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岁时记(续)22
作者:仙舟 益世报-北京 > 1931-10-12 然应节食品虽多,而平人常不究其利害,乃任意吞之,瓜菓与炖肉相羼,螃蟹并柿子一肚,冷热互攻,未有不泄肚者,以故中秋节后,如厕者皆捧腹疾驰,急于星火,至则长吁大泻,如决口之江流,口劈哩噗噜,类骗邪之鞭砲。情固可嗤,是亦中秋节难免之现象也。 按螃蟹为海味之一,食时,以清蒸为最佳,其用酒醉或薰炸者,则为另一风味矣。 螃蟹可食,惟性极寒,多食易病;故北平人食时,皆和以姜醋汁。 螃蟹为海中之动物,亦有雌雄之别;圆脐者为雌,尖脐者为雄。初秋之际,雄者正肥,迨中秋,雄者憔悴,雌者则怀孕且肥,故北平有“七月吃尖,八月吃圆”之俗谚。 陆游诗:团脐霜后四腮鲈。又云:况当霜后得团脐。 中秋节除前述之食品外,北平妇女盛喜于此日蒸菓饼以供月,谓之“团圆饼”。其法系以“发面”为之,逐层叠之,夹以红糖,桂花,枣泥,胡桃仁,干葡萄……之菓料,多至数十馀层。蒸熟后,上饰青丝红丝及圆寿字之红戳。式样亦甚美观,惟以乘热食之为宜,倘隔日食之,则有“咬不动”之弊矣。 北平习俗,妇人如居母家,是日亦须归婿家参与拜月之礼,谓之团圆;职是之故,乃又称中秋为“团圆节”。 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女归宁,是日还其家,曰团圆节。 江淹诗:团圆霜露色。梁简文诗:十五正团圆,流光满上阁。 中秋祭月之由来,已如前载,而北平于此日主祭者,皆任妇女为之;其意为何,不得知也。惟平谚有“男不供月,女不祭皂”之传说,岂拜兔者,惟妇女所乐为耶?!——或曰:今日拆白者流,其衣饰态度,莫不臻于“兔子化”,以迎合妇女拜兔之心理,殆或然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