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河令》温周关系结局篇——他与他

2021-11-30 15:10 作者:傲慢的双鱼儿  | 我要投稿

     

       有人又说了,阿絮为老温跳崖,拔钉,能算贪生怕死,薄情寡义吗?这就要谈到阿絮性格里的矛盾。

       阿絮前半生高开低走,“一事无成,活成个笑话”,不是偶然的,是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

       他从小就按公认的社会规范自我塑造,对被认同的成就感的极致追求反映了内心的脆弱不安。少小客居他方,又被师父寄予厚望,背负着振兴家业的期许,这一切压力担在少年羸弱的肩膀上,的确难负,所以他的内心需要寻找依靠。亲情指靠不上,师父又是老顽童性格,更强大而稳固并能导向成功的当然是公认的社会规则。

       阿絮性格中的社会规范至上,导致他的人生以社会准则描绘的宏大高标为理想,不切实际,漠视个体情感。他的自我压抑,造成情感极端封闭,同时对别人薄情寡义,变成冷酷的社会机器。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惜冷血变态加码残暴;而失去了社会角色,流落江湖时,则靠输出教条维持内心的平衡。

       他将规则凌驾于人性之上,人性和规则当然会产生冲突,这也注定了他的行为充满无法解决的矛盾:不想死却有着强烈的自毁倾向,爱老温却致力于将其控制改造成另一个样子,尊崇道义却行为不义,貌似清冷独立实则脆弱依赖。

       阿絮虽非一心向死,但是剧中的行为却透露着强烈的自毁倾向。最明显的大型自毁便是一头一尾。首先他用足以载入酷吏史册的恶毒发明七窍三秋钉自处钉刑,把生命缩短于三年期;有人会说那是唯一离开天窗的办法,不得已的选择。但是投身晋王却非不得已,是他的主动选择。从创立天窗起的一系列操作都是走在自毁的路上,就像他不断上色的梅花图,眼前色彩越来越饱满充盈,脑中生命的倒计时越来越接近终点。第32集,倒计时突然加速,因为阿絮以为老温真死了,先是跳崖陪死,不成又拔钉求死。只是他习惯性地要到规则里找借口,江湖规则是快意恩仇,所以理由是替老温报仇。实则拔了钉靠他一人也根本做不到,但他也没去召集别人。他就是不想活了,破罐子破摔,想死在为老温报仇的路上。

       开局的自毁,源于理想的失败,结尾的自毁,则是殉情。总之,因对现实的绝望而不是务实的需要。在规则中既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阿絮便自认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阿絮爱老温,毫无疑问。但是两人无法深度交流。前期两次交流形成碰撞,阿絮两次选择分手。确认了师兄弟后,阿絮开始不离不弃,但是两人每次谈话都说不到一起,龙渊阁外,回程路上,吐血前后都有争执。后期在四季山庄,阿絮深夜剖析自己,老温虽没有为他开脱,仍尽可能安慰他,表示理解;而阿絮却没有在老温担忧的身份问题上有任何接纳的表示。叶白衣杀来,揭破了老温的身份后,老温在复仇之事上又试图交流,阿絮仍然不接茬。其后老温的复仇计划完全将阿絮排除在外。直到老温重伤前,两人除了感情甚笃,几乎在有意回避深入交流。

       两人观念不同,以他们的感情,原本可以畅所欲言,相互理解,各自保留。交流受阻的原因,无外乎阿絮好为人师,对老温横加干预,以“为他着想为他好”之名,行控制之实。

       阿絮对身边人悉数控制,无一漏网。可怜的秦九霄从小到大被阿絮管控,小时不能哭,大了表达反对意见被麻翻,死后女朋友也逃不脱阿絮的股掌之间。师父秦怀章若得知自己的独子以这种方式度过了短暂的一生,不知做何感想。越是对亲近之人,阿絮的掌控欲越强。自从认定老温,阿絮便开始了顽强不息的尝试,以期“慢慢改变”老温,目标当然是统一在阿絮奉行的规则下。

       阿絮义字当头,可从行为看他对周围人刻薄寡义。将师父的毕生心血和家业一败涂地之后,对仅剩的山庄不动产没有采取过任何保护,直到有需要了重新拿来使用。然后没败完接着败,被天窗追兵一把火烧掉,总算把师父吃干抹净。对师父的唯一骨肉,三师弟秦九霄,没有尽到保护责任,而是一意孤行,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导致秦九霄惨死。全剧里阿絮除了对山庄旧部有过惋惜之情(但同时又毫不手软地钉老毕),其余部下都不被当人看,韩英杀了小分队的所有人,阿絮制造雪崩,牺牲的也还是自己的前部下。日常还有钉刑专供,这是连鬼谷员工也享受不到的酷烈待遇。

