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两千万年后的世界5——群魔乱舞的岛屿之马达加斯加

2022-04-04 18:53 作者:恐龙帝皇  | 我要投稿


时间:2000万年后,地点:马达加斯加。

此时,非洲大陆已经逐渐远离马达加斯加了,红海逐渐扩大的同时,非洲南部也整体向西北方向转动,而马达加斯加的位置也相对往东移动了一些,由于马达加斯加和非洲逐渐远离,两者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少了,两地之间的物种交流也逐渐减少了。

由于2000万年前的大灭绝重创了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脊椎动物除了少数鳄鱼、有鳞目和小型鱼类以外全部灭亡。随着岛屿逐渐恢复,鸟类来到了这片适宜的栖息地,并演化出一些令人感到震撼而又奇特的生物。大约500万年前,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型风暴将非洲南部沿海的一片树林吹倒,一些大树就这样被吹到了海洋,随后树经过长时间漂流来到了马达加斯加,随之而来的还有树上的哺乳动物。这也是该岛最后一次哺乳动物来访。

马达加斯加的中部和东部是高耸的山脉,而四周则是平原,西部的平原由于山脉的阻挡,十分干燥,而东部就很湿润了,降水充足。在东部沿海的平坦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树林和草原。

在东部树林中的地表,随处可见一个个洞穴。挖掘这些洞穴的,是铲指屿地蟹,体型巨大,体重能达到2-3公斤。铲指屿地蟹是这里最常见的清道夫,无论是掉落在地上的叶子和水果,还是死去的动物尸体,亦或是地上的真菌,还是各种无脊椎动物都在它们的食谱上,有时候铲指屿地蟹甚至会捕食小型脊椎动物。铲指屿地蟹的壳非常厚,可以抵抗大多数食肉动物的袭击,一般的食肉动物根本咬不动这种巨大的螃蟹。它们的螯非常有力,右螯的形状非常特别,形似一把勺子,可以用来挖取地上的食物和土壤,左螯则是一把尖锐的钳子,可以用来夹碎食物。铲指屿地蟹是穴居的,它们会用螯将土壤往外推,洞穴可以用于藏身和产卵,蜕皮的时候会长时间躲在洞穴,直到新长出的壳坚硬为止。

鸟类是大灭绝后第一批抵达的恒温脊椎动物,在哺乳类还没有在此处出现之前,就已经占据了一些大型素食动物的生态位,并发展得很稳定。马岛象鹑是这个岛上最大的素食动物,体重可以达到惊人的800公斤,成年后几乎没有天敌。马岛象鹑简直是象鸟的精神继承人,双腿非常粗壮有力,翅膀则几乎退化了。马岛象鹑的脖子很长,能够到高处的树枝,以树林中的嫩叶、水果和种子为食,一般以小家庭的形式居住,由一雌一雄两只成年组成的终身伴侣共同养育后代。尽管双亲会尽力保护自己的雏鸟,但是由于雏鸟生长缓慢,存活到成年的依然不多,象鹑每一窝一般可以产下3-5枚卵。

象鹑

虽然这种巨鸟成年之后几乎没有天敌,但是其死亡后会为周边大量食腐动物提供肉类。这只年老的马岛象鹑倒下后将附近所有的铲指屿地蟹吸引过来了,这些大螃蟹用锋利的左螯从尸体上撕下一块块肉,每当有动物死亡,这些大螃蟹几乎总是第一个到来。但随后其它食肉动物也被这具尸体吸引了过来,此地已经有了肉食性的哺乳动物。在500万年前的风暴中,灵猫科随着狂风也来到了这里。登陆岛屿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灵猫——短吻灵猫类,是趋同于猫科演化的类群,尤其是牙齿结构,臼齿缩小了一颗,犬齿增大,牙齿适合切割肉类。但相对的,短吻灵猫类不善于吃肉类以外的食物。

