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传MFA考研知识点:景别

2018-05-07 13:36 作者:中传考研de核桃  | 我要投稿


景别

中国传媒大学善于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把握能力和灵活掌握能力。以视听语言为例,出题老师秉承“独乐了不如众乐乐”的原则,侧重于在简答题中对某一专题进行考查,涉及众多相关知识点,如蒙太奇、表意蒙太奇、镜头及机位等,都是以系列化的形式出现的。就这么一说,景别浑身散发着一种“我会被考”的光泽。对于跨考的同学而言,该类知识点可能在理解上较为困难,建议辅助影片学习。

 

综述

景别是被拍摄的事物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在画面范围的不同,造成不同景别的原因主要是机位与被拍摄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同,摄像机本身的焦距不同。按照画框内被摄物体的范围比重和空间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及特写。


远景

表现广阔空间和场面的景别,属于超常规视点的景别,展现观众本人难以看到的视点,拓展影像表现力。远景镜头视野开阔,气势宏大,有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作用。一般用于外景拍摄中,展示开阔的空间及场景的全貌,中国电影在表现意境时常使用远景。

推荐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三峡好人》《红高粱》

 

全景

表现人的全身或者场景全貌的景别,表现相对局部的整体景观与场面。具有叙事、描写的功能,侧重于交代、说明,因此对于影片的某个场景来说,是由全景确立其空间关系和其它影像元素的整体基调,对话中的全景格外重要。

推荐影片:《十七岁的单车》《一九四二》

 

中景

表现人身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景别,应用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地展示人物的动作、姿态、可以使观众清楚地看到人物的造型、动作、运动或一部分场景的设置,比较追求纪实和现实的导演常使用这个景别

推荐影片:《春逝》《公民凯恩》

 

近景

主观性很强的景别,虚化背景以突出主体,帮助观众更好的带入影片情绪。在近景中,人物周围的环境变得次要,演员的面部表情相当重要,近景通常要与全景、中景、特写镜头组合使用,可以通过较近机位的拍摄和长焦镜头的运用实现。

推荐影片:《四百击》《那山那人那狗》

 

特写

表现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摄物体微小局部的景别,也是一种超常规视点,可以把人们难以观察到的细微表情和心理活动清晰的传达给观众。特写的环境几乎完全隐退,只保留创作者刻意突出的观看主体,主要表现人物,当特写表现物体时,往往要观众注意或强调某一物体,体现了导演的控制。

推荐影片:《德拉姆》《迷魂记》《跨越9000公里把它带给你》

 

感谢凯程老师对本文的重大贡献

获取更多考研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zhongchuanedu

中传学姐微信:zhongchuanjiayou

【中传考研交流群】(2019)

加微信:zhongchuanjiayou,回复“19考研”进19中传考研交流群,群内不定期更新资料,还会有名校学长学姐直播讲座

不定期更新考研资料,更有优秀研友一起讨论学习哟!

让你考研路上不再一个人!

还等什么呐,赶紧关注吧

 


中传MFA考研知识点:景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