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元宵」传承遗世之美,走进营口北派李氏花灯


四平观走马 三日万巷空
又到一年“元宵”时
逛花灯已经成为欢度佳节的重要活动
你还记得2021年春节期间
营口老街花灯的盛况吗?

极具地方特色的“鲅鱼”“龙虾”“螃蟹”“皮皮虾”花灯流光溢彩,点缀着百年老街,备受大家喜爱的“龙虾”花灯更是荣获了2021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这些绚烂多彩的花灯都出自营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派李氏花灯。而今年北派李氏花灯延续了之前的精彩,再次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北派李氏花灯起源于清代朝廷灯会
经过百年的传承、创新流传至今
今天,正值元宵佳节
让我们跟着北派李氏花灯第十二代传承人李林辉
了解花灯背后的故事
1972年出生的李林辉,自幼学习祖辈传下的花灯技艺。近年来,他在传承传统北派花灯制作技法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将动态花灯做到了更高的水平。李林辉带领他的团队,用科技研发一个个新技术,可动作、水下低压防水、红外感应智能互动体验式的情景以及造雾、造火、造水、造烟等7项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管理控制系统获得软件著作权。将科技与文化融合后制作出的花灯多次参加文化展览及花灯展示活动,获得一致好评。


你想象中的花灯制作工艺
是怎样的?
北派李氏花灯采用传统竹批龙骨和线扎造型工艺制作,以不同规格竹批、木楞和各色绸布或宣纸为主要制作物料,同时融汇了多种传统艺术形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花灯制作需要12道纯手工技艺,包括题材主题策划;外观造型手绘图设计;竹、木龙骨结构设计;主龙骨大架放样扎制;局部龙骨放样扎制;内部传动装置设计安装;布置光源及线路;裱糊绸布、宣纸、油纸;手绘喷色、细节勾画;整体组装、修复;整体检查修整;编码入库。

今年在我市辽河老街、辽河公园、红旗广场、辽河广场、平安广场展出的中华瑰宝花灯组、麒麟献瑞花灯组、鹊桥灯组均为北派李氏花灯,市民不妨到场一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