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毛姆
《面纱》毛姆 | 张和龙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着看书不总结相当于没看的优良传统,在我马上就要失去会员并且对互联网世界没有更多留恋的关头写一些总结。
//
有几个情节的走向确实是很超出我的意料,第一就是瓦尔特的死。
根据文字建立起来的这个瓦尔特的形象实在是太好了,既表现在他本身的行动上,也表现在别人的嘴里,甚至表现在从头到尾根本不爱他的凯蒂的内心剖白里。需要补充的是好跟完美不划等号,不过这个不太重要,就是他也有一些冷酷、凶狠、报复心的性格成分,并且特别表现在他对待凯蒂的背叛和她的所谓的情夫的时候(忘记情夫名字了)。
而且完美用来定义人其实也不恰当,所以好就行了。
瓦尔特的形象始终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一个细菌学家主动前往霍乱疫区,这件事也已经最大程度刻画出了他的最大特征。
但是凯蒂不一样,她通过瓦尔特看清了情夫的真面目,然后又经历了疫区生活,她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短暂期待过她跟瓦尔特能变好,或者说真的产生爱情,但是就在我这种期待最强烈的时候,感觉能成的时候,毛姆把瓦尔特写死了。
并且在凯蒂的剖白里再度重复了前面出现了很多次的那一句“她并不爱瓦尔特,从未爱过”。瓦尔特爱凯蒂,凯蒂对瓦尔特的感情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不爱(他们缔结婚姻的基础也不是爱情),不过有点微妙的是,她说如果有任何能救瓦尔特回来的办法她一定会去试,但是瓦尔特死了又确实让她如释重负。
//
再有就是凯蒂回到香港之后,明明她已经把情夫的虚伪面目看得那么清清楚楚,那个男的如此自私如此骗子而她却又在感情上动摇了在身体上沦陷了一次。
因为按照一般的路线,在经历了丈夫死去、从霍乱中逃生、见识了疫区修女们的仁慈奉献这一系列事情之后,我以为凯蒂应该已经完成了她的成长线,但是确实在这里没有,但是(真可怜除了但是没别的连词)倒也很合理并且在凯蒂后面的剖白当中解释得很充分,即她以为终于摆脱了欲念没有想到自己还是奴隶。并且这部分其实才确确实实构成了她真正脱离旧况的基础和能力,因为她之前的变化全部都是在脑海中进行的,就像我以为她已经完成转变了一样,在凯蒂那里也是“她以为”而已,所以后面就觉得很说得通了,真正再一次经过了现实诱惑与痛苦的撕裂之后,她才走出原本的由“错误”(暂且称为一种错误吧)组成的阴影。
凯蒂为自己开脱过(不过那种开脱比起男人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也真的对自己痛恨、厌恶过,她不是那种被诱骗的受害者,也不是真的能把社会道德、愧疚抛诸脑后的人,而她的转变也构成了全文的一个线索和含义所在。
//
还有一个可以提一下的,就是凯蒂的那个情夫,还是没想起来他叫啥,以这个人物为代表的背叛婚姻又“背叛”情人的自私的懦弱的想得到全世界这种男的,是如何为自己开脱辩解并且理不直气也壮地把这种错误转移到对方头上。
他的每一句话都体现了他的这种卑鄙,特别在凯蒂直言他的卑鄙可耻之后反问这种指责难道“只是因为我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你吗”、“我可是身不由己”。
//
其实大体量的部分还是在写瓦尔特和凯蒂在疫区的生活,其中主要包括了凯蒂的所见所闻所想和她的行动,特别是她和修女们的接触,是促成她的成长线的一个催化剂,也让主体内容这里除了婚姻生活和个人成长之外,有了很多大义的成分,关于人类共同的勇气,跨越种族的同样的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22.07.11《面纱》
原文摘抄:
如果你真想出门远行,我们心中不免悲伤,可是我希望,你不要落荒而逃,搞得像罪犯一样。
要想赢得别人的爱心,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全心全意去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
也许是出于愚钝的天性,她觉得自己与唐森的私情固然令人遗憾,甚至让人厌恶,但这种事情应该被遗忘,而不应该让她悔恨终生。
他内心的挣扎如此短暂,随后便向身为人父的责任缴械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