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了避免像李易峰一样塌房,偶像25岁后,粉丝就应该催婚吗?

2022-09-13 13:15 作者:八卦书虫  | 我要投稿

        日前,流量艺人李易峰被通报塌房,引起网上一片热议,各种论点中,有为数不少的人提出这样的疑问:

       李易峰之类的流量也到了正常谈婚论嫁的年龄,为什么不找个女朋友,为什么不结婚?而偏偏选择这样一种方式?

  这种疑问乍看似乎十分合理,仔细品读却发现内核非常经不起考究。

  一个人违法与他是否单身,是否有女朋友,有伴侣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难道所有涉及此类违法行为的人都是单身人士不成?

  答案是连上网的中小学生都知道不可能的。

  一个人选择违法,只关系到他的个人品行和道德问题,而无关他单身与否。

  这种观念往小里说是搞不清问题的本质,模糊问题焦点:

  有女朋友就好了,结婚就好了,就像过去的那种传统观念一样,明明是人品,能力,修养等方面的问题,结果都归结到——结了婚就好了,结了婚就成熟了,就能理解父母的辛苦了?仿佛婚姻是万能灵药,包治百病一样。正是这样的不负责任的婚恋观念导致了无数家庭的悲剧。

  往严重里说有物化女性之嫌:

  婚姻和伴侣的意义是什么?难道是一种合法的交易行为吗?

  与此伴生的观点是一个人——无关性别,只要到了大众认知中的婚恋年龄不结婚一定有问题,不是心理有问题,就是生理有问题——所以娱乐圈但凡到了年纪不结婚不谈恋爱的背地里都有鬼?所以单身狗连名誉权都要被莫须有的剥夺是吗?

  于是基于以上两种理由得出一个更加离谱的观点——李易峰之所以犯下这样的错误,都是被粉丝们逼的!

  其逻辑是这样的:

  因为粉丝不喜欢偶像谈恋爱,所以偶像就只能去违法。粉丝要求偶像到了年龄不谈恋爱不结婚是违背人性的,是一种扭曲的追星心理。

  听起来似乎还挺合理的,是吧?

  但别急,下面还有后文:

  认为艺人塌房不应影响其影视作品的上映,其经济风险不应该制作方来承担,那些为这样的规定叫好的观众和粉丝都应该为现如今的影视寒冬负责,特别是粉丝们只喜欢单身的艺人,是“病态,野蛮,凶残的恶劣思维”,等于“男人喜欢缠足的无耻恶习”。

  粉丝这种“病态,野蛮,凶残的恶劣思维”是否是导致现下影视寒冬的根源?

  这真是一种无耻的强盗逻辑!

  请问影视剧的制作方在选用这些塌房的流量艺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不要告诉我,制作方是觉得这些艺人是通过真正严谨公正的试镜选拔出来的,认为他们贴合角色,有足以撑起角色,塑造角色的演技。

  糊弄谁呢?

  请问现在大部分的影视剧制作还有试镜这一环节吗?

  如果真的存在试镜这一流程的话,那么请问那些明显不合适的选角都是怎么选出来的,拿脚吗?请问制作方和导演的眼睛是离家出走了,还是脑子让门夹了?

  简直像是皇帝的新衣一样,谁不知道现在影视剧的制作是流量为导向?只要你有流量,谁在乎你是否贴合角色,谁在乎你是否有演技?甚至连偶像剧主演的外貌都可以毫无要求,只要你有流量。

  只要有流量,制作方和播出平台就可以据此损招商,用各种媒体数据来让商家买单,以此转嫁制作风险————所以才有各种播放量造假。

  所谓撑剧,撑的不是角色,不是演技,不是质量,而是招商,只要能忽悠到同样迷信流量的商家来接盘,对制作方和平台来说,就是稳赚不赔。

  当然,商家不是傻子,上过几次当之后总会学乖的,因此仅拿数据骗人是不够的,起码要制造出一片虚假的繁华景象——各种病毒式营销和宣传全面泛滥成灾。

  其结果就是:

      粉丝在影视平台上主动追剧,路人在热搜和各种媒体平台上被迫追剧,然而说起来剧情来,粉丝绝口不提,只吹CP感,路人只能看到流量艺人的演技在热搜里各种封神——至于说剧情本身?这东西真的存在吗?

  一部剧最重要的支出不是制作本身,而是支付给流量的片酬和骚操作不断的营销费用——毕竟流量要引流,招商,要背锅,挨骂,宣传可以忽悠到更多的商家和观众。

  于是这样的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很所谓的大投资大制作最后呈现的制作效果甚至不如一些小成本的三流网剧,从导演,编剧,到服化,打光,后期,美工……都烂成了一条龙。让观众们纷纷大呼,那所谓的大投资都投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们看不到?

  对啊,人家压根就不是给观众看的啊。

  至于最后的剧制作出来的效果观众不喜欢怎么办?

  那不是还有流量的粉丝呢吗?

  制作方使用流量的好处就体现在这里了,不仅可以省上许多宣传费用,还多了一批数据女工和按头工具人——宣传,数据,打分,拉新,捂嘴一条龙服务,不只不花钱,还可以大割粉丝韭菜,何乐而不为呢?

      粉丝们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制作方的打算,但谁让自己爱的哥哥姐姐被制作方掌控在手里呢?因此哪怕对作品的制作质量并不满意,也要捏着鼻子成为制作方的万能工具人。

       为什么长视频平台衰落,为什么短视频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看涨?为什么影视寒冬产生?

       原因很简单,当制作方不再以作品质量为导向,一味以流量为导向,原本作为消费主体和上帝的观众成了整个环节的最底层,强行捂嘴喂屎的结果当然会失去观众。

       不是观众抛弃了长视频平台,而是长视频平台首先背离了观众,向观众推向更有质量更有内容的短视频平台和自媒体平台。

      影视寒冬与不肯为塌房流量买单的粉丝和观众何干?

      制作方一边吃着粉丝经济的好处,一边在流量艺人塌房之后,反过来将责任全部推到粉丝头上,还能更无耻一点吗?

      拿李易峰塌房事件为例,为什么娱乐号都可以知道的传闻,制作方却一无所知?是真的不知道,还是为了享受流量和粉丝经济的好处不想知道?等到流量塌了房,再来卖惨装无辜?难道投资项目时不做风险评估与调查吗?既想享受流量的好处,割着粉丝的韭菜,又不想承担任何责任,想得可真美啊!

      凭心而论,粉丝要求艺人必须单身这一现象本身确实有不合理之处,但话说回来,首先动手的并不是粉丝,而是姿本(防和谐,下同),是他们先制造包装贩卖虚假的偶像给粉丝,而付出金钱,时间,青春和爱意的粉丝总要获得回报,既然这些虚假的偶像既没有才华,也没有内涵,甚至连颜值乏善可陈,那总要有东西可供贩卖——只能贩卖一种单身梦中情人的假相。

      首先破坏娱乐生态从来不是粉丝,而是那些站在失德流量身后,不断收割韭菜的姿本和制作方。

      所以在姿本,制作方和失德艺人的眼中,粉丝都是没有感情的数字和工具是吗?不只要被收割金钱,时间,精力和爱,还要成为他们不负责任,无良行径的背锅侠,请问粉丝到底做错了什么?

      如果爱是一种罪,粉丝罪不至此!

      又是卖惨又是甩锅,东拉西扯,请问日收208万的艺人,以及他们的身后割韭菜的姿本,捆绑粉丝的制作方,好好做个遵纪守法,依法纳税,有基本道德修养的公民有那么难吗?!


为了避免像李易峰一样塌房,偶像25岁后,粉丝就应该催婚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