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311教育学考研经验 ——祝福大家一站成硕!

2020-08-03 18:00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文|周JH /  凯程网课学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一、个人简介

 

本人于2019年参加教育学考研,情况不理想后又参加了2020年的考研。考研分数如下:政治70分,英语79,教育学综合311 206分(教育学综合311 不同地区的评分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人报考上海地区大学,今年311最高考了211分。)

 

二、学习材料

 

我买了凯程的全程网课。凯程的全程网课分为基础班、强化班、国庆真题班等等,为了只做一份笔记并且为了方便修改笔记,我采用了电子版的思维导图,如下图:

 


 

三、感悟录

 

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对于考研来说也同样适用:成功的经历都是相似的,失败的经历却是千差万别。鉴于此,本人总结了一下在备考过程中的误区希望后来者可以引以为鉴。

 

误区1:不现实的乐观主义(unrealistic optimism)。在备考的过程会遇到很多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或者难以理解的内容,这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想“不必学习这块知识了,考试不会考的”。持有这种误区的人会导致在复习前期的时候,放弃很多知识点。

 

然而,从近几年311的考试来看,考试考的越来越细。比如2020年选择题考到董仲舒的道德观以及简答题考到黄炎培职业教育社会化思想。

 

建议1:建议大家在学习初期还是不要轻易放弃过多的知识点,尤其是中国教育史的课本有时间还是需要看的。

 

误区2:极简主义(Minimalism)。客观地说,极简主义成就了很多的企业家,比如乔布斯,但是由于在使用中的不当,有些人陷于极简主义的泥潭之中,一直忙于寻找一种既不费力却很高效的学习方法,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大量时间的浪费。

 

建议2:建议大家在尝试某种方法之后,要有耐心。正如英语里面所说的时间能治愈一切,但是你也得给时间时间让它来治愈啊 (Time can heal everything, but you have to give time time.)。

 

误区3:立即满足(instant satisfaction)。持有这一误区的人认为,学习前先需要好好放松一下,有个好心情学习效果会更好。然而,实际情况却总是:先好好吃一顿再学习,结果吃得太饱了,学不进去了。

 

建议3:如何学会延迟满足(delay of satisfaction)对于考研来说至关重要。虽然有很多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如,教育心理学中的普雷马克原则Premack principle),但是实际操作上却是很困难的。本人目前仍在这一方面努力。

 

误区4:死抄板书(copying notes from the board)。客观地说,凯程老师授课的板书质量是很高的,但是这种板书并非完全适合背诵,因为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持有这一误区的人认为老师的板书是不能更改的,如果改了,可能得分就低了。

 

建议4:建构主义学习观(constructivist-based learning views)。由于本人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因此有更大的自由。对于不同学科相同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合并,随着背诵和理解的深入可以删去部分的笔记或者加上新的理解(凯程老师有时推荐大家使用活页笔记本也是为了方便加入新的内容。)

 

误区5:自我怀疑与自我毁灭(self-doubt and self-destruction)。每年在考研途中因为自我怀疑中途放弃考研的人是很多的。持有这一观点的人任由自我怀疑有肆意妄为,最终导致自我毁灭了研究生梦。

 

建议5:自我怀疑与自我救赎(self-doubt and self-redemption)。在考研过程中自我怀疑是很正常的,应该来说也是考研的一部分,但是每个人应该找到自我救赎的方法(此处的自我强调的是自我发起的,而救赎也不是基督教意义中,由于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犯了原罪而需要进行救赎。)这条道路是因人而异的,也只能自己摸索。诚如,泰坦尼克号中的所言(露丝:你救不了我的,杰克。杰克:你说得对,只有你能救你自己)。

 

本人在考研过程中采用的是暂停法(Time Out)。实际操作如下:当自我怀疑的情绪蔓延的时候,通过其他的活动(比如看电影等)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其他的事物上,因此能短时暂停自我怀疑。

 

、祝福

 

祝福大家一站成硕!


202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311教育学考研经验 ——祝福大家一站成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