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风水宝地易主
江西有个风水先生叫杜香草,对相地尤为精通。当地的富户李家大老爷刚刚去世,李家儿子李十九找到杜香草,想请他为亡父找一块好墓地。
杜香草和李十九是好友,因而杜香草对此事尤为上心。他每日奔走在山谷中勘察,鞋子不知穿破了多少双。
整整过了三年,杜香草才找到一处砂水分明、藏风聚气的上好吉穴。位置就在县城的东山,距李家有四十多里地。
“这是块不可多得的福地。”杜香草对李十九说,“你们今后要多多积善行德,将来子孙定将贵不可言。”
安葬了李父,杜香草应贵人聘请前往浙江,这一去就是两年。
谁也没料到,李家葬父后家道突然衰落,祸事不断,还接连死了好几口人。李十九的哥哥李十八夫妇也相继去世,留下一个女儿名叫银雁。
弥留之际,李十八流着泪对弟弟说:“我们夫妻只有这个女儿放心不下,只求弟弟照顾好银儿,我们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李十九哭着答应了哥哥。
银雁刚满十五岁,父母在世时十分疼爱她,从没让她做过家务。李十九的老婆翁氏是个悍妻泼妇,经常在丈夫面前指责银雁好吃懒做,时间久了,李十九对这个侄女也心生不满。
过了不久,翁氏就开始肆无忌惮地虐待银雁。银雁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富家小姐,变成了使唤丫头。
白天干粗活,晚上就趴在枕头上偷偷哭,后来实在受不了翁氏的虐待,就在父母的牌位前大声痛哭。翁氏听见了非常生气,用鞭子狠狠抽打银雁。
银雁跑去告诉李十九,李十九不但不帮她,反而捆住她的手脚用棍棒又是一顿毒打。婢女们将银雁团团围住,跪在地上磕头求情,但李十九根本不停手。
银雁被打得全身是伤,最后倒在地上晕了过去,就算这样翁氏还是怒气未消。幸亏庵堂的老尼姑来为翁氏诵经,看到这幅情景急忙上前说情,翁氏这才放下手中的鞭子。
第二天,翁氏要礼拜佛像,让人端温水来净手,银雁不小心端来了冷水,翁氏大怒,举起鞭子又要打。银雁吓得急忙跑出门去,打算投水自尽。
她来到门前的溪水旁,却看见去世的母亲从树林里走出来。母亲伤心地对银雁说:“我儿不要害怕,你暂且跟随老尼姑遁入空门,就有生路。”说完人就不见了。
银雁思念母亲,心中悲痛万分,一时间嚎啕大哭起来。忽然身后的门内传来一阵吵闹声,只见翁氏正用力在打自己的耳光,发出银雁亡母的声音骂道:“狗贱根,我和你有什么仇,你竟要害死我的女儿。”
李十九听到声音急忙跑进来,他知道这是亡嫂显灵,就连忙跪下替老婆求情,却被吐了好几口唾沫,还将他狠狠数落了一顿。
这时李十九似乎想起了什么,又慌忙跑到外面去找到银雁,把她拉了回来。翁氏上前抱着银雁失声痛哭,随后又开始打自己,还把头往墙上撞。而且她力气很大,根本没有办法阻止。
满屋子的仆人都在小声议论,就连隔壁邻居也爬上墙头偷偷看热闹, 一时间李家大宅鸡飞狗跳,乱成了一团。
老尼与银雁的亡母素来友好,她上前合掌说:“善哉,善哉。大娘为何如此生气?老身愿意作保,嘱她今后改正,善加看待银姑。”可是亡母不答应。
老尼又说:“那就尽早替银姑寻一门好亲事。”亡母还是不答应。
“要不,把银姑寄养在亲戚家?”老尼再问。银雁的亡母还是摇头。
老尼没了办法,只好笑着说:“这可怎么办,难道要托付给老身带走做弟子吗?”亡母听了,立即叩头拜谢说:“我的掌上明珠就烦劳大师接引。”
老尼又问银雁是否愿意,答:“愿。”
李十九知道事情已不可挽回,只好听凭银雁出家。第二天,他亲自送侄女到尼庵,并打算立即让银雁削发,老尼只说了句“尚早”,便不再理会他。
李十九临走时嘱咐银雁:“你需要什么东西,可暗托师父来取。”银雁哭着拉住叔叔的衣袖不放。老尼大喝一声:“痴儿,既然皈依三宝,还要做出婴儿恋母的样子吗?”说罢赶紧送走李十九。
从那以后,银雁每天扫地焚香、撞钟诵经,老尼也传授给她佛经禅理。
