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伯贤】钗头凤

三月的安城,烟雨蒙蒙,细雾给它披上一层薄薄的纱,似幻似梦,让人分不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三月初十宜嫁娶
接亲的人吹着讨喜的唢呐,浩浩荡荡从城东走到城南。随行的婆子丫鬟,洒着桃花,纷纷扬扬,随风飘曳,落成了一场桃花雨。
边伯贤正在清点新购的书籍时,被这震耳欲聋的唢呐吓了一跳。
这是那户人家结婚了?
他从窗外看去,接亲轿正好走过。
轿帘飘飞间,惊鸿一瞥,从此心心念念。
十里红妆醉红颜,万盏灯火照夜天。
宋厘清瞧见铜镜里的自己,不悲不喜,梳着传统妇人的发饰,戴着沉重钗环。
想起临走时父亲嘱咐的话。
“清清,你要随时谨记你是宋家的女儿,而宋家是名城的子弟。”
她自是知道她的人生容不得她任性分毫。
其实她也做过美梦。
在与闺中密友交谈时,被询问到会心悦怎样的人时。
她是这样回答的。
他懂我,我也懂他,如此便好。
终究是南柯一梦,算不得数的。
宋厘清就这样想着,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直听见外面悉悉索索的声音。
宋厘清紧张地绞起了衣角。
看见了一个满身酒气的人闯了进来。
她不知所措地起身,谁知那个人既然抱住了她。
她拼命压下想吐的冲动,她素来不喜喝酒之人。
酒这东西,最是误人。
她名义上的夫君见她木木楞愣,就把手松开。
“就一木头,算了,今晚我去软榻上睡。”
宋厘清松了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
就这样蹉跎了小半个月后,渐渐坊间传出了一些流言。
说谢将军与新娶的夫人面和心不和。
又说现在将军府最受宠的是姜姨太。
不过当事人倒没觉得有多委屈, 宋厘清一步也没有踏出过她的院子,她知道谢允不喜欢她,索性就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过的还逍遥自在。
又过了几日,谢允去邺城商讨事情,姜姨太也跟着去了。
这偌大的谢府就只剩了宋厘清一人还有几个奴仆。
宋厘清整理书架的时候,发现自己从宋府带过来的书,都看完了。
想了想还是自己去亲自选购书籍吧。
随便捯饬了一下自己,就出门了。
宋厘清新奇地在安城走走,觉得这里的风土人情名城很不相同。
名城民风淳朴,农业是立城之本。最重要的是名城大多数人都喜欢诗文一类的东西。每逢四月二十,名城一定会举行声势浩大的诗文会。
以文会友,好不乐乎。
而安城各色各样的商铺,形形色色,商业更为发达。走了这么久,连一间书屋都未曾看到。
不知过了多久,总算遇到了一间书屋。
书屋的装潢有点破旧,走进了还能闻到一阵霉味。
宋厘清看了看牌匾,叫河岁斋。
难不成是用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这个典故。
这个书斋的主人到是与旁人不一样。
宋厘清径直走了进去,却发现里面别有一番天地。
她的眼光迅速地被书桌上的书吸引了过去。
没想到这里居然会有她一直苦苦寻求的《海国图志》。
宋厘清将那本书抱在怀里,四处找了找店家。
可惜并没有人的踪影。
宋厘清看了看天色,已经不早了,要是在不回去恐怕会落人口舌。
从钱包里拿出几块大洋,就放在桌子上。
想了想拿起笔,在桌上写下了一行字。
碍天色已晚,特留钱财,若有不妥之处,可于宋府寻。
宋厘清看自己下意识写了宋府,连忙划掉,重新写下了谢府二字。
宋厘清一回到谢府,便急急忙忙地跑回自己的小院子。
用水洗了洗手,才将《海国图志》打开。
发现扉页上写了三个字。
边伯贤
她轻声地读了读。
她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店家的书。
她居然拿了别人的书?
明天得还给人家。
她大概翻阅了一下,旁边写满了批注。
看来这是人家的心爱之物。
她居然就这样把它带回来了。
明天还得出一趟门,把这门书还给他。
视角转换
边伯贤回到书屋的时候,发现书桌上的那本《海国图志》不见了。多了一封信还有几块大洋。
边伯贤瞧见谢府两字就明白了这拿书之人是谁。
谢将军的夫人——宋厘清。
果然如传闻所说宋小姐是一个好书之人。
他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幅画。
画上的人赫然就是那天的宋厘清。
第二天一早
宋厘清便出门了,她带上她的陪嫁丫鬟四月。
毕竟已为人妇,有些东西还是应该在意。
宋厘清让四月在门外等着,她便走进了书屋。
“宋小姐,可是来还书的。”
宋厘清诧异地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一个陌生男子。
他温和地注视她,彷佛他们是认识很久了的老友。
宋厘清撇开了眼睛,微微低下头。
从袋子里拿出《海国图志》递给这个叫边伯贤的人。
“昨天是我的疏忽,今日特意前来物归原主。”
宋厘清见边伯贤并没有收下这本书。
疑惑地抬起头。
“宋小姐昨日已留下钱财,这本书就已是你的了。”
边伯贤见宋厘清还有话想说。
“如果宋小姐觉得不妥,便可以与我交流此书的些许感悟吗?”
