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曹操之后,为何摸金校尉们很难再摸到大批金子了?(前大结局)

2021-03-06 21:04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秦汉王族和贵族的墓中金子和钱财多,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绝大多数秦汉尤其是汉代王族墓中,都有大量的财富。这在几个历史上基本没有被盗掘过的汉代王族陵墓中都有体现。比较典型的就是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和海昏侯刘贺的墓。这两个墓一个非常隐蔽,一个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被地下水淹没,因此得以幸存。其墓中的大量黄金,和当时流通的五铢钱得以重见天日。其实在其他的西汉诸侯王墓中,只要没有被盗,那么几乎肯定也有金饼的出土。比如济北王墓。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个济北王。其实有济南就有济北。都是来源于古代的济水。现在济水这条河没有了,其实是在咸丰5年之后,被再次泛滥的黄河给夺了河道入海。因此古代的济水,基本就是现在东平湖以下的黄河河道。济南和济北过去都是在济水的南北两侧,现在成了在黄河的旁边。


济北王刘宽因为行为不轨,而且诅咒过汉武帝,最终被举B自杀.这种犯了法的诸侯王不应该厚葬,但是刘宽墓中仍然有20块真金的金饼出土。虽然比刘贺墓和刘胜夫妇墓中的金饼少一些,但是刘宽墓也没有被盗过,这说明西汉王族大多数是有真金陪葬的。当然,也并不是每个西汉诸侯王都和刘贺、刘胜和刘宽一样有大量的金饼陪葬,有的西汉诸侯王墓中只发现过2块金饼,其他的都用陶饼代替。出现这种情况,第一要看这些诸侯王活着的时候受不受皇帝宠爱。受宠和不受宠天差地别;还要看诸侯王的封地富裕不富裕,有没有黄金出产,地方差异也很大;另外还要看这些诸侯王的后人“孝顺”与否;毕竟诸侯王的丧事基本都是儿子们料理。在汉朝,能不能厚葬父母是儿子们孝顺不孝顺的重要评价。能把大量黄金玉器和现金,也就是五铢钱埋入墓中的,自然都是“孝子贤孙”。


当然也有诸侯王本身生前就没有什么钱财,而儿孙又比较吝啬的,于是就只把一两个皇帝赐予的金饼埋入墓中,以掩众口。其他的金饼完全用一样大小的陶饼代替。这才叫汉代的“上坟烧报纸”纯粹糊弄鬼。但是汉代的王族家系的墓中,或多或少都有黄金和现金陪葬是比较肯定的。于是汉末曹操指定的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才能普遍的大捞一笔。可问题是,汉代以后的高级墓葬,黄金的存量却急剧减少。尤其从三国一直到元代的墓葬,即使没被盗过的墓,也很难再见到大规模的黄金陪葬。直到明清墓才稍微有所恢复,但是明清墓最多也就出土一些随葬的金银首饰。除了皇帝陵和慈禧陵那种特殊情况,大规模黄金的陪葬已经很少见了。于是不禁给人一种错觉,也就是唯有西汉是一个金闪闪的“黄金王朝”,感觉汉代的黄金似乎比后面的一千多年的各朝代都多,而此后这些黄金好像都不见了。那么汉代的黄金为何都消失了?


在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看来,金灿灿的汉代的黄金比后面的朝代多,与汉代的黄金后来突然消失,让摸金校尉们没大批的金子可摸,这都是历史的错觉。首先汉代的黄金不可能比后来各朝代的黄金更多。有人类以来,一共开发黄金不超过20万吨。这20万吨中,98%以上都是工业革命以后,有了机器大生产才得以大规模开发的。因此在公元1800年之前,人类总共开发的黄金不会超过4000吨。而凡是开发以后的黄金很难凭空消失。因为黄金过万年都不会腐蚀,可以溶解黄金的王水的历史不过100来年。因此古代的黄金都会积累存留下来,不会凭空消失。单纯说中原,在秦汉时代,尤其是张骞通西域以前,已开发的黄金并不多,因为后来产金最大的招远金矿,东北的金矿和西北的金矿在当时还都没有开发。秦汉的黄金,主要来源于秦岭、河南和四川巴蜀一代早期的古代金矿。而且主要用最原始的手工方式淘金为主,因此产量很低。


秦汉给后人黄金很多的错觉,主要原因在于秦朝首次建立了集中的黄金储备制度。大秦一统天下,除了秦国800年历史的黄金储备,也同时把东方6国的黄金储备都带到了咸阳,而和氏璧这种玉类的珍宝也被集中到了咸阳。这样秦朝就几乎集中了帝国内部的所有黄金。形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的帝国级的黄金Z央储备。秦始皇除了集中全国的黄金和玉器,甚至把青铜兵器就集中到咸阳熔化。秦始皇还特别喜欢一种“流动黄金”,那就是水银;也就是汞。古人认为水银可以让尸体不腐,却不知道水银有剧毒。因此秦陵中有大量的水银被探测到。可以说秦始皇属于老财迷,把全帝国的财富都集中到了咸阳。而大秦帝国属于突然S亡;谁也没料到大秦2代就亡了。因此大秦的财富随着秦王子婴一起原封不动地投降了刘邦。刘邦本来是一个更大的财迷。


但是因为有项羽的40万大军虎视眈眈,刘邦一反常态地封了府库,不敢造次。于是项羽二次占领咸阳,不但杀了秦王子婴,还一把火烧了咸阳宫,把大量财富都打包带回彭城享用。没想到项羽只过了三四年也败亡了。这些黄金和珠玉财富又回到了长安,成为汉帝国的财富。而汉随秦制,大汉也建立起自己的中Y黄金储备。这些储备不但会赏赐诸侯王,而且也要求诸侯王定期积累新黄金财富奉献给朝廷,因此西汉的黄金储备出现流动和分层。既有中Y黄金储备库,也有地方储备库。刘贺的超级黄金,也是直接从中Y金库里拿的,这也是刘贺被废的一大理由。也就是他过于猴急贪财,刚上位就公然伸手。可以说西汉的黄金储备直接继承了秦朝,而西汉经济比较发达,社会财富大增,府库里出现了陈陈相因。因此西汉比秦朝的黄金储备更大。而作为皇子皇孙,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在自己的生前和死后都沾一点黄金储备的光。


实际上狼山认为秦汉的黄金储备总量并不多。到顶也就30吨来的样子。要知道沙俄罗曼诺夫王朝积累了300年,黄金储备一共也不过200多吨。这么算下来,废帝刘贺一入朝就A走了全帝国2百分之一的黄金,难怪霍光和他急!直到1949年,每年的新黄金年产量也不过七八吨。基本仍然是传统的手工沙里淘金。秦汉的产金地域没有后来那么大,生产方式也极度落后。全帝国一年产半吨黄金不得了。而各大帝国正常的黄金储备是其黄金年产量的50倍左右。如果秦汉中Y黄金总储量是30吨,那么相当于全帝国100年的黄金生产和积累,毕竟任何时候民间也有一部分黄金的留存。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的出口价值极高,整个西方体系没什么硬通货可以对等交换,因此西亚和欧洲流行多年的黄金也会向西汉集中。比如罗马帝国时代的金币就有在西安出土,估计这一块每年有大约数百公斤级的黄金入口。导致西汉更显得金光闪闪。那么为何两汉之后,这30吨黄金就突然不见了呢?


曹操之后,为何摸金校尉们很难再摸到大批金子了?(前大结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