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步子乱了又如何,接着跳下去就好了,高分经典《闻香识女人》

从结果来说,那几个恶作剧的学生是应该被揭发的,虽然他们会恶作剧的原因是校长是一个非常让人讨厌的人。但是从程序正义的角度来说,如果主角揭发了这几个学生,那么整个案件就是在非正义的动机(校长萝卜大棒的不道德诱导),非正义的过程(主角出卖同学)的情况下得到正义的结果“犯错的学生被揭发”这种以非正义的动机,非正义的过程得到正义结果是有毒的,对于社会和人心是有害的。
这个情况可以参考当年的彭宇案,从后来的证据来看似乎当时彭宇确实和原告发生过的身体碰撞,也就是说原告的部分指控有可能(注意是有可能)是成立的,从结果看,南京法官的审判似乎也就没问题了。然而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在没有足够证据和合乎情理的逻辑支持情况下,以非正义的动机非正义的过程所宣判的结果是什么?整整十年一个失去爱与温暖的社会,一个人心愈渐隔阂社会,一个父母教育子女遇到老任摔倒赶快离远点的社会,这种负面影响有多可怕?
如此再想想,一旦主角揭发了那几个恶作剧的同学,结果上似乎实现了正义,可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同学之间相互隔阂,相互猜忌,为了得到校长的特殊照顾背后打别人小报告?学校如果培养出来的是这样的人,那么社会就完了。这也是导演传达的一种价值观:动机的善良比结果的善良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