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玉梦》连载: 044【面圣】(上)

2021-08-30 10:41 作者:青玉梦中人  | 我要投稿

致新读者:

您现在看到的是原创系列小说《青玉梦》第一部《破碎山河》的连载。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在架空世界中发生的传奇故事。如果您也喜欢天马行空的脑洞想象和家国天下的侠义情怀,请一定不要错过!

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的读者可以点击我的主页专栏、文集,查询往期的所有连载。同名公众号“青玉梦中人”和豆瓣阅读《青玉梦》也在同步更新。

祝您在故事的星辰大海中自在遨游~   

上期说到,丘林海夫妇随苏武来到汉地,最终定居于杜陵。在上官桀的建议下,丘林海改姓汉姓,称为凌海。他即是杜陵凌氏先祖。

自那夜潜入皇宫,撞见皇后白氏之后,凌桥枫、林子诚与常撷音都各自回去,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好在这几日风平浪静,麒麟阁在宫中的暗线也传来消息,说皇后并未告发他们。

林子诚并不掌握长安府实权,也就索性不去府衙没事找事。他每天都是去汉廷县三镇探查民情,早出晚归。

这一日,他刚回家,就碰上宫中宦官到府上宣他进宫面圣。

一路上,林子诚忐忑不已,不知是不是夜入皇宫的事被发现了。那宦官宣完了旨意就带林子诚上了马车,他连飞鸽传书向上官珑请教的机会都没有。林子诚一路上旁敲侧击,问那宦官陛下为何召见自己。那宦官只说此次陛下要在德康宫召见林子诚,只有陛下最信任的人才能在此地面圣。入宫之后,林子诚在宦官引领下前行,一路都得低着头弯着腰,连左顾右盼都不允许。

进入德康宫前,林子诚看到御林军代统领凌桥枫正身披甲胄、手执长刀,在宫门口行护卫之职。林子诚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凌桥枫视而不见,没有回应。

德康宫内,大兴立业皇帝杨俑惬意地斜靠着龙椅扶手,书卷在握,他看得也是漫不经心。林子诚叩首跪拜,高呼万岁。他与杨俑距离不足两丈,不由地想起兴帝前些天肆意烹杀官员、对长安一众卫戍军处以宫刑的可怖画面……林子诚颇为紧张,于是心跳沉重,口舌略微发燥。

“平身。来啊,给恩公长安君赐座。”皇帝仍将林子诚看作是他的救命恩人,说话也没那么严肃。

“微臣谢陛下。”林子诚叩首拜谢,缓缓坐在椅子上,才略微踏实了些。皇帝随后屏退左右宦官,只余林子诚与自己在这德康宫内。子诚坐下后,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瞥见这位皇帝的面容——只见他身材魁梧,眼神肃杀,虽然没有什么表情,但总觉得他在翻着白眼……

这面相怎么有些眼熟呢?林子诚思来想去,脑海中飞速闪过这几个月见过的所有面孔——对了,朱再青!他平日里就是像这样翻白眼的,只不过林子诚见到的是落魄的朱再青,他的身材没有杨俑这般健硕,气势也不似杨俑这般威严。看来皇室成员的王者风貌,还是有些相似的。

杨俑道:“林爱卿可知今日朕叫你来,所谓何事?”

林子诚心念道:“何事都好,只要不是发现我偷入皇宫就行。”他有点心虚,语气轻微道:“微臣不知,请陛下明示。”

“朕问你,你可有大志?”

杨俑这话问得过于直白尴尬。林子诚愣了片刻,答道:“回陛下,臣,微臣当然有些抱负。”

“既有所求,就有风险,这你可明白?”杨俑又问。

林子诚答道:“微臣明白。但有些事,自己不做,便无人做;还有的事,自己不做,便被别人抢先做了。这样算起来,还是得积极作为。”

“哈哈,说得好,就像你救朕一样,是吗?”杨俑大笑两声,吓得林子诚肩膀一抖。兴帝似乎话里有话,像是在问,那你救朕,到底是怕自己不做便无人做呢?还是怕自己不做便被别人抢先做了呢?

林子诚只得含糊陪笑道:“陛下圣明!”