过了一年多,李十九家的日子日益穷困,亲戚们都说是新坟的风水不好。有个懂相地的还说:“新坟右边的沙丘太高,即使有利,也只能发女家。”
这天,杜香草从浙江回来了,他万万没想到李家竟会如此衰败,不免也怀疑是他挑选的墓地有问题。
于是他白天到山谷察看,晚上查找各种堪舆书册,结论证实选的墓地没有任何问题,可李家贫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天晚上,杜香草梦见一位仙女,她告诉杜香草说:“你可知李家坟墓不吉利的缘由?我是山神,特地来指点你。”
“天生福人住福地,无愧惟有西山樵。”
杜香草想再问个究竟,可仙女已经乘云离开。杜香草醒来后急忙起身前往西山,寻了一块普通墓穴给李家迁葬,并对李十九解释说:“先前墓穴的地脉已被山风吹破。”
这些事情都办妥后,杜香草就带着干粮进西山,去寻找仙女说的福人“西山樵”,可找了整整一个月也没见到。
一天杜香草遇上暴雨,看山岭右侧有两间茅屋,便急忙跑过去避雨。一位穿着丧服的老妇人拿出山茶炊饼来招待他。
堂内放着一口桐木棺材,老妇人说是她丈夫去世七周年。杜香草问:“有儿子吗?”老妇人说:“有一个儿子,姓杜,名佛奴,是因为他父亲梦见佛而生下的。由于家里穷困,儿子每天都在东山砍柴。”
不一会儿, 一个少年挑着柴冒雨回来了,还抓了一只野鸡。杜香草看少年眉目端正,气度不凡,料想是佛奴,便告诉他自己也姓杜。
佛奴亲自烹调招待客人,野鸡味道十分鲜美。客人吃剩余的,佛奴就拿去给母亲吃,而自己只吃粗粮野菜。晚上,佛奴在地上铺上厚厚稻草,留杜香草住宿。
第二天早上,杜香草拿出二两银子酬谢他们。老妇人笑着说:“我们母子虽然穷困,但并不是卖茶果的,更何况你是我们家的同宗。”老妇人坚决推辞。
从那以后,杜香草多次去佛奴家做客,每次佛奴都礼貌周全地接待他。
有一天杜香草打算为佛奴说一门亲事,老妇人高兴地说:“儿已成年,能有同宗的长辈做媒,真是好事。只是家中一贫如洗,谁肯把女儿嫁给樵夫家呢?”
杜香草问:“佛奴的父亲是否有葬地?”老妇人说:“就在野外随便一葬,能不葬在官府的免费墓地就已经很满足了,哪里还敢选什么风水宝地?”
“这不难。”杜香草说,“我有一块风水好的坟地送给你。他日若富贵,希望不忘指引人。”老妇人连忙道谢。
于是杜香草向李十九索取先前那块葬地,说出多少价都可以。李十九爽快地答应了,他本来准备酬谢杜香草一百两银子,于是就立下百两银子卖坟的字据。杜香草选好吉日,佛奴请了几个樵夫抬着父亲的灵柩前往墓穴。
杜香草让樵夫再往下挖五尺地,旧穴的位置不变,深度则需加倍。刚刚向下挖了一尺,挖出一件巨鳖的壳来,上面刻有篆文:识地者姓杜,埋葬者姓杜,有利子孙,既贵且富。
安葬父亲后,佛奴仍旧天天砍柴,转眼就到了冬天。这天早上,佛奴看到父亲坟墓上突然冒出白气,霎时间雾气弥漫,大雪纷飞,衣服全湿了,佛奴冻得瑟瑟发抖。
他知道附近有座尼庵可以避一避,便急忙去敲门,刚巧这天老尼出门办事,只留银雁独自在庵中。
银雁见佛奴冷得直打颤,便带他到厨房,点燃炉灶烘烤衣服,又拿师父的布袍和自己的紫布裤给他换上。还给他烧豆粥吃,过了好一会儿,佛奴才暖和起来。
雪过转晴,衣服也烘干了。佛奴正准备告辞,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条紫布裤。师父马上就要回来了,银雁催促佛奴先离开,嘱咐他有时间悄悄把裤子还来,千万别让师父看见。
佛奴回家后把发生的事情告诉母亲,母亲心里很感激银雁。再看紫布裤,果然是女子的贴身衣物,怀疑二人有染,便斥责佛奴。佛奴竭力向母亲说明没有此事。
第二天,老妇人亲自把裤子送给银雁,这时老尼已经回来了,她大怒道:“清净道场,你怎能玷污佛门。”随即下令让银雁离开尼庵。
老妇人与银雁一起跪下求情,老尼不答应。银雁对着佛像发誓说自己是清白的,老尼冷笑道:“佛远在西天,不像土地神,会来管你这些昧心的发誓?”
