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6 资本主义国家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加剧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6、资本主义国家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加剧
在资本主义总危机第二阶段,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进一步加剧,使工人阶级的状况进一步恶化。垄断资本把战争和经济军事化的一切恶果转嫁到劳动者身上。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和经济军事化,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加在人民群众身上的租税负担。日益发展的通货膨胀,使日用品的价格增高了。
垄断组织极力“冻结”名义工资,这在通货膨胀和租税负担增加的情况下,就意味着降低实际工资。为了防止工人阶级的抵抗,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严厉的反劳工立法、政府“调整”劳资冲突和工资、限制工会的权利等手段。
美国1956-1957年预算年度从居民征收的直接税,即使考虑到货币贬值的情况,也差不多比1937-1988年预算年度增加了12倍。西欧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租税负担本来就很重,在上述同一期间英国的租税的增加了1倍,法国增加了2倍,意大利增加了1倍。
根据官方的数字,1957年食品零售价格与战前水平相比:美国增加了1倍以上,比利时增加了3倍以上,阿根廷增加了11倍,法国增加了25倍,巴西增加了15倍,智利增加了77倍,意大利增加了73倍。服务和房租的价格也猛烈上涨。1957年美国工人家庭的房租,几乎比1939年增加了1.2倍。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名义工资的增加,都跟不上生活费用的增加。
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以1944年的水平为100,1948年为86,1952年为92,1954年为96,1955-1956年略高于1944年的水平,而从1957年下半年起,由于危机又重新开始下降。即使根据美国官方的统计资料,也表明1958年4月加工工业工人的实际工资,比1957年同一时期降低5%。法国1956年的实际工资,为战前水平的70-75%。在大多数殖民地和不发达的国家里,实际工资极低,没有达到战前水平。
现代资本主义对无产阶级加强剥削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垄断组织利用技术进步来损害劳动者的利益。传送装置 流水作业制度日益广泛的采用,生产的自动化,使劳动强度急剧提高,使失业增加,使几十万几百万的无产者丧失工作,使他们的生活更没有保障。
1956年,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夸耀的所谓“稳定的高涨”时期,尽管有大规模的军事生产,但根据官方的资料,全失业者在美国还有280万人,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约有80万人,在意大利约有200万人,在日本有64万人。
美国新的经济危机的开始和危机向其他国家蔓延,使失业急剧增加了。1958年2月的全失业人数,在美国为520万人,而1957年9月为260万人,英国为473,000人,而1957年9月为297,000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1,325,000人,而1957年9月为367,000人,加拿大在1958年1月有817,000人寻求工作。
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压迫进行了越来越顽强的积极斗争。罢工运动的规模比战前时期大大增加,特别鲜明地证实了这一点。
在11个资本主义国家[1]里,在战后10年[2]间,根据降低了的官方数字,与战前10年[3]比较,参加罢工的劳动者人数,从2,100万人增加到7,300万人,罢工的次数增加了半倍,从67,000次增加到101,000次,由于罢工而损失的工作日数,从24,000万天增加到67,200万天。
工人阶级积极性的提高表现在:1945年成立的世界工会联合会所团结的各进步工会的巩固,共产党的成长及其对群众影响的扩大,工人阶级对统一行动的要求的加强。
社会主义力量的飞速增长,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成就,一方面鼓舞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进行坚决的斗争,另一方面迫使资产阶级为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对劳动者作某些社会经济上的让步。在这些条件下,很发达的国家的一部分工人阶级,通过对日益加强的剥削进行顽强的斗争,使工资有了某些提高,不过其中许多国家的实际工资,如前面所说的,是低于战前水平的。可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大部分,特别是在殖民主义羁绊之下的一些国家里,亿万劳动群众都过着穷苦生活。
共产党和进步工会以无产阶级团结的精神、以联合一切力量争取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教育工人阶级。
注:
[1] 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比利时、荷兰和阿根廷。
[2] 1945-1954年。
[3] 1930-19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