“那你为何要来兴国为臣,又为何要救朕?”杨俑又问。

他这问题,林子诚倒是没想过如何回答,只得尽快思索一二道:“回陛下,微臣之养父一家,包括微臣在内,皆因风凌党一案受牵连,在燕国全境通缉。微臣随天门剑神莫须名前辈围观滕王阁比武大会,在会场上再次中了大太监吴耽的阴谋,艰难逃生。微臣在燕国已无法立足,但又有抱负想要施展,思来想去,还是投奔了同门兄弟常撷音,参加大兴科举。总不能到大理、东瀛那些蕞尔小国去,语言也不通啊。”

“哼哼,你这话说得倒实在。”杨俑靠在龙椅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回他。

林子诚见杨俑似乎吃这一套,干脆心一横道:“至于为何要救陛下……其一,微臣已是大兴臣民,陛下有难,我明明有一身武艺,怎可不忠而不顾?其二,微臣既无资历,又无倚靠,人微言轻。不拿出些本事来,不知何时才能被陛下注意到,得到一些机会。”

杨俑坐起,用指头朝林子诚隔空戳了两下道:“更实在了。很好,很好!朝堂上的臣子,全都是绕来绕去,从不轻易吐露真言。向你这般,还真是绝无仅有。朕很满意。所以有些事,朕早早想与人商议,今日想起你来,便招你帮朕参议一二。”

“不敢。微臣入仕尚早,年少无知,承蒙陛下抬爱了。”林子诚道。

杨俑呵呵笑道:“朕要的就是你这份‘入仕尚早,年少无知’。那些老臣,早就拉帮结派,各徇私利,在朕面前兜兜转转。你还年轻,朕指望你初心未泯,多与朕说些诤言。”

杨俑之暴虐,世人皆知。林子诚对太极殿烹杀的场景记忆犹新。他真害怕自己果然率性说了些什么,惹陛下龙颜动怒,也害死了自己。“陛下天威浩荡,微臣,不敢言之无忌。”林子诚低着头道。

“唉,怕什么。这样吧,无论你今日所言如何,朕预先恕你无罪,他日也绝不追究。”杨俑提前给他吃了一粒定心丸。他虽然暴虐,但十分看重君无戏言四个字,不会轻易出尔反尔。林子诚得到这句话,再次稍稍宽心。但心道,陛下为何一直以来都对我如此客气?难道就因为他真的把我当成救命恩人了?林子诚也摸不着头脑,只好先应了下来。

兴帝点点头,拿起手边早已放好的一本书,递给他看,然后道:“对于此约,你知道多少啊?”

“洛阳之约?”林子诚拿起书来,见里面正是洛阳之约的详细内容。他道:“陛下,微臣只知这本洛阳之约,能换得天下五十年的太平。因此这一本书卷,真可谓价值连城。”

杨俑却道:“只剩二十年了。”洛阳之约签订于三十年前,距今时效已经过半。林子诚明白,兴帝在担忧二十年后的事了。“微臣懂了,陛下是想要未雨绸缪。”

杨俑道:“不错,天下未定,朕这个皇帝多年来一直做得不安稳。你是燕国人,你说说,燕人是否忧虑啊?”

“回陛下,微臣不能算是燕人。微臣自幼在玄门道家修习。后被燕国养父所救,赴洛阳养了两年伤病而已。据臣所知,燕人深知大兴国军力强盛,心生敬畏。”林子诚道。

兴帝乐道:“朕的大兴,确实军力胜于燕贼。兴军常年在塞外、蛮荒之地作战,骁勇无比。比起细皮嫩肉的燕贼,还是强多了。”可他说到这里,却停顿了一下,又道:“不过朕亦自知燕人富庶。若天下有变,则燕军持久之势,恐怕要甚于我大兴。”

林子诚从“若天下有变”四字中听出了一点火药味。天下之大,能主宰战和之变的,不过寥寥几人,而自己眼前的兴帝杨俑正是其中之一。若他期待天下有变,天下安能不变?!“陛下,太平不易。若打起仗来,不知又要增添多少苍生离乱!”林子诚口中虽然这么说,但也没指望兴帝会把苍生离乱当成什么严重后果。若真如此,兴帝就不会容忍境内流民四起。

“朕当然知道太平不易。当年风陵渡一役,父皇命我在前线督战,我当时就在潼关大营。那时候,朕虽贵为皇子,最后也只能陷于战场,与敌人拼杀。朕现在大腿上还有一道刀伤呢。”皇帝说着,摸了摸腿。

“陛下身先士卒,大兴勇武,早有渊源。”林子诚道。

杨俑突然不再“翻白眼”,而是盯着那本洛阳之约道:“当年主和的,是凌骢他们。朕从小跟随五皇叔在军营中长大,五皇叔于风陵渡之役前战死。为报此仇,朕恨不得亲率大军踏破燕京,将朱家人赶尽杀绝!”他字字狠烈,时隔三十年,他欲屠尽燕国皇室之意,仍丝毫未减。

林子诚不知如何接这话,他没吭声,只听兴帝又道:“朕见休战三十年来,大兴国力变化不大,而燕贼日益兴盛,国库渐盈……此番境况,朕如何不怒不虑?殿试的时候,你可是写了开疆之策的。你说说,燕贼究竟强在哪里?”


【未完待续……】

新作推广不易,万望元老读者帮忙扩散宣传~感谢大家的支持!

点赞当捧场,投币促生产,

收藏存回味,转发助创业。 

《青玉梦》连载: 044【面圣】(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