       如果只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和江湖道义,不至于出现如此矛盾的状况,阿絮的问题源于对各层级的规则不加思考分辨,一概奉为圭臬,取用随意,对人迂腐教条,对己实用投机。天窗时期,他对晋王的旨意不折不扣地执行,犯下滥杀无辜和残害部下的罪行,“做过违心之事,杀过违心之人”,以致“注定得不到神佛眷顾”,就是在两类规则对立时,挑选对实现社会理想更有帮助的一类。明知双手沾满了无辜的血,仍不管不顾。同理,在最后去武库和对待韩英上是同一个路数。

       在阿絮实践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其他人都是工具而已,不必对他们讲“义”,因为理想才是更大的“义”。对比亲情至上的老温,一生的首要职责就是保护家人,害他的亲人者,他豁出一死也要报仇;而嘴上重义重友的阿絮,行为上却看不出责任感,师父的家业、师弟的性命及一众旧部断送完,他不做现实层面的补救,反而向自己开钉,逃出天窗,易容“浪迹天涯”去了。

       阿絮给外人的感觉是清冷决绝,往好里说是稳重独立,在亲近的人面前却表现出格外的脆弱依赖,比如日常的冷怼抢白暴躁等各种情绪失控,无处安放的委屈,分手后沉溺酒中无法自拔的酒鬼状态,更明显的是老温假死后阿絮的疯狂求死操作——与世隔绝,酗酒,拔钉。人们说这表明了阿絮对老温的爱很深。

       老温对阿絮的爱也很深,表现出来的则是不离不弃,情绪稳定,强大包容,给对方山一样的安全倚靠。日常相处展现了真正的绅士精神,为对方考虑,温柔体贴,呵护有加,尊重忍让。同时在精神上又很独立,他希望与阿絮共同生活,如果有必要他愿意为阿絮去死,但是面对生离死别,不会崩溃到不可自拔,更不会做贱自己,把事情搞得更糟。老温刚听到阿絮的寿限很短时也曾沮丧,雨中摔萧,但随后就调整情绪,理智地为自己想好了归宿——如果阿絮不在了,他就找个地方独自生活,“谁也不见了”。临大事而从容冷静,尽人事而后知天命,这才是真正的强大。

       双方都把对方当自己的唯一,但是阿絮的行为明显透露出对老温不自觉的高度依赖,付出了情感后的患得患失,体现了内心的极端脆弱易碎。这和他事业理想失败后的表现如出一辙。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只能到外界寻求支撑,阿絮从小就是这样做的——强制自己遵守规则,向圣人看齐。

       三岁看到老,人格的基础是从小造就的。“小孩就应该干小孩的事”。回看两人小时的情形,老温天真烂漫,内心强悍,以自己的本性对待世界;阿絮老成自拘,内心软弱,以别人的规矩约束自己。从小就自觉压抑天性,寻求外在认同的人,长大后深度压抑,人性的扭曲不可避免。如果外在支持足够给力,则表现得强硬冷酷,不可一世;失去了外在支持,立刻什么也不是了,内心完全崩塌。

       阿絮前半生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抛开“与这暗世泄下一线天光”之类虚套,看剧情,追求更高的社会职责(高官)最符合他的人生轨迹。四季山庄庄主是江湖角色,乡绅,自然不如王爷手下的政府机关,所以这个转换用了两年就完成了,他欣然前往王爷处就职;而在天窗首领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十年,哪怕付出他自诉的那些惨痛代价如旧部消陨,违心做事,和说不出口的苦衷(伴君如伴虎,还是个邪虎),耗费十载最好的年华,拼光了老本,也在所不惜。实在磨叽不下去了,才万般无奈离职,其中的不舍不甘显而易见。如果晋王登顶大位成功,阿絮作为王爷的人必然还能上一个台阶。这应该是最接近他社会理想的岗位了。

       为什么追求更高的社会职责(高官)?因为规则控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制定规则的人。

