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推荐:《边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边城》
1.沈从文的《边城》: 《边城》是我在高中阶段印象最深的书。我高中的语文老师非常喜欢这部作品。他不仅带我们细细阅读了课本之外的文本,还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补充播放了整部依原作改编的电影。其实在此之前也接触过片段,但通读其文,还是在这一时期。读过之后那段时间,会梦到郁郁葱葱,浓到滴下来的翠,好山好水和船下的涟漪。年轻的女孩和她慈祥的爷爷,她戛然而止的,被命运扑打的,清丽的绽放和熄灭的爱。 之后无意听到了黄磊的文学作品音乐CD《等等等等》。这张专辑里,每一首歌都是写给一部文学作品的。对应每一首歌,另有一朗读版本,黄磊将他对这部文学作品或是作者的印象娓娓道来。那段时间我居住在上海,常常去逛园林。常常在园子里走着走着就被他的声音吸引了去,专注地细听其中的一字一句,忘却了身边的景物和声响。现今更是时不时突然想起边城,想起翠翠。边城在我的脑海里,和泛着微腥的雨后泥土味联系在一起,虽不曾去过那里,也没在乡下久居的经验,却因它升腾起乡愁。着实难忘,带着一种来自土地本真的呼唤,是想到时泫然欲泣的程度。我总该是,离家太远了。而结局的那句话,也总是在不同的场景被我一遍又一遍地想起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2.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这本书我是闻名已久才去读的。有时候其实觉得人不应当提前去了解一本书的主题之后再去阅读它。我有时候下意识地恐惧过分沉重、深刻的题材,我了解我自己难以承受她文字的沉重。仿佛人知道火焰会灼伤自己,而不愿意伸出手去触摸。《熔炉》和《素媛》我总是犹豫去看的原因也是如此。 我有过很多次,由于远离自己的生活之外的一件事而走在马路上无端端失声痛哭的那种莫大的悲伤时刻。甚至会让我猜想,如果我的父母知道有一天,我曾因为共情一种远离我生活的遥远的苦难,因自己的无助而痛苦到想到毁灭,会不会讶异。但我终究还是选择了一个日子,我19年的生日。去阅读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因为在阅读之前其实听过,或者说断章取义地知晓了很多有关于林奕含的事,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常常抽离书的内容想到她的事情来。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张爱玲是她极欣赏的偶像,她的文笔中也处处透露出类似张爱玲写作风格的特征。华丽繁复如蝴蝶纷飞的长句;生僻又缱绻的比喻。她的书是不那么容易读的。请也原谅我的阅读量有限,在当代的文学作品里,我已经很久不曾再见到这样的写作风格。也很久没有字典在手反复查阅读音、释义与典故的阅读体验了。我不断地摘抄,不断地截图,怀着谨慎的心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读完了这本书。那段时间连散步也不能缓解我心脏的负荷。那种沉重的,浓郁的抑郁和悲哀,大概一周以后才有松动的迹象。但我想她的书是值得我耗费这样的能量去读的。我看书多数时候并不在乎别人的感想和评价,这确实是一本不太容易读的书,但我认为是值得的。 我有在朗读电台里分享我现在这部手机里从18年至今留下来的文字与图片,其中就有房思琪的选段。那一段是我印象极为深刻的, 当她望着同龄的人,青涩地去感受爱的时候。“那些几乎不认识她的男生,歪斜的字迹,幼稚的词汇,信纸上的小动物,说她是玫瑰,是熬夜的浓汤。站在追求者的求爱土风舞中间,她感觉小男生的求爱几乎是求情。她没有办法说出口:其实是我配不上你们。我是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丽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那些男生天真而蛮勇的喜欢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感情。除了她对老师的感情之外。” 我也翻找到了我19年阅读时随意发表的感想:她尝试探讨了更深更远的东西,超脱出当事人的所观所看所想,还是没能从经历中救赎自己。身体与精神的撕裂,记忆与理性的天堑。唉。“我无意与大的词汇,大的结构相连接”“这个故事它折磨,它摧毁了我的一生。”从书里抬头恍惚,离人间春色太远太远了。从此才明白好梦比噩梦更令人恐怖。没有做梦,这是我没有看过的世界的反面。 3.帕乌斯夫斯基《金蔷薇》: 《金蔷薇》这本书是我曾经和一位友人同游时,他随手带着的书。从来没有想过关于文学创作本身的散文集会有如此迷人的魅力。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我们坐在公园的湖边点了两杯茶,惬意地瘫软,窝在面向湖面的椅子上。我听他在和煦的风和明媚的阳光里朗声读着,他性格羞怯,少有那种蓬勃而富有青春气息的宣讲——“这时我第一次萌动了对爱情势所难免的憧憬。这是一种美妙的心理状态,觉得几乎所有的少女都是美丽的。在大街上、在公园里、在电车上萍水相逢的少女身上的任何一个特征:羞涩而又专注的眼波,头发上的馨香,微启的双唇中牙齿的闪光,被微风吹得露了出来的小小的膝盖,无意间碰到的冰凉的手指——都会使我联想起,我此生迟早也会得到爱情的。” 文学创作本应该是人表达的本能。当我在书中看到他追忆自己文学创作的起点,追忆自己曾热衷于描绘的,从未见过的海,其实也让我想起我小学初中尝试过创作的小说,创作的诗歌。实际上到如今这个年纪再回看,我依然感慨于当时我能有如此温柔细腻的心,也庆幸我选择了落在笔头上。在朗读电台里我也陆陆续续挑选了我曾经写过的,我想纪念的文字,投稿分享给大家,我的故事。 我在《睡前读本》里也读了《金蔷薇》三章的内容。文笔的温润细腻,在那段时间同巡回展览画派的风景画一样,让我对俄罗斯产生了一种极其细腻柔软的美好印象。也许我已经背不出那文章的内容,不能准确回忆起希施金描绘的风景里林中阳光的轮廓,却能让我现在也感受到如水的柔情。文学永远是美丽的,生活中的金屑,等待打造成那一朵,使得到的人永远幸福的金蔷薇。实在是非常适合在生活的任何间隙抽出来一读的好书。希望你也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