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为啥留在舞台上
最近这期《吐槽大会》王建国被复活了,正巧看见吴晓波频道的《好一个“苟富贵,勿相忘”》。
王建国留在舞台上是不是就是“无序”?我觉得他的喜感更多的是来自于舞台外和李诞的境遇对比,谁还没有个混的风生水起的同学咋的,可巧的是建国竟然还在这同一起点的同学手底下干活,所以他站在舞台上和坐着的李诞一对比就莫名的有种好笑的感觉,就跟《the man on the moon》的安迪考夫曼一样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喜剧”,“这就是艺术”。
不过还就好在王建国是很善良的,而这“被善良”的评价来自于脱口秀演员构建人格上最根本的地基——自知,同样好在看似不给建国拍灯的李诞也很是善良的,而同时领笑员们情商也都在线,本来应该在现实中很尴尬的状态却在舞台上意外的变得很和谐,所以回过头来看吴秀波频道的那篇文章就知道王建国存在的意义在哪里了。
合伙闯天下各种能出现的状况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演了个遍,所以就那点儿事儿在我有限的知识储备里就特别喜欢张良,不是马良、马亮也不是麻辣烫,很多人提起张良归隐都是从权谋上说的,我却不这么看,因为张良最开始的目的本就是复仇,对,就是之所以站在这边但不支持你的原因就是更厌恶另一边而不是“我也想当老大”,地基如此自然是可以放下的,而本身贵族的出身就和释迦摩尼本身就是王子出身一样,所谓的“格局”是因为“见过”不稀罕,从这点来说如果真有个张真人我看也就是张良最像,有能力、有经历、已证明、拿得起还放得下。
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怎么会因为分配的问题和不如自己的较劲?说白了不过仍然是在同一维度而已,在同一维度下谁高谁低有时候还真就不好说,所以又哪来的非要如何的“秩序”可言?在千百个数值柱中只是用自己觉得那个重要的数值柱和别人比么?就像你觉得自己足够好你喜欢的人就应该选你么?你和自认为不如你的人争而且还失败了那就足以说明一切问题,高一个维度的架构应该是她看不上优秀的你她眼光有问题所以不必争,或者你不够优秀自己不够自知所以你争不过。所以“争”本身就是蠢人干的事情也难怪这样的人内心世界就像建国要演给人的感觉一样——挣扎,没有结构支撑起的空间自然是这样压抑的。
从这个视角来看建国的表演的话反而升华了,是超脱了表演以外的东西,所谓的大俗即大雅其本质是建立在对自己的足够自知从而站到了对的位置的基础上的,当站对了位置也就无所谓正门还是偏门,也没有什么正面还是反面,每个人在应该的位置上都会焕发光彩,谁也不必因为被灌输的标签而挤占谁才应该是最好的“秩序”。否则就像美国那两波都想给对方贴个“纳粹”标签好让自己显得高尚且正义所以就慢慢变得都不高尚和正义了。
当然一切都得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