       阿絮离开天窗等于是人生理想的彻底幻灭。此后万念俱灰,虽然还有本能的求生欲,但是在他内心中,自己已经毫无价值,自卑得与乞丐无异了。他扮乞丐看似为了“浪迹天涯”的考量,实则更主要是符合了他内心的定位,自我暗示。所以不光外表易容成乞丐,内心也以乞丐的标准要求自己了。看到步态歪垮,脏话冲口,白眼恣意,许多观众觉得丐絮很拽,就是身心合一的魅力了。

       直到桥头那一眼,他的世界里出现了白衣公子温客行,他的生命里才又出现了希望,到处晒太阳的他才真正沐浴了阳光。

       老温的性格是稳定的,人设前后统一。这一点,要感谢编剧。哪怕最后一集情节走向全面荒唐起来,老温还是没变,还是那个重情重义,把人伦亲情放在第一位的保护者;看世事如棋,冷眼旁观的清醒者;坚韧自控,最后一刻都不放弃的强者。老温因身份自卑,自我评价过低,又因对父母的内疚而自罪感重,对这些问题,他积极致力于现实层面的改变,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找到了途径。

       老温出鬼谷后,对江湖世界有了更准确的认知,精确定位了仇人,找到了爱情,还有更多的亲情和友情,戾气减轻许多,他的心更广阔更柔软了,也同时顾虑更多了,要照顾身边人的感受并体察别人受到的伤害。他身边的每个人(阿絮和成岭)使他对未来的憧憬更具象的同时,也在增加他的心理负担,但他仍然克服心理障碍,改进方式,套用一句熟语——坚持初心,完成使命。

       有很多人爱说老温也很善良,好像给了很高的赞誉似的。那就很难想象该怎么形容阿絮了。对伤及无辜,阿絮的双标思维使他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他只是“忠人之事”,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错不在他,所以他也不纠正韩英,他怕的只是要承担的后果,没有神佛保佑,要下油锅煎熬。老温正相反,他完全不怕任何后果,“滔天大罪,皆由我一人承担,如果要我陪葬,我愿与此浊世共焚!”老温怕的反而是不得已给无辜之人造成的伤害。这种伤害不是靠教条灌输的,是他进入江湖后渐渐从成岭这样的人身上感受的,所以他后来思虑渐重。

       温絮的区别点在一个“仁”字,也就是不忍。老温对待伤及无辜是情感上的不忍,而非惧罚,他有恻隐之心。所以老温的善良何用讨论?我全篇没有一个字在细节上讨论老温的善良,因为那根本不用说。而别人是否善良,倒是应该好好讨论一下。

       老温之多愁善感超出常人,因此特质而心灵备受煎熬,但也因此他活得更纯粹,敢爱敢恨,有血有肉,恩仇必报,心性自由。一个弱点鲜明的人顽强的生命力释放的是真实的天火,所以满眼璀璨。

       还有变态之说也甚嚣尘上。有人根据老温身在鬼谷,就推断老温肯定会性格变态。比较一下温絮,就能看出谁变态(没有这类贼喊捉贼的言论,真没必要从这方面比对两人)。

       老温是人中龙凤之质,多愁善感又理智自控,行事缜密,才艺卓绝,可身边却都是变态之人。二十年,众鬼每天都在他周围用各种残忍手段觊觎反扑,他却保留得人性健全,独善其身,以正义复仇的行为,还江湖清白,展现了比正道人士高标得多的道德操守。这些都在前面充分表述过了。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岂非是好人,我乃温大善人”,不仅非变态,他简直是一个奇迹,证明人性内在向善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阿絮身边都是纯良之人,他的部下个个忠心不渝,秦九霄甚至比他更明辨是非。剧中的奇诡设定是身边人都把灵魂出卖给了阿絮,对他无条件尽忠,无论阿絮做出什么卑鄙之事,身边人都要舍命保护他,绝不负他疑他。但处在理想化的关系圈里的阿絮却有着狠辣专断,薄情寡义的个性,用冠冕堂皇的说辞以怨报德,使追随他的人个个不得善终。这不是变态吗?一个“兔子窝里养出来的狐狸”,必然先将兔窝反噬连锅端。

       众人的拥戴竟能成就一个变态,也不奇怪,看看历朝历代的君王吧。更明显的变态行为,是他凭借钉刑让身边人死得更惨。很奇怪没有人质疑阿絮是虐待取乐。想象一下阿絮若身处鬼谷,面对诸鬼,变态级别该是几次方?