短吻灵猫类最初就是树栖动物,这也是它们能来到这座岛屿的原因。这座岛上最大的灵猫是马岛灵豹,是一种和雪豹差不多大的动物。这只马岛灵豹原本在树上睡觉,醒来时闻到树下传来了尸体的气味,它从树上爬下。但此时,已经有数只铲指屿地蟹在尸体旁大快朵颐了,这具尸体实在太大,马岛灵豹无法将它拖上树,没办法只能和这些螃蟹共享美餐了。

马岛灵豹

正当马岛灵豹撕开猎物的腹部进食肝脏的时候,它听到了有硬物被嚼碎的声音,它顺着声音往那看去,只见一只大约3米多长的鳄鱼在嚼螃蟹,这只鳄鱼的头骨非常宽大厚实,它是这些铲指屿地蟹最主要的天敌,这就是嚼蟹鳄,它的祖先是尼罗鳄,但是身体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嚼蟹鳄虽然体型要比尼罗鳄小一些,但是陆栖性更高,尽管依然离不开大本营——淡水,但是它们经常在陆地上捕食这些大螃蟹。不过嚼蟹鳄的大个体能长到近5米,这些大个体嚼蟹鳄更像它们的祖先,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喜欢在水中捕食鱼类或者伏击岸边的动物。

嚼蟹鳄

这条鳄鱼捕食了三只螃蟹后,剩余的螃蟹又被吓回了洞中,放弃了眼前这具大餐。而这只嚼蟹鳄在吃饱螃蟹后,对眼前这具尸体兴趣不大,随即返回水中休息,留下这只灵猫继续进食。

终于,这只灵猫可以放肆地大快朵颐了,可没过多久,远处又传来脚步声……

岛上最恐怖的食肉动物也被猎物尸体吸引过来了,马岛猎齿水鸡是一种食肉的秧鸡,体重和一个成年人差不多,它们成群结队,就像当年的驰龙一样。群体中有一只十分强壮的雄性,其余的成员是它的配偶和它还没成年的幼崽,它们是一夫多妻的,雄性的头部还长着一对冠,用于炫耀展示。

马岛猎齿水鸡

见到这群食肉秧鸡到来,马岛灵豹果断放弃了尸体,它叼走一块肉,迅速爬上树。马岛猎齿水鸡占领了这具尸体后,用发达的后肢按住尸体,用锋利的喙从尸体上撕下一大块肉。它们的嘴非常锋利,并带有齿突,是非常高效的杀戮工具,其45厘米的头部也能吞下大块的肉。这些马岛猎齿水鸡吃饱离去后,那些铲指屿地蟹风卷残云般地吃光了剩下所有的食物。

马岛猎齿水鸡走后,一种奇特的森林居民从树丛中探出了头,长长的略微下弯的嘴喙,不带钩或是锯齿,喙的基部有一小块隆起的盔冠,接下来是裸露的橙红色脸部和黑白黄三色的带羽头颈,脖子弯曲,稍微有些驼背,然后是黑灰色羽毛包裹的身体和两条粗壮有力的长腿。奇特的角盔林鹤,适应了密林生活的大型秧鸡,因此体型外形与鹤鸵趋同。它仔细的观察了四周,并没有发现潜在的危险迹象,于是低声的咕咕叫着,呼唤矮小一些,面部颜色更加灰暗的雌鸟以及隐藏在灌木丛中的一窝幼鸟一起来吃这里空地上的树果。

角盔林鹤

林间自然是鸟类的天地,色彩缤纷的莺,鸲等鸣禽和一些䴕类成群掠过,扫荡地表附近一切可以发现的昆虫或小动物,较大一些的椋鸟类则喜欢相对独立的群体,食素的雀类选择最饱满的种子,还有一些变得更大,去争取如同曾经在非洲大陆上存在的鹦鹉一样的位置。小鸟群中的统治者是丛鵙的后代,咬合力强大的利喙可以让它们猎杀比自己还大的蛇和蜥蜴,其中有一些也演化出了更强的飞行能力,更多的捕食鸟类。

