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认识电影》选修课第三讲:蒙太奇

2018-10-12 00:48 作者:Dear_Cosmos  | 我要投稿

词汇释义

  1. 蒙太奇(montage)是法语单词,原意为建筑、装配、构成。

  2. 美国概念:侧重剪辑。(此处的剪辑是指组接镜头这个具体动作)

  3. 苏联概念:侧重意义的重构。(苏联蒙太奇学派着重挖掘镜头组接产生的意义)

手段

第一步:现场:被记录的现实。(即演出)

第二步:把现场拍到的镜头作为材料——重组——产生缘于现场之外的意义

基于蒙太奇的剪辑

(此处蒙太奇指的是蒙太奇思维,即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会产生作用)

  1. 两个相接画面之间的视觉冲击力

  2. 两个相接镜头之间的意义。

蒙太奇的应用

1.叙事作用:

《热血警探》(2007)【美】埃德加·赖特

↑ 《热血警探》的开场段落,迅速高效地交代了主角的职业生涯,用极速的快切和划变来进行剪辑,极大地缩减了时间量,扩大了叙事的内容。(影片中这种手法非常多见)

2.心理作用:

《美国丽人》(1999)【美】萨姆·门德斯

↑ 《美国丽人》结尾段落,是男主死后的独白。如何表现一个人死后的心理状态?此处蒙太奇用的是叠化,镜头方向是一致的,造成一种舒缓的意识流的感觉。镜头常用垂直俯拍,感觉像是出窍的灵魂俯瞰着世间的一切,最后的大远景拉出来,仿佛灵魂离开这个世界淡出。男主角的回忆画面都是黑白的,暗示这是他的心中所思。

这个段落在展示男主的心理状态时,还展示了男主被开枪打死的一瞬间,现实中各个人物的反应。本来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却可以不断重现,这也体现了电影的蒙太奇可以重组、再现时空。

镜头/表演设计细节 ↓

如何表现一个人的全神贯注?此处让照片和枪口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危在旦夕的男主却丝毫没有察觉,一直在盯着照片感叹。同时,观众作为旁观者会感到惋惜和难过。

如何表现一个人对斯人已逝的悲伤和懊悔之情?此处女主是看见男主生前的衣物突然痛苦不已,抱住衣服缓缓跪下,仿佛这样做就能够挽留住他的灵魂。这种表演设计就比单纯的哭要细腻出色得多。

以及,那个塑料袋的镜头本身其实是没有什么含义的,只有在男主的旁白之下才显得有意义。这是影像与文字意义的互动。

3.时间/空间作用


《2001太空漫游》(1968)【美】斯坦利·库布里克

↑ 《2001太空漫游》中最经典的一个蒙太奇,仅仅用一个剪切跨越了上万年的时间。这两个镜头是通过骨棒和空间站飞船形状上的相似性匹配在了一起。同时,这个镜头还携带着隐喻含义:骨棒和空间站飞船虽则一个原始,一个先进,实际上却都是人类的工具,是人类思想的延伸与外化。而这部电影讨论的哲学命题,就是人类该如何进化,该如何达到思维认识的更高层次。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中】姜文

↑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经典转场,孩子把书包扔向空中,再接到已经是翩翩少年。时空的转变也是在一个剪切就完成了,同时还象征着童年的逝去是那么的快。

《千年女优》(2001)【日】今 敏

↑ 谈蒙太奇不得不讲今 敏,《千年女优》中高潮的追逐戏码,用几个独特而妥帖的剪切(动作匹配、划变、越轴转场)连接得非常顺畅,在不同的时空中来回穿梭,表现千代子的急切和毕生的愿望。

4.观念作用(将放在第四讲“长镜头”中对举着讲)

蒙太奇的分类

1.叙事蒙太奇:主要作用是辅助叙事

(1)平行蒙太奇:常用于处理剧情,来回剪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时空,讲述多个故事,多线叙事互不干扰。可以压缩时间、扩大信息量,同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对照、对比、隐喻的效果。

《朗读者》(2008)【英/美】史蒂芬·戴德利


↑ 《朗读者》中的平行蒙太奇段落,昔日一起朗读同一本书的人,如今一个深受牢狱之灾,另一个却要在陪审团看着判决下达。

《时时刻刻》(2002)【英/美】史蒂芬·戴德利

↑ 《时时刻刻》改编自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戴罗薇夫人》,讲述了不同时空的三位女性的故事,而她们都或多或少与这本小说有关。开场的平行蒙太奇很快地交代了三名主要角色和接下来的故事形式。

(2)交叉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其实可以算作平行蒙太奇的一种变体,它常用于动作片中,讲述两件相同时空的事情,交替剪辑以营造紧张感,强调两件事情时空的一致性和密切的因果关系,常常用于多线叙事的闭合收束。

