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起看冬奥3

2022-01-25 20:36 作者:AI真有趣  | 我要投稿

        大家好,花样滑冰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是冬奥会上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之一。在我身后的首都体育馆,就是我们中国一代体育建筑的标志性符号。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的花样滑冰比赛就将在这里进行,作为中国花样滑冰行业的一名从业者,首都体育馆曾经是我们多年比赛和战斗过的地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回忆,今天请您和我一起走进这所场馆,一起来了解花样滑冰这个项目,看看他给我们怎么不一样的视觉享受。花样滑冰是冬奥会项目中历史最悠久的项目,北京冬奥会上的花样滑冰比赛,共有5个小项:男子单人滑、女子单人滑、双人滑、冰舞、团体项目。比赛在长一块60米宽30米的长方形室内冰场上进行,运动员不但要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还要用自己的艺术表演诠释背景音乐,感染裁判和观众,北京冬奥会的男、女单人滑各有30名运动员参赛,双人滑为19对选手,冰舞为23对。运动员先进行短节目的比赛,随后得分靠前的排名运动员进入自由滑。根据规则,运动员参加短节目和自由滑都需要完成相应数量的技术动作,经过过合理的节目编排和体能分配,争取完成更多的高难度动作,以获得更高的得分,短节目和自由滑两节目成绩相加,得分最高的运动员获得金牌。中国队的优势项目是双人滑,这个项目对运动员的配合默契度动作一致性要求很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申雪、赵宏博就是在双人滑比赛上为中国队实现了花样滑冰项目金牌零的突破。现在呢,我们已经来到了首都体育馆的冰面上,我们在这里进行了短道和花样滑冰的测试赛,我们的内部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升级,那么这次升级的改造究竟有什么特点呢?按照北京冬奥会的具体要求,本次改造外观不变,只在功能方面进行加强和调整:观众席上方增加一圈环屏,这是现代体育管的标准配置,场馆座椅经过重新设计,加大了前后左右的空间由原来的18000座减少到15000座,现场观众观看比赛更加舒适了。根据冬奥会赛程,会出现同一天进行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项比赛的情况。首体的场馆运营经过测试赛的考验,能够在两小时内完成冰面和场地转换,做好了北京冬奥会迎接的准备。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花样滑冰的基础知识和场地的情况,其实花样滑冰还有很多的技术特点,最让观众期待的可能就是旋转和跳跃了吧?下面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它的独特魅力:花样滑冰最有难度也最吸引人的环节就是跳跃,花样滑冰一共有6种跳跃方式,区分的时候把这6种分为两大类:点冰跳跃和刀刃跳跃。先来说点冰跳跃,花滑鞋的前端有一个刀齿,点冰跳跃就是以这个刀齿点冰辅助跳跃。后外点冰跳:先以转身的方式进入,左腿向后摆,右脚刀齿点冰,然后起跳,后外点冰经常被用在连跳当中,前面一条以右脚落地后左腿顺势向后伸以左脚刀齿点冰、起跳。第二种点冰跳是后内点冰跳:也称做飞利浦跳,这种跳跃是左脚冰刀,先向内刃倾斜,以右脚的刀齿点冰,然后起跳。第三种点冰的跳跃方式是勾手跳,一般开始于一个向后的长直线滑行,左脚冰刀向外刃倾斜,以右脚刀齿点冰,然后起跳。勾手跳和后内点冰跳因为都是右脚点冰,所以容易被混淆,区别就是飞利浦跳,使用左脚内刃起跳,而鲁兹跳使用左脚外刃起跳,另一个分辨的诀窍就是,菲利普跳是要转身进入开始起跳,鲁兹跳没有转身,是在向后的直线滑行后起跳。四周的鲁兹跳是向后跳跃中最难的一种,只有少数顶尖选手才能完成。跳跃的另一大类是刀刃跳跃。后内结环跳也叫萨霍夫跳,先以转身动作进入,刀刃平扫冰面,这时候两腿呈八字形,然后左脚起跳第二个用刀刃跳跃的是后外结环跳,起跳时左腿交叉到右腿前,两腿呈X形,然后用右脚外刃起跳,最后一个用刃不点冰的跳跃,是阿克塞尔,它也是唯一一个向前的跳跃,因此也最好识别。由于阿克塞尔是向前起跳,而落冰是朝后的,它也是唯一一个多半周的跳跃。3A就是三周半跳。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花样滑冰的冰刀。首先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刀齿:对于我们的男单以及女单,还有双人滑运动员,在我们正常的比赛中,我们的刀齿要比冰舞运动员的刀齿要略大一些,中间的这个位置是一个冰刀的沟,沟的左侧是内刃外侧是外刃。