宋厘清本来想拒绝的,可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应允之后,她立即就后悔了。
若是被别人知道她和一个外男走得这么紧,还不知道会传出多少风言风语呢。
她又悄悄地审视了一下面前这个人。
想起昨晚看得批注。
应该不是坏人吧。
她又放松了一些。
在这安城,她都找不到一个志趣相投的人。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了,自己光明磊落,到也不怕别人会说什么。
“嗯。”
她又点了点头。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不久一个月就悄然逝去。
四月发现小姐终于不像以前死气沉沉,像是回到了还是在宋府的时候,还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宋家小姐。
可四月却越来越忧心忡忡,虽然她知道小姐与边先生并没有发生什么。
可终究是歧途啊。
宋厘清按照之前的时间,又来到了书屋。
“边先生?”
宋厘清惊讶地发现边伯贤并未像以前一样在那等她。
她不满地嘟起嘴,这边伯贤也真是的。
亏自己一大早就出门,给他带来了严复先生的《天演论》。
宋厘清去隔间煮了一壶茶,就像她每次来,伯贤都会给她备一杯茶。
她坐在书桌上,无聊地翻了翻桌上的东西。
发现那本《海国图志》里夹了一张画。
她好奇地打开。
愕然地发现那画中人就是她本人。
旁边还有一句诗。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宋厘清感觉脸烧得厉害,她慌里慌张地把它还回原位。
她在白纸上,写了一行字。
临时有事
就迅速地离开书屋。
宋厘清又不出门了。
她一直呆在自己的房间。
一直再写一句诗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四月见宋厘清近几日神思不属,就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跪着劝宋厘清。
“夫人,你不要误入歧途啊。”
宋厘清瞧见铜镜中的自己,梳着传统妇人的发式。
“你说,什么是歧途呢?”
边伯贤当日急急忙忙地赶回书屋时,发现宋厘清已经走了。
他从袖子里掏出还温热的桂花糕,放在桌子上。
前几日听她想念名城的桂花糕,特意托人带的。
谁知还是错过了。
边伯贤心想
是不是他和厘清终是有缘无份。
那日的惊鸿一瞥便在他心里埋下了一个种子,扎地生根。
他拼命压抑着自己疯狂生长的爱意,努力表演的想像一个正常人。
在宋厘清看不见的角落里,他总是贪婪地注视着她的模样。
只有在见不得光的角落,他才敢放肆自己汹涌的感情。
他知道他的这份感情注定是见不得光。
他也没打算让厘清知晓。
因为他不想他的厘清染上不该有的骂名。
他希望他的厘清能一直干干净净地,清清白白的。
他只要能在远处看着厘清,就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
可他没想到变故会来得这么快。
谢允回城了,而厘清再也没来过他的书屋了。
他在之前就做好了厘清随时抛弃他的准备,只是没料到会来得这么快。
也没想到厘清会这么绝情。
他以为就算厘清不喜欢他,至少她会把他当成朋友。
他以为他会有一个道别。
从那以后,四月发现小姐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终日沉默不语,过得浑浑噩噩。
有一次直接把房间里的书烧得一干二净。
四月想去救火,却被小姐一手拦下。
“别去。”
四月又跪了下来,狠狠地磕了几个响头。
“小姐,奴婢求你了。你一定不能辜负老爷的嘱托啊。”
“如今,我烧个东西都由不得自己做主了吗?”
过了几天后,谢允通知回府。
宋厘清除了那日出过门后,就更是闭门不出。
谢允也不想管她,反正也是政治联姻。
只要不亏待她,给她应有的身份和地位,就行了。
日子就一天天过去。
四月觉得一切都应该过去的时候,可现实又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
宋厘清死了。
死的时候,她脸上是幸福的微笑。
他们都认为宋厘清是突发疾病死的,可只有四月知道小姐是自杀。
当天她去整理小姐遗物的时候,从箱子里翻出一首诗。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四月在恍惚之间,又想起小姐问过的那个问题。
什么是歧途呢?
过了几日后,永南街起了大火。
听说墙上还刻了一首词。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这两首词是陆游和唐婉所写的,有感兴趣的小可爱可以去了解一下他们的故事哦。希望大家可以踊跃评论交流意见啦,还有点赞啦。谢谢每一位点进来阅读的小可爱。比心心。✧٩(ˊωˋ*)و现在是小裴私心安利时间,密西熙和anan安浅的文,大家可以去看看哦。
这是我的作品分类,点我的主页就可以啦。
长篇救赎向:《默语》已有两篇
甜文系列《青鸟与诗》已有四篇,正文加番外。喜欢温馨的小可爱可以阅读哦。
致郁感情向《哑季》已有三篇
古风虐向《苍梧谣》已有两篇
中长篇现实向《岁岁年年万喜万般宜》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