必要为孟羽童开专场直播。
但董明珠对外界的解释却让人满头问号。今年4月17日,董明珠在一场活动上表示:“她(孟羽童)现在做视频去了,相比秘书岗位,她更喜欢直播工作。”
是不是非常奇怪?一边是直播带货成绩下滑,被调离秘书岗位。一边又表示孟羽童非常喜欢直播,尊重她个人选择。
我们看不到董明珠对孟羽童管理能力的培养,更看不到在财务、人事等方面的悉心教导。只看到董明珠对孟羽童三句不离直播,无论怎么看都不是一家大企业培养接班人该有的方式。
除非,董明珠一开始就是把孟羽童当直播网红来培养。
而孟羽童也不止一次在微博上抱怨:“自己两个月没有休完一个完整的周末,本周末工作时长超过20小时”,“工作21小时打卡,人的极限就是可以不断被挑战”
不管是不是管培生,加班到这种地步都是非常夸张的。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月薪极高、或者参股其中的私企,为自己的超额利润奋斗无可厚非;
要么是老板借管培生之名行压榨克扣之实,从他人身上攫取超额利润。结合孟羽童每个月5000块钱工资,答案或许已经显而易见。
03.
再说孟羽童本身,其本人或许也没有太多扎根格力的意愿。
早在大学时期,孟羽童就已经签约了国内顶级MCN机构无忧传媒,该机构曾推出现象级网红艺人刘畊宏。孟羽童本人的专业是西班牙语,更是早早拿到了民族舞十级资格证。
从最早的人生规划上看,孟羽童并没有从商的意愿,反而更想做一名网红。
所以自2019年起她频繁上综艺节目,包括《一站到底》、《神奇的汉字第二季》等,虽然并未溅起太大水花,可是达到了提升自己知名度的目的。
至于2021年在《初入职场的我们》被董明珠看中,只能说大概率是意外。
哪怕加入格力之后,也经常传出如孟羽童与MCN尚未解约、孟羽童与董明珠不和等相关负面内容。
而在小红书上,孟羽童更是发布了大量与格力无关的广告内容,包括化妆品、平板电脑甚至汽车,有人估算光广告费孟羽童一年就赚了15万,这显然比她在格力每月拿5000块薪资要高的多,甚至省时省力。
因此对孟羽童而言,从入职的第一天起就与格力貌合神离,之所以能坚持一年半,基本能认定是看上了格力的平台。
笔者认为,董明珠正是对这一点心知肚明,所以才毫无顾忌地给她开低工资。
2023年5月10日,格力官宣孟羽童离职。李国庆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可能已经有MCN公司找她签约,这个IP保底价是400万,甚至到2000万都有可能。
另据蝉妈妈网站数据显示,孟羽童现今合作报价为图文稿每条15万,视频稿每条17万,蓝鲸财经的一篇报道则称:小红书商业报价更是高达22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从结果上看,董明珠与孟羽童在一年零十个月里,完成了一笔双赢的交易——董明珠用低价赚到了网红营销、孟羽童用格力赚到了流量人气。
哪里有什么惋惜,不过都是生意。
作者:金陵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