       既然周围人都忠贞不渝,钉刑有何必要?需要靠钉刑震慑部下,便说明阿絮德行不孚众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酷吏身边能有几个实在人?编剧对阿絮这个人物投注了过多的感情,以致于逻辑倒错,一厢情愿地给他编排出部下世代尽忠的硬伤。

       老温的疯批,只是鬼谷称王的手段,在鬼谷之外,他情绪最激烈之时也保持着自控;阿絮的疯批才是骨子里潜藏的特质,绝望时便无法控制地爆发出来,把事情搞得更糟。

       有一个很吊诡的论调说,阿絮的情绪指向是向内的,比如钉自己,老温情绪是向外的,比如毁灭江湖。由此推出阿絮内疚感重,善于自省,成熟理智,但也因此背负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然后其种种行为便都有了不得已的色彩;而老温是婴儿心态,不停地向外索取,错在别人,当自己是公正的裁判者,要重塑江湖。

       这又是表面化的简单归因得出的颠倒结论。老温面向江湖是为了报仇,是命运安排的重负,非己所愿。过程中老温的情绪大多都是向内的。他在孤独中坚守,缺乏外界的认可支持,沉重的心理负担曾导致吐血,但他没迁怒于任何人,也没要求别人为他分担,甚至都不诉苦;阿絮的使命是赎罪,当然向内,不钉自己,难道钉别人?可阿絮确曾多次情绪向外,试图干预老温,其动机不管是“行善积德”,实现自我救赎,还是盲目关心老温,或是控制欲作祟,总之情绪外化很明显。

       两人都有自省。在剧中滥杀无辜,对自己人残暴不恤,将家业和部下都断送的是阿絮,但阿絮的自省主要是恐惧死后的报应。老温的自省是内疚对别人造成的间接伤害,因为他的复仇局牵连了一些人受害。两人的区别,体现在“悲悯之情”上。看看老温对那只小狗的怀念,就知道感情在他心中的份量,细节见真章。一个感情淡漠之人,自省的价值当然大打折扣。

       阿絮的智力问题,也是个神奇现象。作为前特务首领,在老温的事上体现出的分析思考能力不如沈慎,老温给的线索全部石沉大海。喊出了周子舒,不会推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不擅联想;小狗的故事,丧失记忆;蝴蝶骨的讲述,无心倾听。沈慎见老温几次就想起有个衍儿,阿絮的记忆力之差,似乎上过外星人的飞碟,被抹得干干净净,无法唤醒。

       有人说,阿絮如果笨,怎么能在天窗时期发明很多机巧?确实不能用蠢笨形容阿絮。但是机关雀和二十八星宿阵来自龙雀,醉生梦死来自秦怀章,阿絮的发明专利最重要的还是七窍三秋钉。还是那句话,把聪明才智用在残害人上,倒不如笨些好。


       老温和阿絮之间的关系,混杂着爱情、友情和亲情,兼而有之,却唯独不是知己。在第8集,老温唯一一次提到知己,第9集,阿絮就接过了接力棒,将知己二字一路用下去,12集,27集,32集,但是到了假死局,阿絮能共情的也只是老温的复仇情感。而老温虽全盘接纳阿絮,却始终小心回避矛盾点,早已不求知己了。

       对于本剧故事的起点,老温在第2集就展开对阿絮的追求,因为看不到情感铺垫,不理解的不予置评,只能暂归于蝴蝶骨(老温自己一再提到这一点)。其后两人在接触过程中可见相互都有感情,老温一直很坚定,阿絮是感情跟着情绪走,理智隐于感情后,很多时候处于不自觉之中。

       第6集是一个拐点,老温的情感从上升渐趋平稳,从爱情过渡到兼有亲情;阿絮的爱情开始升腾。至19集发现师兄弟关系,阿絮的感情有了一个飞跃飙升,爱情加兄弟情;老温一直平稳,因现实矛盾而持续焦虑。27集揭破身份,老温的情感有所上升,包括了爱情亲情兄弟情;阿絮平稳。32集老温诈死,阿絮情感达最高点,殉情求死。

       再往后的几集,剧情节奏飞起,感情进展根本谈不到,只能延续前面的铺垫。

       老温重情,在阿絮身上又堆砌有几重感情,哪怕爱情的份量走轻了,加总了亲情友情也重如泰山。不管两人之间有多少问题,注定此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了。阿絮更绝,有老温在时,各项计划有条不紊,一副为师为兄振兴山庄的架势,正常的社会人;没了老温,立地疯化,行事乖张,来去无踪,神鬼莫测,虽然规则还是不离口,但内心已是“三无”——无逻辑,无牵挂,无所谓,没了感情的寄托,内心一片荒芜。这也反映了阿絮的心理依赖。