《甜蜜蜜》(1996)【港】陈可辛

↑ 《甜蜜蜜》的结尾段落,先分别讲述男主女主两个人在街头上游走,然后两人蓦然回首,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他们再次相遇了。交叉蒙太奇中的事件最后总会有一个交点,而这个交点就是情感最集中的时候。


《罗拉快跑》(1998)【德】汤姆·提克威

↑ 《罗拉快跑》应该是电影史上剪切最多的电影,不到80分钟的电影拍了3000余个镜头,平均每个镜头不到3s。故事中的罗拉必须要赶在自己的男友干出傻事之前把钱送到他手上。导演为了营造极致的紧张感,甚至不愿意在两边来回剪辑,索性分屏放在同一个画面,表示时空的一致性和事情的刻不容缓。

2.表现蒙太奇:以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为宗旨

(1)心理蒙太奇:通过蒙太奇来表现人物心理。

《纯真年代》(1993)【美】马丁·斯科塞斯

↑ 《纯真年代》中男主想象女主站起身拥抱他,再回眸却发现女主仍端坐在椅子上。此处在蒙太奇开始前,先用推近镜头来表示进入男主的心理,然后男主回眸的时候剪进了特写表示回到现实。这样处理更能表现出她的可望而不可即。

(2)抒情蒙太奇:叙述并渲染故事,使情感具象化。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2006)【日】中岛哲也

↑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去当风俗店女郎的段落,她沉浸在与各个男人交合的过程中来弥补内心的空虚,浮华奢靡的生活也是她为了忘却过去、及时享乐的结果。这一段运用了类似音乐MV的拍法,加入了大量舞台表演、舞蹈场景,以及上图中这种比较抽象的剪影,红色渲染情欲氛围,整体传达出一种狂热的爱欲感觉。抒情蒙太奇段落中的镜头以特写、近景居多,侧重捕捉能够表现情感特质的画面。

(3)隐喻蒙太奇:通过蒙太奇创造二者的联系。


《功夫》(2004)【中国大陆/香港】周星驰

↑ 《功夫》中,最后星爷被打通任督二脉,从厚厚的绷带里复活,对切的是外面的蝴蝶破茧而出,象征着他完成了最后的成长。视觉上的隐喻会非常好理解。

3.理性蒙太奇:苏联的蒙太奇理论所提出的,重在挖掘镜头组接后产生的新的意义,是导演意志的体现。

杂耍蒙太奇:将精彩的、引人入胜的而相互之间基本上没有关联的镜头画面组接在一起,要么是以纯粹的视觉冲击力为目的,要么是为了营造一种基调氛围,亦或是为了展现一个人脑海中的意识流。

《天使爱美丽》(2001)【法】让-皮埃尔·热内

↑ 《天使爱美丽》的开场段落,片中像这样的杂耍蒙太奇段落还有很多,这些看上去纷杂混乱的镜头组接,为整部影片带来了神秘奇特而又无比浪漫的气质。

蒙太奇段落

蒙太奇段落具体指的是一种剧作手法,用一系列蒙太奇手法实现事件的完整讲述、人物性格的塑造、情感意义的传达等。

《阿甘正传》(1994)【美】罗伯特·泽米吉斯

↑ 《阿甘正传》中有非常多的关于阿甘奔跑的蒙太奇段落,阿甘奔跑的形象也由此印在了无数观众的心里。

语录:

  1. 电影最初是在地下室咖啡馆里放给那些知识分子看的,而如今电影的受众年龄越来越小、受众范围越来越大,因为电影是最容易被接受的艺术,因为视觉艺术很容易感染人。“人人都能看得懂电影。”

  2. 电影具有复杂性,好的电影是值得重复看的,也是经得起重复看的。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多,你会从同一部电影中得到不同的感受。

  3. 独创性对艺术家是最重要的。电影艺术最终看的是“风格”,风格是由“观念”所决定的。

  4. 《动物世界》里的文戏都像是电视剧,信息量大的段落都是原作漫画里本来就有的。特效要建立在含义饱满的镜头上,才不会喧宾夺主。

  5. 当你已经吸收完电影镜头中的所有信息,而这个镜头还不结束的时候,这个镜头就会变得冗长乏味。

第三讲蒙太奇的内容就到这里了。老实说,果然还是专业老师理得清楚啊,解释了我许多关于剪辑、蒙太奇之间关系的问题。但是这个课终究还是公选课,是以科普向为主的,内容比较亲民,所以不能深入探讨蒙太奇理论,蒙太奇的分类方法和具体操作也都不能细讲。蒙太奇在电影学院完全可以专开一门课的,因为这涉及到了电影的本体论问题。我们就只能取一杯饮了,如果有兴趣再去寻觅那弱水三千吧。

附上豆列: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10094063/

《认识电影》选修课第三讲:蒙太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