银雁羞愤,便解下衣带挂在庭院树上,想一死了之。老妇人赶紧上前阻止,可是老尼仍旧怒不可遏。老妇人忍不住骂道:“老秃驴!徒弟慈悲却受到如此罪责,你究竟想把她赶到哪里去?”老尼冷冷地说:“随她的便。”
老妇人知道银雁不愿回俗家后,就对她说:“要不你跟我回去?”这时银雁还拿不定主意,老尼却突然拍着巴掌说:“妙哉,妙哉!速去,速去!”随即就将她们赶出尼庵。
正巧杜香草从外地回来,来探望老妇人,见老妇人带着银雁回家非常惊讶。老妇人告诉他事情原委,银雁趴在地上哭着喊:“杜叔!”
杜香草却高兴地说:“先前我说给佛郎做媒,那个女子就是银雁,可见这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杜香草把这门婚事告诉了李十九,又慷慨拿出银子为他们筹备婚事,佛奴和银雁很快成了亲。
小夫妻俩非常恩爱,服侍母亲又极为孝顺。老妇人流着泪对银雁说:“我们母子过惯了苦日子,只是苦了你这个新媳妇。”
银雁笑着说:“孩儿从前遭到婶婶虐待,像生活在地狱里;后来到尼庵,已经是安乐窝了;现在受到阿母与郎君的怜爱,简直像是活在天上一样。”老妇人听了喜笑颜开。
有一天,杜香草带来两锭银元宝给老妇人,说明年谷价上涨,让佛奴去收购谷物。晚上佛奴和银雁回家,老妇人把银锭拿出来给他们看。
银雁看了看银锭,又扔回案上说:“这有什么稀罕的,我白天在山上放猪时,看到溪水里到处都是这个。明天我去拿几块送给母亲。”
老妇人笑道:“痴妮子,你是把鹅卵石当银锭子吗?”
第二天,银雁果然揣了几块石头回来,石头表面上虽锈斑黝黑,在石板上磨光后,却亮得像能照出人影。老妇人连忙问还有多少,银雁说水底到处都是。
佛奴拿着黑银锭到集市上找人求教,有行家说这是古人埋的东西。佛奴便赶紧回家与母亲商量,等天一亮就跟着银雁来到溪水边,水下都是鹅卵石。
说来也怪,河里的石头被银雁捡起来,就立刻变成了银子,佛奴和母亲拿起石头却毫无变化。
他们用布袋装上银子,来来回回不停地往家里搬,过了一个多月,才把溪水里的银子全部捡完。佛奴挖一个很深的地窖用来藏银子,算了一下约有二十多万两。
有一天佛奴进城,买了祭神用品来拜谢菩萨,又去拜访杜香草,告诉他银子一事,并要把银子分给他。
杜香草不接受银子,他只是帮佛奴买良田、建宅第,佛奴从此成了豪富之家。佛奴索性把杜香草请到家里住下,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叔叔一样。
第二年银雁生下双胞胎,佛奴也捐银成为员外郎。一天,忽然有个小尼姑来到杜家,说:“奉师命,请银雁夫人到庵堂随喜。”
银雁来到尼庵时,老尼已沐浴更衣,闭着双眼即将坐化。银雁哭着唤她醒来,老尼果然睁开眼睛,笑着说:“孩儿果真荣华富贵了。当初赶你走,现在不怪老身做得过分了吧。”
银雁哭着说:“法师对我有再造之恩,我岂敢忘记。”老尼闭目:“谈不上恩德,只是可以对你的母亲有个交代了。”说完就圆寂了。
故事改编自《夜雨秋灯录》
感谢您的点赞关注,欢迎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