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滨印象l苏州河沿岸优秀历史建筑调查-05女青年会大楼

青年会大楼位于上海市圆明园路133号,全名为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大楼,始建于1933年,是由当时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李锦沛设计的,是一幢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细部装饰又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01 历史风云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由中国传教士华铨夫人等创建于1923年。该协会是中国第一个女青年会组织,旨在联合全国女青年会组织,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权益。1930年,协会通过社会募捐和赠款,购得圆明园路55号(今133号)地块,自建高层会所,建筑高八层(后加盖至九层),为钢筋水泥结构,坐西朝东,1933年10月7日举行开幕仪式。该大楼可以说是当年妇女的庇护所。

除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外,该楼曾进驻中国征信所、谭垣和黄耀伟建筑事务所、中国建筑研究学院、捷克领事馆、中央宣传部国民印刷所、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等机构。1957年该大楼由房产部门管理。1994年,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单位。
02 建筑风格
女青年会大楼为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中国传统装饰特色的艺术派风格,既有现代建筑的体型轮廓,又具有中国建筑的特色,是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正面朝东,五层以上逐层后退成阶梯状。外墙褐色清水砖墙,建筑的细部有众多石刻莲瓣须弥座勒脚,堪称中西合璧的经典。墙面铺有浅褐色清水砖,装饰纹样非常丰富。大楼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特色,显得格外秀气、华丽。窗裙和压顶部位作假石回纹纹饰,墙面和门框装饰古典回纹图案,入口处有仿木外檐,石刻勾头滴水。室内饰有藻井式天花及仿和玺彩画,精致灵巧。
03 历史价值
女青年会大楼是整个外滩源的建筑群中为数不多的中国传统装饰风格的建筑,在建筑的外墙可以看到许多拥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花纹装饰,在历史、文化和科学上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与鉴赏价值。大楼的东南墙角有一石碑,石碑上的八个大字虽已模糊,但仍依稀可辨,这是女青年会的会训:"尔识真理,真理释尔"。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你认识真理,真理让你得以自由"。据说此话源自《圣经》,《圣经》语录能有如此中式的表达,可见当时上海的文化和出版业的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