那比如说,我们要跳一个阿克塞尔的一周条,首先,当我们滑过来以后,出外刃,然后过渡到刀齿,然后顶起来,外刃,刀齿,顶起来,然后落冰的动作呢,也是用我们的刀齿先落冰,先着地,然后过渡到外刃,滑出,这就是落冰的动作,起跳,落冰,滑出。起跳的高度来自脚尖离地时产生的垂直速度,要想跳得更高,运动员必须具备强大的起跳力量,但是增加力量,提高了跳跃高度,也就意味着运动员的肌肉重量也会增加,这会降低运动员的身体旋转速度,因此,要努力提高旋转的速度,提升旋转效果,准备起跳时,运动员转动身体产生扭转力,脚下的刀片在冰面上旋转时,产生的摩擦会增加扭矩,起跳后,运动员将他们的手臂紧紧地报在胸前,这同样会带来更快的旋转速度,落地时,伸展腿和手臂,弯曲先落地的腿,通过膝盖缓冲落地时产生的冲击力,让运动员平稳落地,落地瞬间产生的最大冲击力,相当于运动员体重的7倍。如今,花样滑冰运动员非常看重跳跃动作的完成质量,这展示了他们令人难以置信的运动能力。精彩的跳跃、舞蹈、旋转组成了花样滑冰项目优美的特点,那它打分又是如何完成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花样滑冰是一项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比赛的分由技术分和节目内容分组成,技术得分比较直观,根据国际滑联的规则,6种不同的跳跃类型,从基本分值就能看出他们的难度差别。后外点冰三周跳4.20,后内结环三周跳4.30,后内结环三周跳4.90,后内点冰三周跳5.30,勾手三周跳5.90,阿克塞尔三周跳8.00。当运动员做出连跳,就好像游戏中的连击动作,会获得更高的基本分。这是一个阿克塞尔三周跳,连接一个换刃动作,再接一个后内结环三周跳,这一动作在比赛中,得到了14.08的基本分。对于花样滑冰的资深冰迷来说,运动员的动作编排,就和他们唯美的艺术表现一样,值得去学习和欣赏,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由于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花样百出,可以借助电视转播中的实时打分字幕。第一行代表运动员所做出的技术动作名称完成的是阿克塞尔三周跳;第二行的Base Value简称BV,代表这一动作的基本分值,技术组裁判在8.00分的基础上给出了0.8的加分;GOE为所获得的执行分,每个动作执行分的范围是±5分,当运动员出现失误时,也会受到相应的执行分扣分;第三行CURRENT表示运动员每个动作获得的实时技术分,随着比赛的进行,这一分数会不断增加,LEADER表示截至目前技术分领先运动员的得分。花样滑冰的单人自由滑共有12个技术动作,以水平最高的男子单人滑来说,一套节目完成多个四周跳,已经成为顶尖运动员竞争冠军的必备技能。运动员一般会将最难的动作,放在体能最好的开场来完成,根据自身能力进行合理的动作编排,技术打分的分数不断累积,直到比赛结束。同样一个勾手四周跳,完成质量的高低,通过实时打分的字幕能够很直观地看出来。再来看节目内容分,花样滑冰的节目内容由5个方面组成,分别是滑行技术、动作连接、表演完成、节目构成、音乐表达,也就是说,节目内容分基本涵盖了运动员一套节目,除技术动作之外的所有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需要将整套节目根据自身训练的水平进行编排,经过平时的反复训练,在赛场上尽情表达,去感染裁判和观众。自由化的节目时长为4分钟左右,运动员需要合理分配体能,直到整套动作全部完成。赛后,运动员和教练员会在场边等待内容分的打分结果。奥运会的裁判组由9名裁判和1名裁判长组成。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申雪、赵宏博在决赛的自由滑动作中,有一些失误,但他们凭借多年的经验和短节目的优势,如愿获得了冠军;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组合隋文静、韩聪同样是短节目排名第一,自由滑的前两个动作出现了明显的瑕疵。运动员的成绩是由短节目和自由滑相加,这一次中国组合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和排名第一的德国组合仅仅相差了0.43分,稍显遗憾地获得了第二名,本届冬奥会,两届世锦赛冠军,隋文静、韩聪将向他们的奥运金牌,发起冲击,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是彭程、金杨;此外,男子单人滑的金博洋,女子单人滑的朱易,冰舞运动员王诗玥、柳鑫宇都将参赛,中国队还将参加团体项目的争夺。希望他们能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的比赛,在这座拥有着首都体育记忆特别是冬季项目满满回忆的体育馆,给观众朋友们带来最为震撼的视听享受!

一起看冬奥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