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岁时记(续)24
作者:仙舟 益世报-北京 > 1931-10-14 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饼必圆,瓜必错成牙瓣如莲花形,市肆月光纸,满月而跌坐者“遍照菩萨”也。桂殿有兔捣药臼……金碧缤纷。 万事丛谈:……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所供散之家任必遍。月饼月菓,戚数馈相报,谓之礼节。 又燕京岁时记:中秋月饼,以前门……为京师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上绘月殿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夜而食者。 东京梦华录:中秋节前,京城诸酒肆,重新结络门面之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中秋日皆卖黄酒,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即俗呼之为“幌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栗,荸荠,葡萄,桭,橘,皆新上市者。 又载:中秋夜,市肆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翫月,丝竹鼎沸。近内庭居民,夜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聚,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上纪情形,地点时代虽不同,其俗固无异也。 家有葫芦架者,此日必命十三四龄之小女,持剪断葫芦之须,盘为镯形,选之簷之阴处;至除夕以之煎水涤发,谓夏日可无馊臭恶味。此风余初以为又系迷信之传说,嗣经翻阅诸竖,始悉此说为有由来者;特传之日久,附会讹传,大半失其愿意耳! 经验方:中秋日剪壶芦须如环子脚者,阴干,于除夜煎汤浴小儿,则可免出痘。由痘而误为发,其谬何止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