在更加靠近内陆的地方,海拔也更高,地形也更加陡峭,在马达加斯加东部的山地区域,生长着大片的竹林。

浸水的竹丛中,有一些奇特的水禽在转着圈游动,有些像水鸭,又有些像鸊鷉,用长有黄白色羽毛的翅膀配合着带着蹼瓣的脚趾打水,在植物间啄食潜伏的昆虫和小虾。这是奇特的异趾䴘,侏秧鸡在历史上曾经演化成过完全游水的日䴘,而在环境舒适,竞争平缓的未来马岛,他们毫不费力的又一次变化成相似的形态,成为这里沼泽河流中觅食小动物的潜水鸟。

竹子的营养非常低下,当地的鸟类不能以竹子为食,幸好500万年前也将松鼠送到了马达加斯加,这些松鼠是非洲地松鼠的后代,它们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后,其中的一些种类甚至演化出了能消化竹子的能力。

凿齿跃鼠是马达加斯加的一种小型啮齿目,体重大概300克,它们会在爬上竹竿进食竹叶,发达的前肢可以牢牢握住竹叶,随后用凿子一样的门齿切断竹叶,凿齿跃鼠是高度树栖的动物,很少下地。当一棵竹子的嫩叶被吃掉大部分之后,它们会换一棵竹子,大部分时候都是直接跳过去,但有时两棵竹子的距离过远时,它们也只能下地寻找新竹子了。

在竹子上,只有少数食肉鸟类或者蛇类会捕食凿齿跃鼠,而在地面上,能捕食凿齿跃鼠的动物就更多了,所以它们很少下地……在马达加斯加竹林的地面上,潜伏着一种非常奇特而又恐怖的捕食者。叶痕地伏虎是一种体长接近1米的巨型守宫,它们会趴在地上伏击,背上的伪装色可以让它们无法被猎物发现。其巨大的头部可以将当地的小型动物一口吞下,扁平的身体也适合埋伏。凿齿跃鼠显然是合适的目标,当猎物足够靠近的时候,叶痕地伏虎突然发动袭击,一口就将猎物咬住并吞下。叶痕地伏虎还是一种十分聪明狡猾的动物,遇到不同猎物的时候还有不同的反应,如果目标是凿齿跃鼠,它们会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如果目标是一只蜥蜴或者鸟类,它们会晃动尾部,尾巴末端形似一只小蠕虫,用来吸引猎物。

除了凿齿跃鼠外,还有一种更大的啮齿目也会吃竹子,马岛食竹鼠是马达加斯加最大的啮齿目,体重可以达到50-100公斤。和凿齿跃鼠不同,它们并不只吃竹叶,马岛食竹鼠会凭借强大的门齿啃断竹子,它们能以竹竿为食,不过有时,它们也会吃竹笋。马岛食竹鼠过着小群体的群居生活,眼前,几只雌性马岛食竹鼠正带着它们的幼崽在竹林中觅食。

马岛食竹鼠

但这些马岛食竹鼠太专注于捕食,却忽略了来自空中的捕食者,当它们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一只幼崽已经被抓走了。

袭击者是一只马岛近鹰鸮,马达加斯加的空中顶级掠食者,这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会飞的鸮形目,马岛近鹰鸮有4-8公斤重,发达的爪子可以杀死猎物,由于这里没有其它猛禽,它们完全是昼行性的。由于它们的习性类似鹰,它们居然失去了鸮形目祖传的大盘脸,喙也突出,宛如一只鹰。杀死猎物后,马岛近鹰鸮带着猎物回到了自己的巢穴喂养自己的雏鸟。

马岛近鹰鸮

还有一些鸮类没有近鹰鸮那么大,但是至少足以震慑所有的小鸟。岛上不仅有鸮,还有隼,快速飞过林木间的隼长出了更宽阔的翅膀,占取了鹰的位置。

马达加斯加未来会离非洲大陆越来越远,这里的生物也会随着岛屿和大陆的移动,越来越光怪陆离。岛屿总是能带来无限的惊喜和奇迹。

感谢冈瓦纳舌羊齿、鼷居冰下、喜欢大猫咪的舔狗、跑跑散人Dominnic兰、发癫Nemo对我的帮助。

两千万年后的世界5——群魔乱舞的岛屿之马达加斯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