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君免工师借
周王想罢免宰相工师借,工师借肯定不高兴了,然后开始给周王说了一堆话。
大意就是,有人肯定对我工师借有意见,任何事情或者政策都有人说好的,也有说差的。就像王思聪一样,有人说他有才,也有人说他败家子,道理是一样的。
前面这段话没问题,毕竟每个人看法不一样。但后面的话就令我恐惧了。
工师借又说,誉在上,诽在下。工师借还举几个例子,说宋国国君在农忙时节修筑宫殿,老百姓不满意,然后宋国宰相亲自去暴力监工,转移老百姓的仇恨,然后老百姓都说这个宰相不好!
这是第一个例子,第二个是关于管仲的故事。
齐国国王在宫殿里摆闹市,养小三,原文是女闾七百。这让我想到了后宫佳丽三千人……
当然这种事肯定会传出去,老百姓知道后都说齐王不怎么好,作风不太行。管仲知道后也光明正大的养小三,国人就把舆论矛头指向管仲,这就是诽在下。
工师借举这两个例子就是说,国人说宰相不好不一定是坏事,原文是,大臣得誉,非国之美也。
还说了春秋时臣子杀主子有几百起案例,那些臣子都是老百姓赞赏的。
后来周王就没有罢免工师借了。
信息量很有限,我不知道工师借是因为什么事遭到批评,导致周王想换人。但是我从工师借的逻辑来看,他绝非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