       在这段关系中谁改变多,受益大?当然是阿絮。人们说阿絮给了老温情感回报和一个家,让他在人间有了牵挂,等于说帮助老温“重回人间”,功莫大焉。但是更大的功德是老温帮阿絮从冷酷的社会机器变回了“正常的人”,心灵蜕变的过程是最难的。没有外在的足够激发,不可能将一个人半生压抑的人性人情释放出来,让他做回有血有肉的人,也不可能有其后阿絮对老温的情感回报。而阿絮给老温的师弟身份,则为外在之物,只是在正道人士主宰的江湖场面上显得重要罢了,无关内在品质。

       磕糖的人们说,他们相互有感情,有照应,已经很好了,还要怎样?老温坠崖时阿絮也跳下去了,还不值得吗?单凭这一点,还是说明不了问题。如果要付出一生别扭的陪伴,当然不值得。若这短暂的安慰竟抵得过一生的幸福,只能说此人的一生很贱。而很多人似乎都很吃这口。

       那些有糖就磕,顽强不拆的人,多半是对成双成对有执念,糖点低的人吧。这样的人一多,能逼剧方把一个妥妥的悲剧魔改成雪山傻闹剧。如果认为争执不断无法深谈情感不协调的陪伴也很甜蜜,那我祝福你们。我不设维护cp的前提,把老温和阿絮当成两个独立的人,客观分析他们各自的性格和两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先将他们捆绑为一体再分析。

       不能独立存在的人不值得分析。

       看完悲剧,心情沉重,但心灵会得到净化,看完了大团圆,兴奋之余,免不了各种造作。围绕着这部剧的造作,还是那句话——“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无限抬高一个,无端贬低另一个,太多偷天换日的说法,混淆事实,颠倒因果,歪判两人的性格,没有剧情细节支撑,撒谎无底线,把这种誉毁发挥到极致。

       人们的偏见,跟在任何地方一样。可这个角落,比其他地方更加诡异,因为加上了粉圈现实利益的骚操作。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自己动脑思考。

       控屏舆论把老温的优点全放在阿絮身上,把阿絮的缺陷全扣在老温头上,一比对细节,奇准。既然如此,不如编剧直接把两个人的名字调换一下,就不至于漏洞百出了。

       好在细节是不会骗人的。我用细节告诉你,被无限抬高的那一个是心性扭曲的变态,被无端贬低的这一个是人性健全的——我心中的好人。

       死不足惜,更可怕的是杀人诛心。用宿命论的说法,每个人都能找到合乎心意的解释,简单归因只能用来自我安慰,事实(剧情细节)基础上的分析与评价才能真有助益。我不带感情的评价是——老温“天作孽,犹可违”;阿絮“自作孽,不可活”。带感情的评价是——老温“其情可悯,其行可恕”;阿絮“其情可悯,其行当诛”。

       看完我的文章,肯定有人说我在全面拉踩阿絮。那就要看我的细节分析能否站住脚。在cp粉眼里,“夸温就必须踩絮吗?那你和踩温夸絮的人一样。”当然不一样,他们是凭空捏造,而我有细节支撑。我并非故意反其道而行之,而是恰好在这两人身上都出现了颠倒黑白的现象,我只能一起纠正。

       阿絮的人设若没问题,我的文章作废。

       这篇文章中的好恶,都是在看剧过程中通过剧情慢慢培养起来的。我是普通人视角,不是受腐唯。很遗憾让某些人失望了。这部剧好就好在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不是只供磕糖的工具,普通人也能从中获益。但是必须首先破除谎言,还原真实。跨过了编剧问题这道坎,其他舆论pua就不在话下了。我的文章就是在拆谎,包括剧里剧外,有意无意的所有谎言。

       如果看到了所有细节仍得出不同结论,并能真的共情剧絮,审出美来,我也给以尊重。事实只有一个,但在不同的人心里,有不同的道理,没有一个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某种程度上说,真理只能接近,无法到达。

       我对《山河令》的观感,正应了雨中的老温念诗时的心情: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愿世上没有鬼谷,也没有天窗。

 

                                                                                                  终篇完成于2021.11.20


本文图片采自电视剧《山河令》

《山河令》温周关系结局篇——他与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